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增强饮用原水中藻类的混凝去除效果,以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壳聚糖(CTS)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及CTS和PAC的投加顺序对CTS联合PAC混凝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为45~55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40mg/L、PAC 1.19mg/L、原水pH值7.5、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6.1%(实测值为95.7%);混凝去除水华鱼腥藻(叶绿素a含量为80~90μg/L)的最佳条件为:CTS 0.25mg/L、PAC 2.00mg/L、原水pH值7.9、先投加CTS后投加PAC,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叶绿素a去除率为97.9%(实测值为97.0%).当原水pH值9.0时(模拟高藻原水的碱性环境),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最佳投药顺序均为CTS和PAC混合均匀后投加,实测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4.9%和95.3%;混凝铜绿微囊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40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215元/m3,混凝水华鱼腥藻的药剂方案为CTS 0.24mg/L、PAC 2.00mg/L,药剂成本为0.0149元/m3.  相似文献   

2.
生活污水正交混凝沉淀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烧杯正交混凝沉淀实验,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与助剂聚丙烯酰胺(PAM)和石灰乳(Ca(OH)2)复配对某生活污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PAC投加量、PAM投加量和Ca(OH)2投加量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50mg/L,PAM投加量为lmg/L,Ca(OH)2投加量为4mg/L时,对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1P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均达90%以上,COD去除率在60%以上。此为旋流微絮凝-深床过滤组合新工艺中药剂的投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北某矿矿井水岩粉含量较高(原水浊度为340 NTU)、预沉后水质发白等问题,采用二次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混凝剂、助凝剂、投加方式与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为PAC,最佳助凝剂为阴离子型PAM;最佳投加方式为一次混凝投加100mg/L PAC、二次混凝投加20 mg/L PAC与0.6 mg/L PAM,这一加药条件下的沉淀出水浊度为4.6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8.7%,PAC投加量较一次混凝沉淀减少29.4%;采用二次混凝+沉淀工艺能减少药剂投加量并提高悬浮物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煤矿地下水源水铁含量超标的问题,通过混凝试验研究了在曝气条件下PAC/PAM联合作用的除铁效果。结果表明,曝气5min时,pH值可以由7.33提高到7.90,投加PAC25mg/L,PAM 0.25mg/L,滤过液Fe含量为0.11mg/L,浊度为0.64NTU。曝气与PAC/PAM联合作用除铁在现有水源水处理中具有曝气时间短,工艺变化小,运行可靠性高,效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混凝法处理二次废水的效果。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 pH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投药量、助凝剂均为影响脱墨废水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 PAC去除效果最好,混凝剂PAC投加量20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3mg/L。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混凝处理前,投加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预处理,研究了PPC的对混凝处理的强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PC预处理对煤矿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混凝处理具有很好的强化效应,能显著提高聚合氯化铝(PAC)的对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当PPC的投加量为4 mg/L时,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21%和40%。  相似文献   

7.
运用磁种混凝技术处理校园生活污水,通过分析原水水质,磁种(Fe3O4)、混凝剂PAC(聚合氯化铝)或PAS(聚合硫酸铝)、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投加方式及投加量考察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磁种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水处理起到关键性作用。先添加磁粉0.3g/L,再添加PAC 0.3g/L,PAM 0.002g/L混合搅拌出水COD去除率为78.90%,处理后COD含量43.60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淮南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药剂的投加量高、水处理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开展了矿井水净化处理药剂选择的静态试验研究,试验选取了其水质具有淮南矿区代表性的潘一矿矿井水作为原水,通过投加不同种类的净化处理药剂进行了混凝沉淀静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配合投加较为适合;当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0.2 mg/L时,沉后水上清液浊度持续低于3.0 NTU,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煤矿采空区积水混凝处理方法和拓展积水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铝(PAS)和聚合氯化铝(PAC)单投及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活化硅酸联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混凝剂处理采空区积水效果有限,当PAC投加量为40 mg/L时,去浊率只达到86.7%,而PAS投加量为50 mg/L时,才接近相同效果;当联投PAC投加量为40 mg/L,PAM投加量为0.50 mg/L时,出水剩余浊度达到10.5NTU,去浊率达95.7%;而活化硅酸替代PAM,其投加量为50 mg/L时,才接近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模拟镇江市征润州水源地突发镉污染事故,考察了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对不同超标倍数下镉污染的应急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依靠投加PAC,处理能力有限,并不能将原水处理达标,需要结合混凝沉淀工艺。混凝沉淀实验表明:针对初始浓度为25μg/L和50μg/L的镉污染,分别投加80 mg/L和160 mg/L的Ca(OH)_2时,出水镉浓度即可达标;针对初始浓度为250μg/L和500μg/L镉污染,固定Ca(OH)_2投加量为160 mg/L和200 mg/L,最佳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5 mg/L和2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