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室内设计是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被人们寄予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求。当代室内设计更多的是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物质与精神需求,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以美化环境为目的的设计形式。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室内设计行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成为了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绿色低碳设计是室内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艺术设计表现,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也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好设计绿色低碳创新设计案例研究》是针  相似文献   

2.
<正>《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一书以环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流派、设计师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任务、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的表达技法的概念界定作为基础,分别研究了生态化材料与环境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生态化视阈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形态及空间,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3.
范文涵 《环境工程》2022,(1):238-239
<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质,知识范围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空间装饰设计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等学科都有重叠,它关注的重点始终集中在创造一种和谐的、有意境的、益于人们室内生活、富有艺术性的室内环境,以让人们在室内环境中获得幸福感。后疫情时代,社会各界对室内环境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室内环境,空间意识大幅度提升,关注点也逐步从聚焦室内物质功能过渡到室内氛围等精神功能。环境艺术正伴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其学科发展也迅速进入到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客观上说,自然生态是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共同母题,两种设计间既有关联又存在差异,尤其在艺术设计及环境设计的生态化演进过程中,涉及思维、方法、形态、空间等多维领域,有待深入探索和发现。《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一书由朱文霜主编,由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8年2月出版,作者从环境艺术设计多维领域切入,以自然生态为媒介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2019,(11):206-207
<正>环境艺术设计,即为从以往的室内设计发展至现今的室外设计,涉及城市设计、景观设计、街道设计、园林技术等多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强调利用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装饰室内外空间环境,依托艺术设计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为人们创造舒适宜人的生存空间。环境保护作为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视角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本以生态学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生态学相关理论入手,分别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学科与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基础分析、生态化材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生态视角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形态及空间与城市规划以及公共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原生态艺术的运用现状,分析中国原生态艺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元素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与传播,使设计国际化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将原生态艺术作为设计要素置换到现代居室设计中。分析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原生态的元素被灵活运用于室内不同空间、领域,体现原生态元素设计理念在空间环境设计中运用的合理性。运用案例论证,原生态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自然不凡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武晓楠 《环境工程》2022,(2):253-25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健康问题愈发重视。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室内设计这一方面,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推崇。《绿色室内设计》一书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设计经验,用简单易用、活泼有趣的设计理念和方式向读者们证明了在室内设计上是可以实现风格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在书中,作者秉持着绿色的理念,倡导减少废弃和污染,把住宅打造成美观大方、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将如何把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景观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中的边缘化新兴学科。它基于艺术学中的设计方法,对环境景观进行探讨研究。但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当前社会,还要有艺术性。想要景观设计保有持久力,就必须做到结合时代发展这一特点,保持创新与原创理念。由曾华、孟福伟、王敏编写的《环境景观设计》就从环境为出发点,探究了环境艺术的特点,结合实践案例,指引学习者如何去真正的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全书由七个章节组成,包括环境景观设计概述、环境景观艺术的设计理念、环境景观艺术的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环境景观艺术作品的制作、环境景观艺术制作常用材料及制作方法、实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对绿色理念的引入,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过度消耗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推进设计与环境的充分融合,并从根本上建立起人类生存与环境发展的和谐关系。本文结合英国马库斯·菲尔斯编写的《绿色设计》一书,对如何将绿色理念有效渗透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开展探究,以期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当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材料一直是环境设计过程中重要的因素,材料中美妙的色彩、丰富的质感、微妙的透明度和良好的触感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像.这种感觉与材料的外在形象无关,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特性.这些特性通过物质直接传递,成为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的空间语言.材料的触感、色彩、肌理等特性可赋予环境复杂多变的风格,或清新自然,或深沉静谧,给人们呈现出不同的美感.由何新闻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环境艺术设计:材料结构与应用》一书,详细介绍了木材、石材等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可为设计师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设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2021,39(1)
<正>生态观念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提醒人们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还要时时刻刻反省和约束自我的行为。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理念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所秉持的重要理念之一,越来越多的生态化产业与产品出现,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便是生态化环境雕塑的出现,它作为一门生态艺术,不只传递着大众的生态理念,还贴合大众的审美标准,集公益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意义重大。生态化环境雕塑如今主要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这是由城市空间的人流量大、文化需求多、有利于观念传播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文化环境的生态化建设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我国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体育课程逐渐从基础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在探索发展路径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构建具有生态化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同时将教学活动看作有机的生态整体,深层探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教学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构成统一的教育生态系统。《体育生态论》一书不仅贯彻了人文奥运的基本理念,还融合了体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和优质思想,对指导现代体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余航 《环境工程》2023,(7):398-400
<正>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室内装修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布局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是在追求室内环境质量的同时,逐渐向绿色健康、安全环保的方向转变。在室内设计中践行绿色生态理念,不仅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可以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减排政策。对此,应该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推动室内设计绿色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克 《陕西环境》2002,9(3):48-48
在21世纪里,绿色生活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创立和完善,将经过现代设计的催化和哺育,进一步实现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目的。更注重设计,更注重个性空间在家居设计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既要合理安排和组织室内空间,又要注意对室内意境的构思和创造。人们将越来越力争创造出美观大方、格调清新、独具一格的居室环境。最近,许多人已厌倦了用水曲柳、榉木板包门、包窗户,家家是黄色一片的装饰方法。这种方式实际上仅仅起到方便清洁的目的,失去了设计的真正内涵,也浪费了大量资金。许多人认识到好的室内设计并不在于花钱…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介绍了城市环境艺术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它需要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是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突显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实现城市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化城市环境艺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装饰工程能够满足建筑的审美需求,提升建筑品质,同时赋予建筑更高性能.在建筑装饰工程领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逐步代替传统材料.文章以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为中心,通过对背景意义、应用要点等多个角度简要分析,并对具体材料的应用进行说明,为提高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工程》2019,(5):213-214
<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推进了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建筑等专业的有效结合,旨在借助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装饰处理,依托艺术设计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优化,进一步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而环境保护则是由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专业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旨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解决现实生  相似文献   

19.
李静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4,(2):135-138+143
本研究以《民法典》为视角,探讨制定生态环境法典的必要性,分析《民法典》的生态化规范表达、路径取向和实施保障,阐述其生态化的规范意义;研究关注《民法典》环境法规范的权利保障体系,建立私法环境利益保护体系,回应环境权图景;探索《民法典》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功能,界定责任类型、细化责任承担方式,明确赔偿救济范围;强调《民法典》与环境法的沟通与协调,实现双向各自规制,并有机衔接了两者。因此,本研究以《民法典》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大融合的时代,英语的使用与交流更加广泛.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由于单调、呆板的课堂环境,导致教学效果一般,因此,众多高校教师开始思考改革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英语教学现实目标,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平衡.基于此,由扈玉婷编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的《大学英语生态化写作教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