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aO、MgO和白云石石灰(D-Lime)为晶种对模拟厌氧消化上清液进行磷回收试验,研究晶种投加量对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试验反应动力学和产物表面形态。结果表明:磷浓度为0.645 mmol/L(ρ(P)=20 mg/L)、n(N)/n(P)为8:1、pH为7.80的模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CaO、MgO和D-Lime进行磷回收试验,磷的去除率在95%以上,试验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针对消化上清液中的高浓度常见离子CO32-,当c(CO32-)≥ 10 mmol/L时,其对CaO除磷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D-Lime和MgO抑制作用有限。此外,投加晶种中含有Mg2+时会生成磷酸铵镁晶体(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MAP)。  相似文献   

2.
金属氧化物降解六氯苯的活性比较及催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铝(α-Al_2O_3、γ-Al_2O_3)、氧化钙(CaO)、过渡金属氧化物(Mn O_2、α-Fe_2O_3、γ-Fe_2O_3、Ni_2O_3、CuO)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添加比例等因素对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降解效果和产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效果随催化剂添加比例的提高显著增加.在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1 h,金属氧化物添加比例为100∶1的条件下,碱土金属氧化物CaO及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α-Fe_2O_3和Ni_2O_3降解活性较好,这3种氧化物对HC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5.5%、100.0%和100.0%,脱氯率D_1分别为54.4%、81.9%和77.5%.HCB降解有机产物分析结果显示,8种金属氧化物与HCB样品反应产物中均存在低氯代苯,在α-Fe_2O_3和Ni_2O_3的催化作用下有2~4氯代低氯苯检出,说明在降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逐级脱氯/加氢反应;与CaO反应后的产物中低氯代苯较少,经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有无序碳的检出,说明除了脱氯/加氢还存在脱氯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3.
舒文龙 《环境保护》1992,(10):45-47
一、概论钢渣产自炼钢过程,其主要成份有:CaO、SiO_2、Al_2O_3、FeO、Fe_2O_3、MgO、MnO、P_2O_5、f-CaO等,根据矿石成份,有时还可能有V_2O_5、TiO_2等.在表1中列入我国某些钢厂钢渣的化学成份.钢渣的产率根据金属炉料、炼钢辅料、冶炼设备、炉衬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由于我国炼钢原料中生铁所占的比例较大,故产渣率也较高.我国每炼  相似文献   

4.
利用管式间歇反应器对废液晶显示器中的偏光片进行水热降解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的用量和氧化剂对液相有机碳和偏光片分解率的影响,并对反应后的液相产物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化剂的投加量均对偏光片的分解率具有显著影响;液相产物中的TOC随着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用水量和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都存在一个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300℃,反应时间为5 min,H2O(230%)的投加量为0.2 mL时,TOC高达14 586 mg/L,此时,偏光片中的碳元素向水相转化的迁移量最多,液相产物中有乙二酸、乳酸、乙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等有机酸以及甘油醛和5-羟甲基-2-糠醛(HMF)生成,最有利于废弃偏光片后续水热资源化处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许源  陶汉中  张栋玮 《环境工程》2019,37(3):113-117
在玻璃鼓泡反应瓶中进行H_2O_2和Na_2S_2O_8两种混合氧化剂吸收SO_2和NO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氧化剂的脱硫脱硝总效率(系统脱硫与脱硝效率之和)明显大于其各自单独使用的情况。选取浓度为2%H_2O_2和10%Na_2S_2O_8混合氧化剂溶液作为实验工质,研究混合氧化剂不同浓度、温度、pH、液位高度、混合气速以及反应级数等参数对系统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氧化剂温度从15℃升高到90℃,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3. 64%、11. 95%;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从7增加到13,系统脱硫率提高了2. 14%;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从7增加到11,系统脱硝率提高了1. 36%,pH值从11增加到13,系统脱硝率下降了0. 57%;随着混合氧化剂的液位高度从2 cm增加到8 cm,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12. 84%、7. 78%;随着混合流量从2. 5 L/min增加到12. 5 L/min,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下降了5%、4. 34%。随着反应瓶级数从1增加到4,系统的脱硫脱硝率分别提高了22. 06%、15. 34%。系统的脱硫脱硝率随混合氧化剂的温度、液位高度、反应瓶级数增加而提高,随烟气气速增加而降低。而随着混合氧化剂pH值的升高,系统脱硫率呈上升趋势,而脱硝率呈先升后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的二氧化硫还原连续反应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的工艺,研究了二氧化硫还原反应时不同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硫磺投料量对含铬废水中六价铬污染物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硫还原反应条件控制在pH值为2~4、反应温度为40~60℃、硫磺投料量为理论反应所需投料量的1.2倍、反应时间为40min时,可使高浓度含铬废水中的六价铬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7.
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镁盐回收高速铁路列车(高铁)粪便污水中磷进行优化研究,并对回收的产物进行分析.考察了p H值(8~10)、镁磷元素物质的量比(2~6)、反应时间(5~25 min)和温度(5~25℃)等条件对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盐回收高铁粪便污水中磷的最优参数为:p H为9.5,镁磷元素物质的量比为5.7、反应时间为6.4 min、温度为5.0℃,磷的回收率响应值可达到95.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回收产物,表明主要的物质为磷酸铵镁,可能存在一定磷酸镁.能量弥散X射线(EDAX)分析回收产物,得到物质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1%.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镁盐从高铁粪便污水回收磷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萃取-反萃法综合回收磷矿浮选尾矿中磷和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磷矿浮选尾矿的资源特点,将其作为高镁低品位磷矿进行处理,用萃取-反萃法分离酸浸液中的镁和磷。选择正丁醇作为萃取剂,在磷酸浓度为30%、萃取相比为1:1,温度为常温,萃取时间为5min的均衡搅拌条件下,五氧化二磷萃取率可达68%以上;用水作为反萃剂,在其加入量为反萃前有机相体积的30%,反萃时间为3min,常温条件下进行反萃,反萃率可达90%以上。该研究为综合回收磷矿浮选尾矿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
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来源废水(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鸡粪废水厌氧消化液和污泥厌氧消化液),利用MgO与白云石石灰作为药剂进行磷回收试验,研究不同药剂、药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下3种来源废水中磷的回收效果,通过动力学方程模拟2种药剂的除磷速率,并采用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对沉淀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投加2种药剂均可实现磷的有效去除与回收,反应沉淀物中含有MAP(磷酸铵镁)和CaCO3,MgO的最佳投加量为200 mg/L,当反应时间为4 h时,PO43--P去除率达85.0%以上;白云石石灰的最佳投加量为500 mg/L,当反应时间为24 h时,PO43--P去除率达80.0%以上. 投加白云石石灰的反应速率较慢,并且反应沉淀物中含有更多的CaCO3. 以处理1 m3原水为例,MgO药剂成本为0.80元,白云石石灰药剂成本为0.25元,显示白云石石灰经济成本更低,是较为理想的磷回收药剂.   相似文献   

10.
以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为原料,常温常压下经混凝、化学氧化分解氰化物。研究了混凝剂、氧化剂、反应初始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初始pH10.5,H_2O_2加量25%,反应时间6h,聚铝加量0.5%。此条件下残留氰化物为0.15mg/L左右,氰化物去除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雨中的甲酸、乙酸、丙酸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酸、乙酸、丙酸、琥珀酸的色谱条件。在ODS柱上以 7%CH3OH 0 2 0mol LKH2 PO4(pH =2 .8)缓冲溶液作流动相 ,2 15nm紫外检测以上 4种有机酸。方法简便、快速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96%~10 3 %范围内。并用该法测定了酸雨中甲酸、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酸雨判别基准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中实际存在的一些痕量气体(如SO_2,,H_2S,NH_3,HCl,HNO_3和HNO_2)的背景浓度的新近资料,利用化学平衡模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本底痕量气体和降雨强度均影响降水的酸度,使其pH值在3.93—4.46范围内。此外,气溶胶的酸碱性和浓度也强烈影响降水的酸度。同时考虑大气中痕量气体背景浓度和碳酸钙后,降水的pH值在4.0—5.4之间。对降水酸度随降雨强度变化的规律,用Lowry-Bronsted的酸碱质子理论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柱淋洗技术对模拟Cd污染土进行修复研究,探讨了单宁酸、柠檬酸在不同浓度、淋洗时间、复配体积比下对重金属进行单一、复合淋洗的去除效果,并比较复合淋洗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单宁酸和柠檬酸对重金属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单一作用时,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种淋洗剂对重金属的去除率逐步提高,均在12 h时达到最好效果,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59.08%、71.25%。实验同时证明,两种淋洗剂进行复合淋洗对重金属C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一淋洗,当单宁酸浓度为10.0 mmol/L,柠檬酸浓度为0.6 mol/L,淋洗剂体积配比为1∶3,淋洗时间为12 h时,复合淋洗效果最好,重金属去除率达到97.47%。土柱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分级结果表明:单宁酸、柠檬酸复合淋洗能有效去除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的重金属Cd。  相似文献   

14.
邹培  陈泉源  张盛汉  徐万福 《环境工程》2013,(Z1):226-228,88
采用络合萃取法,以三辛胺为萃取剂、正辛醇为助溶剂及煤油为稀释剂处理H酸、T酸工业废水。正交实验表明:溶液pH对萃取率影响最大。H酸最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萃取剂浓度25.9%、相比5∶1、pH 2.0,经一级萃取COD去除率可达88.4%,T酸最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萃取剂浓度50%、相比4∶1、pH 1.5,经两级逆流萃取,萃取率可达97.2%。用20%的NaOH溶液对萃取相进行反萃取,回收得到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为工业上H酸、T酸废水预处理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阿魏酸芥子酸清除亚硝基自由基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辐解方法,研究了阿魏酸、芥子酸(HCA)快速清除NO2的机理,测得NO2从HCA抽氢反应的动力学常数为(7.2-7.4)×10^8dm^3.mol^-1.s^-1量级,并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HCA也能有效清除HNO2。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酸性火山玻璃发生脱玻现象后的X射线衍射特征、镜下(偏光及扫描电镜)特征和形貌特征,重点讨论了对酸性火山玻璃脱玻化途径有重要影响的网络结构因素和化学成分因素,最终提出酸性火山玻璃的五种脱玻化途径及相应产物:SiO_2±H_2O纯架状、架状网络→“石英”质;SiO_2+Al_2O_3+H_2O±其它成分架状、层状网络→“伊毛缟石”质;SiO_2+Al_2O_3+K_2O(Na_2O,CaO)架状、层状网络→长石质;酸性火山玻璃(含不同的挥发份)架状、层状、链状网络→粘土质及其它可能的产物;SO_2+Al_2O_3+K_2O(Na_2O)+CaO、FeO、MgO(群聚?)等土挥发份层状、链状网络→绿泥石、辉石、闪石。  相似文献   

17.
矿山酸性废水综合治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坚  龚竹青 《环境工程》1998,16(6):19-21
根据阶段中和沉淀法、阶段中和—硫化钠沉淀法、阶段中和—H2 S沉淀法综合治理矿山酸性废水的试验结果 ,确定选用四段中和—H2 S沉淀法治理含铝量高的矿山酸性废水 ,使处理后的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并从中回收了铜、锌、锰等有价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8.
砷酸生产尾气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立清 《环境工程》1998,16(3):31-33
通过砷酸生产中含硫尾气治理实例,介绍治理系统的预处理、脱硫及废水封闭循环。  相似文献   

19.
对石油亚砜(PSO)萃取巯基醋酸的条件和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石油亚砜通过氢键和巯基醋酸形成的萃合物的组成.为从废水中回收巯基醋酸以及石油硫醚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旭光  陈宇  张龙 《环境工程》2019,37(1):56-60
在中温环境下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探究了游离亚硝酸(FNA)偶联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NA偶联RL能显著提高污泥的水解,当RL的投加量由0.2 g/g提高至0.4 g/g时,溶解性COD(SCOD)的最大含量由451 mg/L提高至512 mg/L,溶解性蛋白质的含量由185 mg/L增加至210 mg/L,进一步提高RL的投加量对SCOD和溶解性蛋白质的增加影响不显著。此外,FNA偶联RL可促进短链脂肪酸(SCFA)的积累,并且当RL的投加量由0增加至0.4 g/g时,SCFA的最大浓度由361 mg/L增加至405 mg/L。FNA偶联RL对SCFA的组分影响不显著,丙酸含量最大,占35%~42%,其次为乙酸,占20%~26%。微生物活性分析表FNA偶联RL能促进水解和酸化酶的活性,而抑制产甲烷酶F420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