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为满足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需求而逐渐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观念的形成,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再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确立的历史过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不断在践行中寻求新的和超越发展的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重要的是依靠公众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通过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繁荣。一、要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告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多规合一"试点到强化污染防治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再到"河长制"的全面推行、环保督察实现全国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多个部门、多级政府不断深入推进。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  相似文献   

4.
王鹏伟  贺兰英 《环境》2022,(1):75-77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对现代西方环境理论的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从本体论层面超越了现代...  相似文献   

5.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生贤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I0001-I000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统计局网站26日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而公众满意程度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西藏、贵州、海南、福建、重庆。绿色代表着环保,绿色发展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绿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共生。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基本途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究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制约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  相似文献   

9.
赵细康  曾云敏 《环境》2020,(8):14-16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广东不断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趋于协调。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广东以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开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奋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标杆和示范。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经历了由重视不足到逐步重视再到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重大转变。党的十八大后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应当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在其科学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在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和抗震救灾中,中国"80后"、"90后"年轻一代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阳光形象一改人们认为"他们盲目、脆弱、娇生惯养甚至心理焦虑"的偏见,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14.
陈基湘 《环境》2005,(7):32-33
“环境审计”专题追踪——环境审计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对“水环境审计”与“生物多样性审计”两大重点,从理论探讨到审计实践的探索是富有成效的。本刊今年5月号专题解读过环境审计的话题,读者反应良好。因此,本刊特约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就“水环境审计”与“生物多样性审计”的话题作进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与总结各类具有空间性质的规划中提及的管控空间类型,分析了各类空间性规划在制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即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以及保护边界和开发边界的对象进行了初步划分,并且对"三个空间"和"两个边界"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16.
贺凯 《世界环境》2010,(5):12-15
<正>跨国公司对效率的追求及对成本的控制促进了机械生产和流水作业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较半个世纪前,美国肉鸡从生长到屠宰的天数从70天降低到48天,而体积却增大到两倍。而这样饲养出来的肉鸡可能一生都没有见过阳光,由于超出自然重量,很多肉鸡根本无法站立。此外,转基因技术跟抗生素的使用更为人类健康埋下隐患。而获奖纪录片《海豚湾》则描绘了一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本文应用微波消解对水、土壤、农作物环境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并对各种最佳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和验证。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且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