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0年8月审议通过了一项地方性法规《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自2001年起全面实施限期禁采地下水后,部分地区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状况好转。2001年,苏锡常三市共封井1395眼,占深井总数的29%。三市全年共开采地下水2.16亿m3,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是首都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地下水过量开采等原因,造成地下水硬度不断升高。在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硬度大于25度(德国度,以下同)标准的地区已达200平方公里,大于40度的地区也有20多平方公里。有一半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硬度高于25度,个别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地下水逐渐成为重要水源,特别是在地表水体较少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更成了一些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而集中过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引起地下水的显著减少和水质恶化。如果说过去水文地质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查明和评价地下水资源,那么在当前,保持地下水免遭枯竭和污染,将成为近代水文  相似文献   

4.
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是石家庄地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区地下水中硫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该研究于2015年1月和2016年8月各采集了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水样28组,运用水化学理论和多元统计技术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硫酸盐的污染特征,并识别了硫酸盐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地下水硫酸盐污染较重,枯水期和丰水期地下水硫酸盐的浓度均值分别为192.9 mg/L和185.4 mg/L,超标率分别为21.4%和21.4%。该地区地下水硫酸盐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其浓度的高低与地下水水位埋深密切相关。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Mg)。在枯水期和丰水期SO_4型水出现的比例分别高达82%和7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硫酸盐的主要污染来源在枯水期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点源污染)和水岩交互作用(诱因);而在丰水期转变为生活污水(点源污染)和水岩交互作用(诱因)、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水(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5.
葫芦岛市钢屯地区地下水钼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葫芦岛市是中国最重要的钼矿基地。而钼矿主要集中在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随着钼的大量开采和冶炼,导致大量生产废水外排和偷排,造成附近地区地下水污染,为了弄清该地区污染,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该地区的地下水中的钼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6.
乌蒙山重点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蒙山区是中国西南贫困连片分布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乌蒙山重点地区赫章县和纳雍县作为研究区,采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和离子比例系数法对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Ca~(2+)和Mg~(2+)为地下水中主要阳离子,HCO-3和SO2-4为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微量元素检出率较高,部分含量超标。HCO3·SO4-Ca型、HCO3-Ca型、HCO3·SO4-Ca·Mg型为主要地下水水化学类型;(2)碳酸盐的溶解作用和硫化物的氧化作用是地下水中两种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共同决定了地下水的离子构成和水化学类型,部分地区还存在石膏和岩盐的溶解,人类活动对地下水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万伦来  李康玮  娜仁  杨峻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473-4480
为揭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的阈值效应,在构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阈值模型的基础上,从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3个维度分析估算了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阈值,并探究了1990~2016年该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其中,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3大胁迫因子的胁迫阈值分别为1803.19hm2、33253.23×104t和888.81×108m3.1990~2016年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90~2009年该地区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均未超过阈值范围,生态系统服务运行状况良好;但是在2010年之后,由于该地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破坏超出阈值范围,从而导致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出现恶化趋势,不过2015年以来恶化趋势有所减缓.因此,该地区必须加快绿色矿区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着力防范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超出阈值范围,以保障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干旱矿区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对潜水含水层的影响程度,选择凉水井煤矿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室内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潜水含水层对煤层开采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风积沙降水入渗系数高达0.53,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约95%),地下水总量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开采前地下水向河流的排泄约占78%,蒸发排泄约占22%;受采掘矿井水排泄量(34.09%)影响,河流与蒸发排泄量占比分别减少至53.07%和12.84%;利用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漏失量Ql与开采前地下水排泄总量Qd的比值来表征地下水量的扰动程度Eq(Eq=Ql/Qd),扰动程度高达27%。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结合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方式,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内容和评价、预测内容和方法、地下水保护措施、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了煤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为煤矿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大中城市,采用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有三分之一,采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供水的有三分之一,即使是采用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源的城市,也有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水井。这些城市按所处的地貌单元,主要可划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和滨海三角洲平原,其贮存在松散沉积物(砂层、卵石层)之中的地下水水量丰富、埋藏较浅,容易开采,是主要的地下水水源。另外,我国还有一些城市主要开采贮存于坚硬岩石的裂隙、溶洞或断裂带中的地下  相似文献   

11.
沧州地区多年来大量开采深浅层地下水,破坏了咸淡水层的界面,并导致咸水面下移,对下部含水层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沧州地区地下水中的盐分为研究对象,在历史资料收集分析、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历史阶段和现阶段地下水TDS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沧州深层和浅层地下水中TDS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现在30余年,沧州地区深、浅层地下水的TDS均呈升高趋势,浅层水TDS高的区域从滨海向区域中部延伸,深层水TDS仍为滨海中部西部;补给量减少是浅层地下水TDS增大的主要原因,深层地下水开采是深层地下水TDS增大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有效解决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同时,对TDS高的微咸水和咸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等措施来改变沧州区域地下水TDS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不仅分布广而且水质好,不仅供水保证程度高而且调蓄能力强。经过长时间的大规模开采,我国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地下水资源被超量开采,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还诱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为了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必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外国发达国家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相关经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本文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地下水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石灰石是水泥的原料,我国正处在发展高峰期,水泥用量大增导致作为原料的石灰石需求量大增.但石灰石位于灰岩地区,岩溶发育,如果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地下水预防措施不当,可能会严重影响当地地下水资源,进而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某露天矿地下水数值模型,运用其跟踪模拟(MODPATH)子模块及溶质运移模拟(MT3D)子模块对该露天矿地下水的水质点示踪和三维污染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有助于识别该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及污染途径,为预测露天矿开采期间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采用的监测与预保护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特别是地下水更加贫乏.而我国煤矿的开采对我国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我国半干旱和干旱地下水资源已经因为被煤矿开采破坏而无法修复.文章结合开采煤矿对地下水破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煤矿开采破坏地下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尤其是人为过度开采地下水,控制和制约着天然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进程。本文分析了衡水市近50年来大规模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衡水市出现地下水动力场变异、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异以及地下水化学场变异等问题,分析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动力场时空演化规律、地面沉降发展规律以及地下水化学环境的演化规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衡水市地下水环境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共生、地下水采补均衡、地下水采补失衡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以水为基础、以水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下资源。有些地方由于无序开采和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深度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地面沉降和湿地萎缩等地质和生态问题,既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又严重制约了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其的保护,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煤矿开采过程中大量疏干水被直接排放,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引起了地下水水位的下降,特别是北方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矿区发展的决定因素。笔者在查阅大量疏干水排放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文献的基础上,对北方煤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疏干水排放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福泉市是贵州省磷矿资源集聚区,也是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磷矿开采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区域地下水总磷(TP)、F-、SO42-及重金属污染,对影响区人群健康产生威胁。针对福泉市磷矿开采聚集区,采集代表性地下水样品,基于pH值、主要离子、重金属和有机物共计40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在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福泉市磷矿开采聚集区及周边地下水中TP、NH+4、SO42-、CN-、I-、Pb、Mn、Sb和Ni等污染较突出,20%以上监测点地下水含量超过地下水Ⅲ类标准;其中地下水中TP与SO42-、Ni、F-、Al和Pb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其具有同源性,地下水环境受磷矿开采等工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德国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1995年禁止生产和分发氯氟烃。该禁令从今夏开始分阶段实施。从今年开始,将去除含氯氟烃的气溶胶和聚氨酯泡沫塑料。1992年,禁止在工业冷却装置内使用氯氟烃。1995年初,禁止在家用冰箱内使用氯氟烃。德国政府决定还涉及其他两种危害臭氧层的物质:含卤素气体(特别是用作灭火机推进气体)和四氯化碳(酸洗金属的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