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山西省临汾市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事件中,第三方运维企业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被认定为违法,未受到行政处罚、资格处罚以及联合惩戒,也未被追究单位犯罪。长期来看,处罚个人不处罚单位、处罚办事人员不处罚领导、追究违约责任不追究法律责任,依然无法遏制第三方运维企业作假,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严惩重罚制度。建议完善以下规定,落实对运维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重罚:一是修改《环境保护法》,改变环境质量监测运维机构不属于"环境监测机构"、不需要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悖论;二是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0条,将本条立法解释针对重点排污单位的要求拓展至第三方运维企业,增加对干扰环境质量监测行为的行政处罚;三是修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去掉"弄虚作假""故意"等容易导致主观过错认定难、门槛高的用词;四是将环境质量监测违法纳入联合惩戒备忘录,强化惩戒措施;五是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时规定"从业禁止";六是作假严重的,适用行政处罚"双罚制";七是探索"按件计罚"。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组建,由政府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然而在政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与监测结果公信力不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缺位的客观现状。未来应当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过程中通过健全环境监测市场规则,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严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等方式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头条将监测探头拔出、人为干扰采样装置、将监测导线接入办公室随意篡改数据……环保部近日首次披露了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这7起监测数据造假事件的11名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人民日报》6月15日)近年来,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一些违法排污已"习惯成自然"的污染大户,日子越来越难过。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逃脱法律的惩处,转而开始在监测数据上动脑筋,企图以伪造、篡改数据来蒙混过关。环保部  相似文献   

4.
勾犇 《环境》2015,(3):14-15
<正>2005年1月,《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10年后,几经波折,新修订的《条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强调政府环境质量责任、明确排污者责任、首设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新增环境事件"双罚制"……新修订的《条例》"粤味十足"、"精雕细琢",从广东环保工作实际和特点出发,新制定了诸多符合省情且操作性强的法规,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损害生态环境将依法赔偿作为国内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日起施行,生态文明建设得好不好,将纳入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根据《条例》,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县将取消GDP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将成为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禁止开发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公益林地、水源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将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将按规定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单位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一票否决",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  相似文献   

6.
正佛山采取空前严格的措施,防治扬尘污染。自2018年1月1日,《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工地扬尘污染最低罚5万元,拒不改正还将按日计罚!这是继《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之后,佛山将污染防治"瞄准"扬尘污染。2017年12月18日,佛山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条例》,介绍从严处罚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随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出台,建立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成为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要闻     
正2018年8月6日,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政府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A问题严重、教训深刻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指出,临汾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蓄意犯罪行为,且发生在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确保监测数据准确真实并公开通报西安市造假案件之后,教训深刻,影响恶劣。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高,"出门看天气"变为"出门看空气",关心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变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十三五"期间陆续出台了关于监测网络建设、省以下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等内容的重要改革文件,基本形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以生态环境监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共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入手,指出应全面理解和领会党中央对生态环境的决策部署,提出深入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监测的关系、以中央生态环境监测决策部署为指引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行政处罚实行"一口价"之后,同一情节和性质的违法行为只有一个处罚结果,不存在浮动空间。同一情节和性质的违法行为将只有一个处罚结果;企业规模越大违法成本也随着增大……近日,惠州市出台《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环保行政处罚实行"一口价",把自由裁量权关进制度笼子,避免"同案不同罚"、"人情案"等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国家环保部在对多地的专项督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仍顶风作案,对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实行造假。其中,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丰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然是负数。案例虽然极端,实则并非偶然。重压之下,环保数据造假虽有所减少,却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就发生了2600多起环保数据造假事件,17个省区市共立案78起。而这一年,也是新环保法实施的首个年头,其中明确提出严禁"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违反者可处以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没有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作支撑,生态环保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2015年,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  相似文献   

16.
新政     
《环境》2018,(9)
正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替代2008版大气导则,于12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导则同时结合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推广实施,规范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结论,满足排污许可证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衔接的管理要求。伪造监测数据或追刑责8月16日,生态环境部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日前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今年起,生态环境部将用三年时间对监测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关键问题,指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PPP模式应明确界定风险承担责任主体、注重建立政府监管机制以及实施依效付费政策。在绩效付费机制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绩效考核指标应涵盖监测数据质量和站点运营维护服务,且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质量在绩效考核与付费中应占绝对比重,建议将项目建设成本的30%以上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抑或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服务费扣减基数设为可用性服务费与运营服务费之和,提高社会资本持续运营能力,实现政府资金从买工程向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服务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18.
张晓芒 《环境》2024,(1):74-76
<正>《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日前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代表,围绕进一步做好《条例》宣传贯彻实施,切实提高“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民参与程度,召开了贯彻实施《条例》交流座谈会。已有充分基础盼来立法“东风”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5,(9)
<正>新修订的《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为帮助广大企业与社会公众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该条例,本刊推出"图说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专题,对有关条文进行权威解读。专题内容已结集出版,7元/本,有需要的单位请与省环保宣教中心吴小姐联系,电话020-83542327。款到即寄发票。各级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第六条本省实行环境质量领导责任制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逐步开展和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任期及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使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新增的30条罚则即将生效。重污染日企业拒不停产或限产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机动车违规排放最高罚3000元。此外,未来屡次违法处罚将"上不封顶"。不停产罚款高限由10万升至50万即将实施的大气条例规定,空气重污染日启动应急预案时,有关排污单位拒不执行市人民政府责令停产、限产决定的,北京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查封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