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李平和  张普及  张鑫  巨博 《环境保护》2020,48(16):61-64
本文以县(市、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特征,以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改革为背景,阐述推动县(市、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改革的现实意义,剖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测技术水平、提高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强化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监督、加强不同层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帮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最终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文章将主要分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组建,由政府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然而在政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与监测结果公信力不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缺位的客观现状。未来应当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过程中通过健全环境监测市场规则,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严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等方式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体制与机制不健全,水环境产权理念未完全建立,有关事权没有得到科学、合理、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跨流域、跨区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事务时,相关主体责权关系纠葛,责任承担机制难落实,导致水污染事件频发,水质改善目标难以实现。完善水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前提是要明确划分利益主体之间的水环境保护事权,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强化政策集成和综合协调,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起"事权明晰、责权明确、协调有效、监管有力"的事权承担体制机制,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个框架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6.
近些年来,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监测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管理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在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以党的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对于建设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深度剖析,并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后,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定位和事权划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制度改革后我国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县级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加快监测机构能力建设进度;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科学规范目标考核导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回顾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的主要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监测指标的适用性、敏感点位的监测、输入性污染源调查、预警功能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今后体系建设的监测建议和对策,加强人员培养,调整监测指标,增加监测点位,适时修改方案并开展调查研究,完善预警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针对黑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支持下,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整治对策,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区占2.05%,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区;②沙漠化极敏感区面积占37.06%,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和金塔县;③土壤盐渍化敏感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绿洲,对于这些敏感区域的保护,应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核心。依据评价结果,流域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3.
海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南省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指出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农村"脏、乱、差"问题仍然存在。建议从落实市县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探索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科学规范开展农村污水设施建设等五方面推动海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DIS的湖南省农业干旱监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波  马苏  王彬武  李京  廖玉芳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0):1788-1796
诸多遥感干旱监测指数已被成功应用于中国北方地区,但在南方湿润地区的应用则相对较少。以湖南省为研究区,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MODIS增强植被状态指数(EVCI)和温度状态指数(TCI)的复合信息,并根据EVCI和TCI对干旱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建立干旱状态指数(DCI)遥感监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湖南省农作物的旱情监测,得到了湖南省耕地旱情等级的空间分布图。通过与该省97个气象台站同期获取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相关分析与验证,表明DCI与CI指数的线性相关显著,EVCI和TCI的权重分别取值0.4和0.6时为最佳组合,并论证了该模型适宜南方地区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Landsat TM图像和2004年中巴资源2号卫星(CBERS-2)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并呈现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光峰涛  杨树旺  易扬 《环境保护》2020,48(20):31-35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型社会的重要一环。在共抓大保护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指导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围绕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区域流域水环境治理、区域固废危废环境管理等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效显著,但从整体而言,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仍有待提升。本文提出了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推进中存在法治机制不健全、市场化进程缓慢、信息共享及风险联防联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识别了制约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进程的因素,并从协同立法、机制创新、政策协同、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科技创新、完善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意见。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最终实现。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经济快速发展的省份,山东省近些年农村经济也获得长足发展,但由于不合理生产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对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剖析了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宇嵩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202-203
要使环境监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就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从而使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五性",提出了影响监测数据"五性"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环保部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制定的评价方法,采用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标,对冀南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冀南地区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为一般水平,生态系统不够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论文还针对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所揭示的冀南地区水资源匮乏及人口压力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攀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建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攀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1)水土流失治理;(2)工矿生态环境整治;(3)植被恢复与重建;(4)农业生态环境整治;(5)生态多样性保护;(6)生态聚落的建设;(7)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及防治;(8)生态环境建设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化,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对策。指出生态环境建设要得以实施,必须加强人才库,知识库的培养与储备,融资途径的扩展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