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因重新开发受实际或觉察到的环境问题的阻碍而被废弃的土地或建筑物,是已经经历了工业,人口等疏散和经济衰落或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城市的一个共同点,把广泛的土地利用与重新利用这些褐色地带所必需的环境补救结合起来的规划过程,在力图减少城市无计划蔓延的计算下,可以促进重新开发。  相似文献   

2.
结构方程模型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负荷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45个样本城市,采用2004年的截面数据,开发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环境污染负荷、环境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5个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负荷与经济发展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直接相关,而与土地利用没有明显相关,建议城市管理者应当重点调控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化发展等结构因子,以实现城市环境污染负荷的削减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造成下垫面属性变化,直接引发区域热环境变化。采用2004—2006年、2014—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MODIS地表温度产品,结合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分别从行政区划和土地利用角度定量计算地级市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季节、昼夜条件下对城市群热环境的贡献度指数(CI),归纳不同城市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群热环境贡献的角色特征,度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群和地级市热环境贡献度强度差异及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在白天和夜晚作为城市群热环境源汇角色不同,根据贡献度指数的昼夜差异可分为昼夜热源型城市(CI0)、昼汇夜源型城市(白天CI0,夜间CI0)和昼夜热汇型城市(CI0);(2)2005—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群热环境的贡献度指数绝对值增大,对城市群热环境的源汇作用强度增加;(3)耕地和林地分别为京津冀城市群热环境最主要的源汇景观。在春、秋、冬季夜间,耕地对城市群热环境贡献由源转为汇。(4)城市受内部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自身发展条件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热环境贡献度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如林地在春、夏、秋季夜间对不同城市热环境分别表现为源汇景观。区别源汇景观的依据在于判定其是否能够降低区域热环境,因此源汇景观在空间尺度或时间尺度上可能会发生角色转变。研究结果对于基于植被分区的城市设计所进行的热环境调控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系统代谢的能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城市代谢过程出现了问题.城市代谢研究,是分析城市在人类各种活动影响下,如何将取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转换、利用与处理的过程,成为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早在19世纪末,就有有关能量流分析社会代谢的概念;近期最具代表性的是HowardT.Odum.首先从城市代谢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出发,然后分环境评价、空间层面、动态模拟三方面,对Odum的能值方法在城市代谢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环境评价方面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提出发展具有生物物理基础的能值方法,对城市代谢的生态评估更为恰当;空问层面结合景观生态学,为区域空间规划提供了参考,并指出土地利用变迁与社会代谢间的相关性研究为当前的核心问题;动态层面仍以系统生态学建立整合性系统模型为基础,但空间系统模拟方法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个学科与方法的整合促进了城市代谢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最后,建议未来应用能值研究城市代谢的4个研究方向有:(1)城市代谢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2)城市代谢与土地利用变迁相互驱动的模型发展;(3)基于代谢过程的城市管理对策研究;(4)全球环境变迁对土地利用和城市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万县市不同时期的城市景观,分析其发展变化过程,表明该市景观形状不规则,边缘效应强,道路网络简单,流的运动不畅;土地利用不合理,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并且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三峡工程使该市景观发生大的变化,城市环境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生态毒理学报》2001,23(1):24-25
背景和情结 国际环境技术中心 (IET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建立, 1994年 4月开始工作 .办事处设在日本的两个城市:大阪市和志贺县草津市 . 该中心隶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与经济司 (UNEP DTIE),主要职能是推动对环境有利的技术 (ESTs)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的城市环境与淡水资源管理的工作 .IETC尤其关注诸如废水、污泥、空气污染和一体化市政废物管理等城市环境问题和淡水资源管理 . IETC的委任依据 21世纪议程 .因此, IETC实行一种结果取向的工作计划,包括: ◆改善 ESTs信息的检索; ◆促进技术合作、伙伴关系、采纳和使用 ESTs;和 ◆能力建设 . 任务 IETC的任务以城市环境和淡水管理为中心 .该中心采取下列措施,使水和城市环境管理一体化: ◆增强意识; ◆信息交流; ◆能力建设; ◆示范项目 . IETC的活动集中于: ◆通过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支持政府和其它组织机构; ◆评估新技术应用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能性; ◆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和示范对环境有利的技术 . 过去 IETC的活动包括: ◆出版《西亚淡水扩充的可利用技术》和建立一个 EST数据库, maESTro; ◆开展中国洱海与西洱河流域调查研究,为帮助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定投资计划; ◆举办湖泊水库防治海藻污染规划和管理问题讨论会并提供说明书; ◆举办采纳、应用和管理工业和家庭废水处理 ESTs区域讨论会; ◆编制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综合方案; ◆发行一本废水和雨水可持续管理的资料手册 . IETC现在在下列领域开展活动: ◆用于建筑和城市化的环境有效的技术;◆城市中受污染和废弃的土地; ◆开沟技术; ◆城市能源和水利用效率; ◆城市温室气体 (GHG)排放、空气质量管理和城市运输; ◆作为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城市开发; ◆城市和地方政府当局的环境管理系统; ◆水的回收与再利用; ◆植物技术与生态系统管理 . 要了解与城市环境和淡水资源管理有关的 IETC及其活动的详情,请与国际环境技术中心 (IETC)联系,联系地址: 2- 110 Ryokuchi koen,Tsurumi ku,Osaka 538 0036,Japan.Tel:+ 81(6)6915 4580:Fax:+ 81(6)6915 0304;ietc@unep.org.jp;http://www.unep.or.jp 什么是 maESTro? maESTro是一个数据库,包含有关各种各样环境技术、组织机构和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涉及城市环境和淡水管理领域的空气和水污染、环境管理、人类住区、有毒物质的再循环、固体废物、废水、水的扩充和更多的利用 .这些信息由 IETC以及 EST的贡献者、各别使用者和各种组织与机构定期更新 . maESTro首先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开发,以软磁盘、 CD ROM和报告 (硬拷贝 )形式免费传播对环境合理技术 (ESTs)的信息 .在 1998年 3月,应 maESTro的用户的请求, IETC决定进一步开发 maESTro,以便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检索它 . 技术可以是“硬”的,“软”的,也可以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或人造的 . 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可与其他 maESTro用户共享 .欢迎所有 maESTro用户通过 web、 e mail或 /定期邮件登录他们自己的资料,以便用户可通过这一交互式数据库交流信息 . EST的供献者 1996年以来, maESTro有幸与很多政府部门合作,包括新西兰环境部,蒙古资源与环境部,立陶宛环境保护部,印度环境与森林部,巴林住房、市政与环境部,黎巴嫩环境部,厄立特里亚能源与矿产部,和大韩民国环境部 . 促进 EST相关信息交流的 maESTro其它贡献者包括设在奥地利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日本全球环境中心基金 (GEC),美国的环境保护局 (EPA)和加拿大安大略环境技术促进中心 (OCETA)等 .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居住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利用生态经济评价是近年来国际上进行土地开发与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土地利用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而且要考虑与其相关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运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支持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筛选,在上地利用生态潜力与限制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等级合并规则的选图分析法,得到天津市居住新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该项结果可为天津市有关决策部门进行居住新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最主要的环境演变驱动因子之一.为明晰LUCC对土壤重金属积累和污染的影响,根据前人研究,从场地、县域和流域/区域尺度总结了LUCC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三个尺度上土地利用方式和覆被类型/格局是控制土壤重金属空间积累和分布的重要因子,土地利用/覆被可以直接吸纳或吸附重金属,亦能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从而控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活性,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直至污染.此外,论文阐明了LUCC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预测、规避和污染土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在实践中通过调整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的建议.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过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预算——地方当局在自然条件范围内的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LEI(地方环境举措国际理事会 )的生态预算 (ecoBUDGET )环境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地在示范地区地方当局实施,德国城市比勒费尔德市是第一个采用生态预算系统作为永久管理程序的城市,并且已经将生态预算作为当地 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ICLEI组建了生态预算署以支持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及帮助全世界的其它感兴趣的自治市引入此系统 .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一直是20世纪下半叶主要人口变动趋势.因此,城市环境管理 (UEM)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1950年,城市居民大约7.5亿;今天,已接近30亿.UEM涉及城 市居民、他们的领导人,和各方面的负责官员.它还考虑城市社会面临的与可持续性有关的 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届联合国生境大会一直强调的.同时,UEM也与工业有关,例如,工 业提供城市服务或在市区设厂生产时.城市环境管理是致力于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的.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大城市的出 现,除满足城市居民衣、食、住需要的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有限而引起的问题外,城市 居…  相似文献   

11.
生态预算──地方当局在自然条件范围内的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LEI(地方环境举措国际理事会)的生态预算(ecoBUDGET)环境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地在 示范地区地方当局实施,德国城市比勒费尔德市是第一个采用生态预算系统作为永久管理程 序的城市,并且已经将生态预算作为当地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ICLEI组建了生态预算署以 支持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及帮助全世界的其它感兴趣的自治市引入此系统.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水城盆地人类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过量开采地下水、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以及其它一些工农业活动,贵州水城盆地岩溶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如地下水严重污染、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以及频繁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水城盆地主要人类活动,评价其负面地质环境效应,为规划岩溶区土地利用、指导人类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丹东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应影响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热点.以丹东沿海地区2000—2018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和InVEST模型对丹东沿海地区生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丹东沿海地区作为连接海陆的重要过渡带,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权衡生...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程度跟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密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二大经济区,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化发展的响应对于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国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珠江三角洲2000、2005、2010、2015年4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动态度、面积转移矩阵与城市化水平等角度,采用曲线回归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化发展的敏感度。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在2000—2015年期间,耕地减少2.66%,建设用地增加1.75%;(2)根据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阶段将珠江三角洲城市分为三类,分别是处于后期成熟阶段的A类城市(如广州、珠海、深圳、佛山)、从中期加速阶段跨入后期成熟阶段的B类城市(如中山、东莞)以及一直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的C类城市(如肇庆、江门、惠州);(3)从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化发展的敏感度来看,A类城市中广州、深圳、佛山的草地敏感度最大,珠海的建设用地敏感度最大,B类城市中山和东莞的建设用地敏感度最大,C类城市中江门、肇庆建设用地的敏感度最大,惠州从林地逐渐过渡为建设用地敏感度最大。2000—201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其发展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逐年降低,中期加速阶段跨入成熟阶段的城市发展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最显著,城市化更加理性的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层次全息模型(HHM)框架识别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识别的HHM框架,从多维度描述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9大类别风险源,并应用双重标准风险矩阵方法对各类别风险源进行初步筛选、过滤和分级;在此基础上,依据多重准则标准和定量化风险矩阵进一步对各个环境风险因子进行定量评估.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应用HHM风险识别方法对该县农地利用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识别,结果表明桃江县农地利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包括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灌溉和工厂排污.  相似文献   

16.
maESTro是一个数据库,包含有关各种各样环境技术、组织机构和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涉 及城市环境和淡水管理领域的空气和水污染、环境管理、人类住区、有毒物质的再循环、固 体废物、废水、水的扩充和更多的利用.这些信息由IETC以及EST的贡献者、各别使用者和各 种组织与机构定期更新.maESTro首先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开发,以软磁盘、CDROM和报告(硬拷贝)形式免费传播对 环境合理技术(ESTs)的信息.在1998年3月,应maESTro的用户的请求,IETC决定进一步开发m aESTro,以便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检索它.技术可以是“硬”的,“软”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是城市与其外围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主要依托。城市与区域因结构单元的镶嵌性、物质系统的流动性以及整体与局地功能的多样性而具有紧密的联系。城市生态规划是一种生态调节手段,规划的重点是评价各种发展政策或开发任务可能造成的环境与生态后果,确定人、资源、环境之间的适宜关系及其相应的配套对策或补偿措施。区域生态建设应该以为境内城市提供良好的生境网为目标,作到点与面协同有序。  相似文献   

18.
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的环境移民工程中,对不同坡面及土地利用类型,连续4a定位监测移民开发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土壤养分、水分及生态安全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开发过程中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提出了减少降水径流系数与土壤流失量,以及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和培肥土壤的调控措施,为土地类型的合理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地表变化对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的影响,基于2002年、2008年和2014年的三期遥感影像,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和ISODATA非监督分类法对城市地表进行了地表温度反演和土地利用分类,同时利用NDVI像元二分线性模型法计算了地表的植被覆盖度,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热环境进行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2002—2014年,城镇用地面积共增加了295.18 km~2,相比2002年,2014年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1.62倍,所占比重增长了10.98%;(2)大量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转换为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植被覆盖度大于0.6的区域面积共增加了220.26km~2;(3)较高温区面积持续增加,共增加841.78km~2,与之相反的是低温区和较低温区面积持续减少,共减少701.71 km~2;(4)城市热环境虽然受到植被覆盖度等地表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是城市热环境的持续增高并非完全由于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地表特征变化所致,全球变暖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其均温大幅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可作为改善城市热环境和缓解其负面效应的空间优化与规划的重要科学依据,也可为将来昆明城市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结合残留态农药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郜红建  蒋新 《生态环境》2004,13(3):399-402,413
土壤中农药结合残留态的形成,导致其活性暂时降低,但并未从土壤中消失,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又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质量。文章论述了土壤中结合残留态农药的定义、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老化和释放过程及机制。土壤中结合残留态农药主要通过吸附过程、化学反应及物理镶嵌等作用而形成,其形成过程受农药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土壤理化性质、环境条件和农艺措施的影响。老化是化合物和土壤组分紧密结合,减少被普通提取方法提取出来的数量,降低了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老化的物质在土壤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又重新释放到土壤溶液中或进行矿化,此过程可以通过物理一化学机制或生物化学作用而发生。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的结合残留态农药又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可能被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所吸收,并沿食物链富集和放大或进入水体污染水产品和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威胁人体健康。文章还分析了土壤结合残留态农药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此问题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