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Span-80和Tween-8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为分散相,采用分批加料法,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研究内容包括单体配比、引发剂配比、油水体积比和pH值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优化聚合条件为:单体质量比(DMDAAC∶AM)为2∶8,引发剂质量比(NaHSO3∶K2S2O8)为5∶3,油水体积比为1∶1.2,pH值为8。选用自制PDA用于去除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时,在絮凝剂PDA的投加量为0.60 mg/L,pH值为10时,DM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8.31%。  相似文献   

2.
采用过硫酸铵((NH_4)_2S_2O_8)-亚硫酸氢钠(Na HSO_3)复合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AM)单体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PAM-PAFC)。以产物的特性黏度(η)为依据,逐个探讨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单体质量分数对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时间为4 h、聚合温度为5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以及单体质量分数为20%的时候,产物的特性黏度达到最大值513.78 m L·g~(-1),此条件即为杂化絮凝剂PAM-PAFC的最佳合成条件。电导率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差热-热重分析都表明PAM-PAFC链端的—SO_4~(2-)与带正电荷的羟基铁、羟基铝粒子以离子键的形式相连接。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杂化絮凝剂PAM-PAFC有着明显的空间网状结构。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研究表明,达到相同的剩余浊度的条件下,需要投加的杂化絮凝剂PAM-PAFC的量远远低于复配絮凝剂PAM-PAFC。  相似文献   

3.
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用该絮凝剂处理了A/O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考察了pH值、絮凝剂用量及搅拌时间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用量为50.0 mg·L-1,絮凝pH值为6.5,絮凝搅拌时间为12 min,COD、F-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7%、93.2%和75%;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絮凝剂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优于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有机絮凝剂的二次投加及有毒性的缺点,以硅酸钠、硫酸钛、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硅酸钛铝(PTAS)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处理模拟江水。结果表明,在n(Ti+Al)∶n(Si)=1∶3,n(Ti)∶n(Al)=1∶5,模拟江水pH值为5~9.3,絮凝剂投加量为0.3 mmol/L(以金属离子计)时,PTAS对模拟江水的混凝效果最好,除浊率达到92.5%以上。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说明聚硅酸与硫酸铝、硫酸钛不是单纯的原料复合;红外吸收光谱显示钛、铝离子及其水解聚合产物可与共存的聚硅酸生成Si—O—Al键和Ti—O—Si键;激光粒度分析表明PTAS在聚合过程中粒度并没有明显变化,但均比聚硅酸粒径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以生物絮凝剂(1 g/L MBF-28)与化学絮凝剂(5 g/L PAC)复配后的复合絮凝剂CBF28C处理景观水体,考虑了复配比、投加量、pH和投加顺序对处理景观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反应体系为100 mL景观水体,当MBF-28与PAC溶液复配体积比为3∶1,反应体系pH为7.0,1 mL 1%CaCl2作助凝剂,1.5 mL CBF28C时,其絮凝效果最好,其COD,色度,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7%,54.1%、46.6%和51.5%。最佳水力条件为:快速320 r/min,快搅时间45 s,慢速80 r/min,慢搅时间100 s。并且得出了前10 min内絮凝率的反应关系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周健  董锐  董悦  付澎 《环境工程学报》2014,(11):4674-4680
将壳聚糖、阳离子淀粉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进行三元接枝共聚,制备了三元接枝改性壳聚糖(CTS-DMDAAC-C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将三元接枝改性壳聚糖与凹凸棒土进行优化复配,对油漆废水进行了絮凝实验,得出了当pH=12,沉降时间为20 min,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0.2 g,三元接枝共聚物∶凹凸棒土=1∶10时,该复合絮凝剂对油漆去除率最佳能够达到89.3%,并且絮凝效果好,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量高纯度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酰胺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在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选择水溶液共聚法合成高分子量与高纯度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实验表明,有机偶氮引发剂A用量0.5‰、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0.45‰、还原剂与氧化剂摩尔比2∶1、反应体系pH为4与反应时间5 h条件下,CPAM分子量为1 042万,且溶解性好。通过对聚合物残单含量影响因素添加剂用量、反应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EDTA和增溶剂D对残留AM含量影响小,而苯甲酸钠对聚合物残留AM的含量影响显著;延长反应时间至7 h,残单含量可降低至0.27%,CPAM的纯度高。通过与国内外3种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制产品的分子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品,且残单含量比国内产品降低了50%~75%。  相似文献   

8.
DSF-1菌产生的絮凝剂及处理洗煤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絮凝剂产生菌DSF 1的最适碳源、氮源进行探讨 ,考察了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粘度、絮凝活性的相互关系。提取、纯化所产絮凝剂 ,对其成分进行分析 ,并研究其在洗煤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同时初步探讨了该种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 ,蔗糖与葡萄糖是DSF 1的理想碳源 ,而无机铵盐类则可作为其氮源 ;粘度和絮凝活性呈正相关性 ;DSF 1产生的絮凝剂活性成分可基本判定是阴离子型多糖 ,当用量为 0 5mL 5 0 0mg/L时 ,DSF 1产生的絮凝剂对pH =12 0、5 0mL 10g/L的模拟洗煤废水处理效果最好 ,低价 (+1,+2 )金属阳离子 (Ca2 + 、Mg2 + 、K+ 和Na+ )可以增强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考查EM复壮液分别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PFS复配使用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条件和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EM复壮液与化学絮凝剂复配以后的适用条件为弱酸弱碱性环境。最佳复配比分别为VPAC∶VEM=0.6mL∶2 mL或VPFS∶VEM=1.0 mL∶3.0 mL,前者的絮凝率为91.2%,优于后者的87.6%。同时降低了处理后水中的金属残余量以及絮凝剂的总投加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了水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硫化钠处理含锌废水,在溶液pH、锌离子浓度、颗粒粒径、颗粒Zeta电位、上清液浊度和污泥体积等指标测定的基础上,结合沉淀产物表征,探讨了沉淀剂用量对锌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及沉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Ca(OH)2∶n(Zn)=1.5,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9.65%,n(Na2CO3)∶n(Zn)=1.5,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9.89%,n(Na2S)∶n(Zn)=2.5,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9.95%。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明,氢氧化钙与废水生成的沉淀物为碳酸钙和氧化锌,碳酸钠与废水生成的沉淀物为氧化锌和碱式碳酸锌,硫化钠与废水生成的沉淀物为硫化锌,这对污泥处理处置以及回收利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