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贵平  蒋宏键 《环境化学》2003,22(5):520-521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产生的全球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环境污染问题已日渐关注 ;内分泌干扰素 (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EDCs) [1 ] 的分析方法已成为目前集中的焦点 .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素种类很多 ,1 99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经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流域水环境严重污染的形成,既有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欠帐过多的问题,也有水资源条件差、环境容量较小的问题。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多种多样,既有工业点源,又有农业和农村面源,还有人口迅速膨胀及城镇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是生态经济问题。因此,解决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仅仅做到治理工业污染源、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则应当在1995 年淮河流域对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就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进行综合考虑,从生态经济角度进一步做好全面的水环境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突出可持续发展,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解决污染问题,要在工业、农业中普遍实行清洁生产,要注意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并提高人口素质,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做好城镇生活污水利用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物产生和清除之间出现失衡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影响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产生毒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重金属、农药和新兴污染物等常见环境污染物对斑马鱼所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污染物损伤生物体的监控预警及疾病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土壤多介质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吸附、解吸、淋溶、挥发、降解等过程及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加强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PFOA和PFOS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常规的方法如:超声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等,很难将其彻底降解,因此开发有效的PFOA和PFOS降解技术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泰国内阁政府新近批准一项20亿铢的财政计划,用于Jomtien Beach、Pattaya和Naklua等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项计划要求两年后,在有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产时,能将有关城市的水环境污染恶化状况减小到最低限度.这项计划的提案是由泰国科学、技术和环境等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提出,主要为了尽快解决上述大中城市公共场所废水、废气、噪声和垃圾等任意排放所造成的日益加重并恶性循环的环境污染问题.这项财政计划中的17亿铢将用于Jomtien、Pattaya和Naklua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根据计划时间表的安排,此项建设工程将于1994年完成.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人类对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造成抗生素的环境污染问题,抗生素及耐药基因均作为全球新兴污染物在环境各介质中传播和扩散,由此引起的抗生素污染及耐药基因的潜在健康影响是近年来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生物学、流行性病学、医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  相似文献   

8.
从实现新时期统筹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剖析了大都市群跨区域交叉污染、复合污染、累计污染的特点,指出这些区域已成为环境资源“漏斗区”和突发性环境危机的风险区。认为只有采取主动引导发展的国家环境战略才能有效地解决大都市群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主动环保战略的重大措施包括引导调整发展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方式、创新国家环境管理体制、创新环境科技体系和系统、人工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我国畜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现代微生物工程应用技术和常规的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是驱动生物适应性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进化生物学理论的逐步更新,进化毒理学(evolutionary toxicology)这一交叉学科快速发展。进化毒理学研究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的方法,以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的理论和概念为基础,试图描述生物体适应环境的机制、原则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体适应过程的影响与作用。本文回顾了进化毒理学的理论发展,归纳总结了进化毒理学的研究范畴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对进化毒理学在未来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化毒理学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对进化毒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进行梳理和简介,为丰富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解决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策略:于桥水库水质改善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决任何一个环境问题都将涉及到若干部门和公众 ,决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全胜任的。因此 ,采用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的模式解决环境问题 ,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然途径 ,是一个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阐述了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内涵、目标、目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程序等。  相似文献   

12.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旧轮胎是具有高再生价值的产品类废弃物,具备环境污染潜在性和资源性的双重性质。充分回收利用废旧轮胎既能缓解橡胶资源紧缺,又能解决废旧轮胎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体系;初步构建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评价指标的含义,确定了评价的方法,并针对行业统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龙珠 《环境化学》2003,22(5):418-419
1995年经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讨论 ,确定了我国环境化学学科近十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是 :瞄准世界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 ,协同其他学科 ,为预防与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发挥指导作用 ;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发展方向 ,进一步完善环境化学的学科体系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做出贡献 .围绕该战略目标 ,通过全国本领域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 ,十年来环境化学得到迅速发展 ,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趋于成熟 .1 环境化学学科研究体系  目前 ,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农学、土壤学以及化学工程与生物工…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环境与资源的数学关系,从而揭示了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已成为新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强吸附剂,微塑料可以吸附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改变其环境行为和毒性;也可以通过解吸作用促进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因而,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强度和机理是全面评估两者的环境风险和深度研究微塑料毒性机制的必要信息。目前微塑料研究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加之微塑料本身成分、粒径、表面风化情况的复杂性及共存有机污染物的多样性使两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亟需理清微塑料吸附解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机制。因而,本文详细综述了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从微塑料性质(成分、粒径和表面风化)、有机污染物性质和水环境介质性质方面探讨了吸附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希望为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及吸附的后续影响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亟需一套高效的毒理学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并阐明化合物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安全化合物的合成。人多能干细胞(hPSCs)具有近乎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成所有成体细胞的潜能,近年来在毒理学的应用中崭露头角,显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由hPSCs分化而来的细胞可以代替原代细胞进行高通量的毒理学研究; hPSCs分化模型便于在体外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毒性;基于hPSCs构建的类器官技术也使环境污染物的器官毒性研究成为可能。hPSCs在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境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控制污染、解决环境问题起重要作用。加强环境化学研究,是我国保护环境、发展环境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准备从环境问题出发,探讨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今后加强环境化学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子废物含有大量的金属、塑料和阻燃剂等物质,如果处理不当,电子废物将向环境排放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废物处理所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已经开展了不少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几个电子废物处理处置典型地区。本文对近5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涉及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物,电子废物处理处置活动所致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以及电子废物处理处置活动对动植物和人体的污染风险等,并提出将来关于电子废物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序言     
<正>近几年,人类对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是滥用造成抗生素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全球新兴污染物在环境各介质中传播和扩散,即使抗生素在停止使用后,由其引发的抗性基因不会在短期内消除,并在不同细菌之间传播扩散,一旦传播至致病菌,将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由此,由抗生素滥用引起的抗生素污染以及抗性基因的潜在健康风险成为交叉研究领域包括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整治农业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自身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