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法国近期将出一项新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计划。根据该计划,法国将从2001年开始向企业和个人征收机动车燃油生态税。此后,该项税款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每升汽油将增加035法郎生态税。除征收能源生态税外,法国政府还将通过限制在市内行车、发展公共交通、提倡铁路和水路联运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法国将征收能源生态税  相似文献   

2.
环境信息     
西德“促进艺术与科学资助者协会”主办的Dahlem第57届学术讨论会主题是:微量气体在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交换。与会专家特别注意到微量气体甲烷和氮氧化物(氧化亚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相对于二氧化碳来说,虽然那些气体含量微不足道,但其对于温室效应的贡献却与二氧化碳不相上下。北半球近五十年来甲烷浓度从0.7 ppm上升到1.7ppm,从1950年开始甲烷每年增加1%。  相似文献   

3.
97年召开的防止地球气候变暖缔约国会议的议案已定,要求先进国家2000年以后CO2等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回到1990年水准。作为中长期努力目标,要求先进国家合理的温室效应气体排出量比1990年水准大幅度削减。现在的防止地球气候变暖条约对到2000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回到1990年水准不是努力目标,只是义务。先进国家应大幅度削减CO_2  相似文献   

4.
文摘与简讯     
文摘与简讯温室效应气体继续增加GreenhouseGasesIncreaseContinuously根据日本气象厅和日航1993年4月到1995年4月的观测结果,表明上层大气中(高度9000-13000m)的温室效应气体浓度仍然继续增加。在日本到澳大...  相似文献   

5.
1.引言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是当前自然科学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课题之一。从1958年起在夏威夷摩纳罗阿进行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每年增加1~1.5ppm。根据此增加量和化石燃料消费量增加曲线及未来能源使用情况,预计到21世纪中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将使地表平均气温增加1.5~4.5℃。  相似文献   

6.
钟天明 《环境》2011,(12):27-29
何谓碳排放?碳排放其实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而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它们会使地球表面升温,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但使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影响.今天,人类已经警醒,开始寻找应对"温室效应"的良策,目前所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系统和大气间的温室效应气体交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敬国 《环境科学》1993,14(2):49-53
农业生态系统是温室效应气体的一个重要的源和汇.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直接或者间接的与这个系统有关,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农业利用,包括稻田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氮肥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主要温室效应气体的释放,又减少了土壤对甲烷的吸收.本文还讨论了土壤过程与温室效应气体释放和吸收的关系以及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温室效应及其生态影响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室效应是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文介绍了温室效应的机理和温室气体的来源 ,分析了温室效应的主要生态影响 ,并探讨了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近30年来,由于世界性天气气候异常现象的频繁发生,和全球性平均气温增高的趋势,引起了气候学家和环境科学家对温室效应的普遍注意。在CO_2等微量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影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以及哪些气候变量有影响等方面,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大气中CO_2含量的变化趋势预测,则是另一个更为复杂的研究问题。近20年来,随着计算技术和气候动力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CO_2温室效应的研究,已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应用气候模式对CO_2浓度变化引起的诸如地表温度、地面温度、土壤湿度、降  相似文献   

10.
<正> 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效应气体是最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多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在不断增加。据观测,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年增长率为1%。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推动因素,包括经济与环境矛盾日益凸显、环境经济手段亟待完善、财税体制改革以及税费关系调整的需要等。国际经验表明,从最初单纯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而设置环境税,到近十年来普遍因税制改革的需要为环境税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环境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秸秆与水分管理稻田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41-48
文章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稻草)还田量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时,长期淹水增加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间歇灌溉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高量秸秆还田时,长期淹水增加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显著大于间歇灌溉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甲烷(CH_4)排放,减少了氧化亚氮(N_2O)排放,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效提高了土壤固碳量,但温室气体增排的效应非常明显。高量秸秆还田时增加温室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低量秸秆还田,其温室气体净排放更高。该研究中以间歇灌溉且低量秸秆还田处理为最佳处理,3.0 t/hm~2低量秸秆还田量和间歇灌溉可有效发挥稻田秸秆还田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徐娜 《环境》2005,(9):84-85
地球在升温,这似乎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人类对此都十分关注。从签订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到26℃空调的节能行动,地球人为了未来的发展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开始注意到环保、节能,为不让自己生存的空间变得更恶劣而努力。但是科学家们的想法更为大胆,最近,他们提议为地球造遮阳伞,减少地球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以缓解升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银晓 《环境科学》1993,14(6):79-81
人类活动无节制地消耗了自然资源,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工业发展,化石燃料使用大量增加,排放出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已开始明显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目前起重要作用的“温室气体”顺次排列为:水蒸气(H_2O)、二氧化碳(CO_2)和臭氧(O_3)。其他如甲烷(CH_4)等目前产生的“温室效应”还相对较小,但含量将不断增加,到21世纪将可能成为主要的,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加强,大气中痕量气体含量明显增加。这种增加有可能破坏臭气层、导致全球温室效应。阐述这些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机理,总结这些痕量气体近年来在大气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氮素的转化过程中温室效应气体的释放和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氧化二氮(NO2)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一氧化氮(NO)对温室效应的产生也有间接的作用。土壤作为这两种气体的主要来源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壤中的氮素生物转化过程与NO2和NO的产生和再利用。以及影响土壤中温室效应气体的释放和吸收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费改税"工作正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税法》也将于2018年开始实施。本文综述了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理论及其研究,从企业角度,对环境保护税(简称"环境税")还存在的减税规定不细、税收的使用和返还不具体、对"保护环境"强调较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实现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目标,提出在后续执行过程中进行完善的具体建议:根据企业污染排放值降低幅度确定企业环境税减税幅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环保升级;发挥税收的市场调节作用,增加税收返还和抵扣,提高税收的绿色化程度;充分发挥企业环境信用的作用,提高企业环境信用评级的影响广度和深度;明确环境税返还的原则和用途,让环境税税收专项用于环境保护领域,支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OECD国家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环境税体系。总体来说,多数国家的环境税收政策主要从税收绿色化、消除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引进新的环境税目三个方面开展工作,这也代表了国际上环境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尽管大气中氧气和氮气含量最多,但也含有多种其它微量气体。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344ppm(即0.034%)。但还有许多其它气体也具有温室效应。表1列出了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这些气体含量很少,如果把大气比作一个标准游泳池,那么它只含有1/4滴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半滴CFC11,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能源不完全利用产生的热能散失对近三十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首先对近三十年来的全球气温、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和主要能源利用中的热能散失量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结合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相对贡献值引入了温室效应值这一参数,之后通过二元线性回归法来分析温室效应和能耗散失双因素对气温升高的权重影响.借助于黑体辐射定律等相关物理模型,估算出分别由此二因素引起的全球气温升高值,并对两者贡献值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表明,虽然温室效应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但热能散失也对这一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