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莹  王方雄  薛忠跃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311-1314,F0003
庄河市位于黄海北部沿海地区,自然海岸线长达285km,拥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庄河市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或ETM)遥感影像获取研究区的滨海湿地斑块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对庄河市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庄河市滨海湿地总面积不断缩减,由2000年的131252.60hm2减少到2010年的121489.16hm2,减少幅度为7.44%;湿地斑块数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3425块增加到2010年的3563块;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H)和景观形状指数(LSI)呈增加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0.6315和14.0分别增加到2010年的0.8554和18.7;景观优势度指数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8359下降到2010年的0.7364,表明庄河市滨海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态区域油气田开发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四川合兴场气田周围1988年和2000年TM影像和新疆艾桑油气田周围1992年和2000年TM影像土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发达的四川合兴场气田周围在油田田开发前后主要为耕地,而建设用地在1988年占区域面积的12.6%,到2000年增加到17.8%。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艾桑油气田,兴建前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为戈壁荒漠、盐碱地,建设用地面积则明显增加,从1992年占总面积的0.02%增加到2000年的0.24%。由此可见,大面积分布式的油气田开发改变了油气田周围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景观格局分析指数表明,四川合兴场周围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而艾桑油气田周围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四川合兴场气田周围空间景观呈多样化发展,而新疆艾桑油气田周围空间景观多样性下降,荒漠土地呈扩大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均衡度指数、均衡比指数等定量方法,从东、中、西部和11省市尺度对长江经济带1066个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分布均衡性存在空间差异;(2)保护区在东部主要受经济状况影响,中部受人口数量影响,西部受省市面积影响;(3)森林生态类在中部和西部分布均衡,野生动物类在东部和中部分布较均衡,野生植物、古生物和地质遗迹在西部分布较均衡,内陆湿地在中部分布较均衡;(4)市级和国家级保护区分布较集中,县级和省级保护区分布相对均衡;草原草甸和海洋海岸类分布较集中,内陆湿地、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等分布相对均衡。研究成果可为优化研究区自然保护区空间格局,拟定自然保护区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千亩湖     
北京市首个湿地公园———朝阳坝河千亩湖工程日前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的一个缩影。 北京市有湿地资源约5万公顷,湿地内有高等植物312种,鸟类152种,鱼类76种。保护和恢复湿地,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战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先后通过了《北京市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北京市湿地保护建设工程规划(2001—2010年)》和《北京市湿地保护建设实施方案》,湿地保护取得丰硕成果。 建设与恢复同步。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地)6个,面积2.02万公顷,全…  相似文献   

5.
系统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保护区拥有管理权的土地面积,定量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83.6%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清晰,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土地权属构成差异不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构成差异明显,森林生态类、内陆湿地类和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以集体土地为主,海洋海岸类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以国有土地居多。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SR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定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安全等级;构建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以湖北省为例,评价其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预测其2018—2022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论表明2013—2017年综合指数由下降转为上升趋势;预测2018—2022年湖北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达到Ⅳ级。基于分析,提出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节约型社会等建议来改善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定量评估有利于考核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体系,核算了黄河流域2000—2015年省级及地市级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近15年,黄河流域生态状况有明显好转,除河南和山东外,增幅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7%~27%),增幅最大的为甘肃;(2)黄河流域的117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有77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不同增幅(0.46%~210%);(3)黄河流域"源""过程""汇"区位不同保护重点不同,要根据其所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及改善情况动态制定分区分类保护策略;(4)近15年的林地面积增加对所提供的服务提升效果明显,湿地(湖泊、沼泽地)的减少变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省份服务下降的最大驱动因素。本研究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及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将野生动物的分布位置与遥感数据反演的生态参量结合,以单因子评价参量,快速有效地对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宜性的多年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适宜性生境面积总体呈波动性持续下降态势,保护区整体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各省     
<正>甘肃:新规禁止随意调整省级自然保护区日前,甘肃省印发《甘肃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规定要求,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规定指出,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则上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应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损害生物多样性,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性质和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以库鲁斯台草原作为研究区,利用80年代到2014年草原范围内生物量、牲畜量、耕地数量及其用水量等数据,对库鲁斯台草原退化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目前库鲁斯台草原退化严重。草原范围内湿地面积从80年代至2014年减少了85.0%、草地可利用面积减少了36.5%、退化草地面积增加了225%、盐碱化面积增加了233%、草地沙漠化面积增加了2350%。(2)库鲁斯台草原退化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用水大幅增加。草原范围内总灌溉面积从80年代至2014年增加了186%、草原内机电井数增加了292%;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2000年,额敏河流域总用水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2000年又呈大幅增加的趋势,总用水量从80年代至目前增加了36.11%。二是草地牲畜数量大幅增加,引起草地生物量减少,草原范围内牧业户数从80年代至2014年增加了24%,草原内过冬牲畜量增加了45.6%,草地总产量减少了64.43%。  相似文献   

11.
以天水市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协调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天水市城镇化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而生态指标指数波动上升,2010年之后有下降趋势。②2000年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等级为严重失调,2001—2009年为良好协调,2010年协调发展度指数下降至0.77,为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和重心模型,采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生态贡献率指数等分析了忠县土地利用时空转型特点及其重心演变规律,揭示出忠县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0—2015年,忠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态用地面积显著增加,生活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用地面积明显减少。21990—2015年,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重心在空间上变化不明显,城乡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重心发生明显偏移。31990—2015年,忠县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稍有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改善与恶化趋势并存,生态改善趋势大于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3):56-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和重心模型,采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生态贡献率指数等分析了忠县土地利用时空转型特点及其重心演变规律,揭示出忠县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0—2015年,忠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态用地面积显著增加,生活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用地面积明显减少。21990—2015年,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重心在空间上变化不明显,城乡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重心发生明显偏移。31990—2015年,忠县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稍有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改善与恶化趋势并存,生态改善趋势大于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珠海市2000-201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通过计算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对其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评价.总体上,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比2000年有所增加,但从2010-2012年的数据来看,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指标出现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从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变化来看,近年来珠海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有所好转.目前,虽然珠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处于稍好状态,但也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但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改变,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威胁。基于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从合理调整保护区范围、全面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盘锦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盘锦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湿地淡水的短缺,植被的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和湿地受到污染;人类对湿地认识不足,出现人与鸟争食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性、永续利用性和景区特色性为理念,对盘锦湿地进行保护与规划。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单元,基于200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城市土地扩张面积指数和扩张强度指数,结合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国家和区域尺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扩张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扩张面积指数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而城市土地扩张强度指数呈波动下降的趋势。②东部地区城市土地面积增长最为明显,其次为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城市土地扩张强度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西部、东部和东北地区。③城市土地面积扩张最为明显的区域分布在新疆、重庆、云南等省份,年均城市面积增长倍数超过0.2;城市土地强度扩张增长区域分布在北京、广东、辽宁等省份,年均增长超过0.04。④全国尺度上,产业非农化对推动城市土地扩张最为显著;区域尺度上,人口城市化对不同地区城市土地面积扩张影响普遍较强。  相似文献   

19.
以湖泊资源丰富的武汉市为例,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测定该市湿地破碎化程度,借助GIS技术评估该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探讨了城市湿地破碎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武汉市湿地总体破碎化趋势有所缓和,但人工湿地相较于自然湿地破碎化程度要高,特别是2010—2015年湿地总面积下降了2.80%,而斑块密度上升了4.12%,湖泊破碎化程度较高。②2000—2015年,武汉市湿地ESV增长了323.27亿元,各类型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为湖泊>水库坑塘>河流>沼泽。③湿地景观破碎化与部分调节性、支持性和文化性服务功能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四川龙泉湖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评价与撤销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川中盆地西缘,以石盘水库为保护对象。本文首先从自然生态条件、资金与管理、周边社区发展3方面,选取稀有性、多样性、自然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资金状况、管理状况、社区发展8项指标,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面积适宜性,笔者统计得出判别功能区面积比是否适宜的标准,将该指标具体细化。核心一缓冲一实验区面积的合理比例约为0.4:0.1~0.2:O.5~0.4。以这一指标体系,对该保护区予以评分,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评分结果龙泉湖保护区仅得33分,处于不可持续水平。限制因素在自然生态、管理方面,尤其是生态功能重要性太低。进而分析该保护区不具备自然属性,动、植物物种数占四川省的比例很小,无特殊保护价值;且至今未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无专业管护人员,不能履行管理职责。因此,本文建议撤销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改设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或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