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云飞 《环境保护》2020,48(1):90-9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影像记录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视觉探索媒介。生态摄影是将摄影技术置于生态学语境中解读,摄影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生态环境及生物物种的忠实记录者,也被赋予了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汪红红 《环境保护》2022,(18):72-73
<正>生态文明理念之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生态摄影,在传统摄影活动中引入了生态关系的概念,记录生态环境与生物物种。生态摄影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生态故事,传递出生态之美,契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宣扬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摄影语境下,摄影师是生态环境与生物物种的记录者,也是自然生态的视觉探索者,同时被赋予生态环境及生物物种研究者的身份。通过生态摄影记录、传递自然之美,讲述万物生命的故事,是生态摄影师们追寻的目标。《课堂没教的生态摄影》一书由施信锋著,于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施信锋是生态摄影专栏作者,拥有多年的生态摄影经验。在书中,他将积累的生态摄影经验倾囊相授,不仅阐释了生态摄影的技巧,引导摄影师们感悟拍摄自然生态的乐趣,也带领读者领略了自然生态之美。纵览全书,其特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0月16日,世界顶尖自然类摄影大赛——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WPY)第55届获奖作品最终出炉。本届最高奖项"年度摄影师"称号授予中国摄影师鲍永清,这是中国摄影师首次在年赛中获得该项殊荣,鲍永清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首席摄影师,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生态摄影。共有4位中国摄影师在本届年赛中获得奖项。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恢复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核心任务,研究石漠化生态恢复机理、优化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实现喀斯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石漠化治理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四个层次生物多样性退化与恢复的关注,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特征及表征指标,在石漠化生...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野生水果是版纳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态和物种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涉及生物物种的保存、生态环境的有效管护,及其它学科的研究工作。直接、间接影响着其所在地区的经济综合开发效益和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  夏北成 《广州环境科学》2003,18(3):29-32,42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正在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入侵种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灭绝,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文章探讨了外来入侵生物在我国的危害状况、过程、入侵原因,提出了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现阶段生态保护工作的目标是力争使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重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珍惜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地区的生态破坏得到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为此,必须认真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水、森林、草原、生物、矿产等重点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等生态良好区实施积极性保护.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技术的淋溪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是一种快速、有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方法。文章运用遥感技术对淋溪河流域2005年的卫片进行遥感解译,依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有关要求,计算出该流域生态环境各项指数: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均为最大值,土地退化指数28.27,生态环境状况指数85.65,表明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生物丰度高,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9,(11)
<正>9月6日至10月5日期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南方日报社共同举办"粤来粤美"——广东生态环境保护摄影大赛。活动以影像的方式挖掘、寻找、记录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展现美丽广东、绿色广东建设成效,呼唤公众更加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广东美好家园。大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集到超过五千张投稿作品,涵盖自然环境、城市风貌、治污工作、人物故事等,既有震撼视觉的单幅作品,也有内容深度的组合图片等。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污水厂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时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宁波市某污水厂再生水回用于河道的生态修复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集成技术对再生水进行净化及自然修复,研究其对再生水常规水质指标、水体综合生物毒性及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生态修复措施对稳定再生水水质的效果明显,主要水质指标保持稳定并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再生水水质毒性降低,河道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及生物密度也均明显增加,有效降低了再生水补水时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对保障城市内河活水流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盐城海滨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筛选自然灾害,综合污染,互花米草作为主要风险源,以盐城海滨湿地保护的目标种丹顶鹤和其他珍稀鸟类及生境作为评价受体进行研究,以物种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自然度指数计算生态指数;依据生态指数和生态脆弱度指数来计算生态损失度指数;最后以生态损失度指数,自然灾害指数,综合污染指数,互花米草入侵指数来构建盐城海滨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盐城海滨湿地的生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市为例,为进一步在空间上识别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重点,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科学准确,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技术规范要求,运用GIS空间分析与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结合沈阳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对沈阳市不同生态功能类型区域进行了评价及等级、区域划分工作。结果表明,沈阳市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以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防风固沙功能为主,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3 652 km~2,占沈阳市国土总面积的28.4%。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安全现状及维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坚实基础.文章论述了生态安全的含义、构成、特点及意义,分析了我国生态安全在国土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严重危机,指出我国生态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最后,提出保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几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作为人类一切活动载体的土地,其生态环境显得愈加重要。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度量生态经济发展协调状况及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是基于Bicknell的投入产出模型探讨了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一定区域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为衡量土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定量工具。并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域生态及生物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水域生态及生物资源保护.认为生物资源的保护重点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般认为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每一生物的基因所含的总的遗传信息,物种多样系指活的机体的品种和变异,生态系统多样性则为生境和生物群落的巨大变化以及生态系统中生态过程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是不可逆的。本文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制汀政策和建立保护系统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云南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本文综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状况,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及面临挑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迁地保护,使国家战略性生物物种与遗传资源得到较好保存;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升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阈值是促使生态系统属性发生突变的环境变量的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外生态学界掀起研究热潮.通过详细总结国外生态阈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成果实践应用状况,反映出生态阈值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系统转变过程、制定生态标准以及实施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支撑意义;强调生态阈值研究应以正确把握时间和空间尺度、理解系统要素相互作用机制及阈值检测数学模型的生态学意义为前提;由于背景干扰和人为压力增加了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迄今只有少量的带有阈值的标准和制度尝试性应用于国外资源环境管理实践领域.结合当前国内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定的科技支撑需求,建议谨慎将国内外阈值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管理实践,同时针对国内重点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阈值研究,以夯实"三线一单"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科学基石,提升生态学研究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环保信息     
第一次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召开,尽快遏制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和流失 为全面加强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尽快遏制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和流失,2003年8月21日,第一次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强领导,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一批具有重要经济、科学和生态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问题仍很突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生态环境的含义是外界环境中的水因子与所有生物相互影响以及水体成分的变化。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是水,生物和环境一直进行着水分交换,水生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另外,水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有极大地联系,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是必然的。本文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管理进行分析,对未来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1,(7)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争使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区,长江、松花江流域和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湖泊、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