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对于装备制造业非常重要。基于2000—2019年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构建了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综合评价值与技术创新综合评价值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且碳排放效率综合评价值大于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综合评价值的增长幅度更大,两者差距正逐渐缩小,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小;耦合协调度整体经历从严重失调转变为轻度失调,各细分行业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均有提升;耦合协调度主要受耦合协调度本身影响,其次自主创新程度、能源结构对耦合协调度的贡献率也较大,而企业规模的贡献率较小。建议各细分行业实施差异化发展,并加强协调行业的辐射效应,建立装备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以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析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下省际生态效率水平及内外部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均值为0.528,整体上无效。东、中部地区逐渐迈向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技术和规模是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内部驱动因素。(3)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U"型分布;由于存在"技术回弹"效应,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未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起抑制作用,而环境规制、对外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是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例,采用2004—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统计数据,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来揭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中,除个别地区个别年份城镇化综合指数出现回落现象外,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在时间序列角度,协调度体现向上趋向性,没有明显的等级跳跃。(3)新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特点是地域差异很大、北疆水平高于南疆。  相似文献   

4.
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绿水青山指数和金山银山指数,对长三角15个核心城市2008—2017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间,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金山银山指数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由初级协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程度逐步向好。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呈现正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负向影响;技术进步能够提升耦合协调度;人力资本对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滞后效应,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长期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娜  石晶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2):268-271+278
基于2000—2020年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测算新疆14个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探究其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疆畜牧业碳排放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牲畜肠道发酵是其主要源头,核密度曲线表明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由集聚向分散演化。(2)研究期内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加强,且“低-低”集聚类型增多。(3)各地级行政区畜牧业碳排放存在差异,研究期内伊犁畜牧业碳排放量下降最多,减排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大量消耗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碳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出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不同能源和产业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增长加快,从2000年的0.21hm2/人上升到2010年的0.53hm2/人,年均增长率为9.7%;(2)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3.3万元/hm2增加至2010年的5.5万元/hm2,年均增长率为5.2%;(3)碳足迹的生态压力从2000年的1.5上升为2010年的2.8,年均增长率为6.4%,对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4)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中虽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趋势,但目前尚未到达拐点,进一步证实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在不断增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玉环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与玉环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密切相关的7个一级指标共计26个二级指标,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玉环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环市2010—2019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得分总体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略滞后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协调度模型,对2003—2012年中国沿海地区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过程及其协调程度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提高,空间城镇化年均发展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又快于生活城镇化,经济城镇化最低,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性特征。(2)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城镇化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多。(3)2003—2005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等级为中度失调,2006—2012年为轻度协调。  相似文献   

9.
尚梅  王蓉蓉  胡振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4):529-534,551
基于2003—2017年中国不同省域碳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碳排放时空演进规律,利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检验法,甄别不同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探究省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人均碳排放分布态势呈东部低、中西部高的特征,东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变化幅度总体较小,西部地区增速最快.全国人均碳排放呈较为...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3—2017年杭州市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数据和杭州市地面气象数据,分析了杭州市几种典型情况的臭氧(O_3)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2013—2017年,杭州市O_3污染问题总体呈逐年加重趋势;(2)夏季太阳总辐射大于450 W/m~2、温度高于20℃且相对湿度低于70%的晴热高温天气易造成O_3污染;(3)杭州市O_3浓度还可能受外来输入的影响;(4)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加上水平扩散条件差且温度高,极易导致O_3及其前体物在近地面积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