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新闻资讯     
正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发射的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异基础上,择机面向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以及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  相似文献   

2.
新闻资讯     
<正>"一箭双星"发射成功我国北斗导航进入全球组网时代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中国民用卫星大家庭又添耀眼新星。本次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3颗卫星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国务院批准立项,由4颗光学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和环境监测能力。此次发射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评估有了稳定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4.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7,35(4)
<正>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开展航天新技术试验验证8月1日15时0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随即地面成功捕获立方星。本次试验是我国首次通过飞船系统采用在轨储存方式释放立方星,完成了非火工品装置的分离解锁技术、部署发射器与立方星间接口匹配技术以及部署发射器制造的材料和工艺保证技术验证,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开展微纳卫星部署发射及在轨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次在轨释放的立方星为标准3U结构,安装在立方  相似文献   

5.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23,(5):1-4
<正>“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升空系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卫星5月21日下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该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本次发射还搭载了武汉大学研制的珞珈二号01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A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配备了国际领先的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用于获取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和岩石圈磁场高精度数据、内辐射带能量粒子能谱分布信息,有望在岩石圈磁场分布、地球发电机、磁极倒转、空间天气预报、地磁导航、航天器空间运行安全等基础和应用领域做出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浦江一号卫星是采用长征-11运载火箭发射的一颗小卫星,卫星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整星的低频冲击试验,以检验卫星对运载I级发动机点火低频冲击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介绍了本次低频冲击试验的状态、条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其它卫星开展类似的低频冲击试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02月20日05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主要用于在轨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6次航天飞行。此次发射是今年春节之后,我国首次航天发射。发射任务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取得圆满成功,宣告着中国航天正式"复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传来一箭四星成功发射的消息也大为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8.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9,37(1)
<正>我国第一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于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虹云工程首颗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这颗卫星首次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应用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能够利用动态波束实现更加灵活的业  相似文献   

9.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3,(6):1-4
试验5号卫星发射成功 11月25日10点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五号卫星发射成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0.
新闻 资讯     
《环境技术》2020,38(4):1-5
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20年7月23日12点41分,我国国家航天局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利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本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完全自主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全新的里程碑。国家航天局希望能够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碳卫星主要用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混合比(XCO2)的高精度观测和全球碳排放监测。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15日晚上22:04:09,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正式由长征二号F T2火箭发射升空。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长10.4 m,最大直径3.35 m,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太阳翼宽约18.4 m,重8.6 t,设计在轨寿命2年,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表示,天宫二号原本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备份产品。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这个备份产品并没有被浪费  相似文献   

13.
国外的卫星已有20多年的贮存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与贮存有关的故障机理,取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并将不同类型试验所检测出故障数与贮存时间绘制成曲线,可供参考.卫星地面贮存中出现的故障在发射前若不排除,会严重影响卫星在轨道上的工作寿命.如果我们在贮存前对某些特殊零部件作妥善处置,提供良好的贮存条件,在贮存过程中做好定期的运转和检修工作,发射前做一些试验,这样,可使地面贮存对卫星寿命的影响减至最小.本文的目的是帮助大家了解贮存故障机理,确定贮存条件,选择合适的贮存后试验.  相似文献   

14.
天线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文中首先介绍了天线的基本电参数,其次介绍北斗天线标准中规定的测试环境、测试设备以及测试项目,最后讲述了基于锥型微波暗室的北斗导航天线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6日,由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首颗Q/V频段卫星成功发射,单星可覆盖30万平方公里。这颗通信能力达10 Gbps的民营5 G低轨宽带卫星于在轨30天后的2月下旬成功开展通信能力试验,验证低轨Q/V/Ka频段通信,实现Q/V/Ka频段星地通信链路连通,后续将继续开展Q/V/Ka等频段的通信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6.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5,(3):1-2
<正>北斗导航机电产品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正在建设自北斗导航融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之后,北斗导航机电产品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16年正式投入航天、军用、民用三级市场使用。该项目是国信军创6906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511所合作共建,主要开展北斗导航机电产品环境试验、可靠性与安全性试验、寿命试验等专业研究的技术实体。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大、试验设备先进、  相似文献   

17.
新闻资讯     
<正>中国量子保密通信有望长时间保持国际领先日前,全球最长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2005年实现13 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和纠缠分发,到2016年8月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升空,十余年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京沪干线"的全线开通,标志着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而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  相似文献   

18.
《环境技术》2021,39(2):1-2
3月31日6时45分,长征四号丙遥三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此次发射任务,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高分十二号02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斗导航终端设备开展传统可靠性试验时间长、成本高,难以实现在短期内完成高可靠性指标考核的现状,借鉴加速试验建模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加速模型参数,进行北斗导航整机可靠性加速建模,设计加速试验剖面和方案,预先评估出北斗导航终端设备的加速因子,通过一组样品即可完成北斗导航的加速试验,实现对北斗导航终端设备高可靠性指标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8,(9):F0002-F0002
环境一号A、B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光学卫星,卫星人轨工作后,可获取高时间分辨率、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每天一次重复观测,这将大大缓解我国目前对地观测数据紧缺局面,提高我国环境生态变化、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过程监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