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大型枢纽机场停车乱、航空噪声突出、航空垃圾处理不力、机场运营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等多种问题,研究探讨大型枢纽机场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及预警问题.构建多目标多子系统简洁实用型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给出大型枢纽机场可持续发展综合度测度模型.采用AHP-熵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大型枢纽机场可持续发展动态诊断预警系统,运用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最优组合预测法对指标属性值进行预测.对上海浦东机场进行可持续发展预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内系统运行处于轻警区.大型枢纽机场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可行.具有满足实际部门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航空噪声投诉案件逐年增加,为了了解航空噪声对环境影响程度,通过对飞机起飞、降落、飞行航线噪声污染调查,掌握了航空噪声污染随着飞机架次的增多而增强,根据飞机噪声对周围敏感区域的影响状况,结合实测数据对飞机噪声影响机场周围敏感区域及环境进行分析,掌握飞机噪声污染现状,并提出控制对策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首都机场污水处理厂除了处理机场地区日常的生活污水外,还负责处理航空粪便污水。由于多种原因,2004年上半年航空粪便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冲击。在此介绍了针对负荷的冲击,如何调整工艺,恢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航空业的进步,随着机场数量、航空业务量的不断增长,航空排放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航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由机场运行、航空器起降(LTO循环)、巡航过程中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及其扩散造成。文章概述了目前航空污染物排放与扩散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对监测研究与运用模型研究2种主要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着重对模型研究方法与常用模型(如EDMS、AERMOD、AEDT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中国该领域的研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不同规模民用机场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在民航运输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我国民用机场可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航空业务量不同,各类机场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特点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国内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案例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水环境、固体废物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机场的环境影响的特点,为机场选址、设计、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延训 《环境工程》1990,8(3):39-44
机场航空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将日见突出,本文综述介绍欧美、日本等国机场环境噪声评价量和标准,简要评述并提出一些浅见,供切磋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中国通用机场快速建设,机场与鸟类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机场与鸟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鸟类对机场运营安全的影响,机场对鸟类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在对沉湖湿地鸟类分布和迁徙规律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设立禁飞区、禁飞期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机场对鸟类的影响,保护沉湖湿地鸟类资源,同时也为同类机场建设对环境尤其是对鸟类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机场飞行区道面结冰积雪影响航班正常起降和机场客货运营.本文从机场常用除冰雪方法入手,分析了机械方法的低效能及化学方法对环境的污染,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用于道面融冰化雪的能混凝土材料在机场飞行区道面融冰化雪中的工程应用研究.导电混凝土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冬季道面的交通状况,而且解决了使用除冰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三大枢纽机场之一,随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垃圾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品种愈来愈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空垃圾的产生情况、航空垃圾的处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将来航空垃圾的处理处置情况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航空电子设备腐蚀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腐蚀防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基础。根据航空电子设备的腐蚀失效问题、原防护体系类型及服役环境特点,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腐蚀因素,如外部介质侵入、内部液体泄漏、设备结构上的薄弱环节等,详细描述了各个因素对航空电子设备的腐蚀影响。由于使用环境恶劣等原因,腐蚀介质会从多个途径侵入到航空电子设备的内部并严重影响其性能。为改善新设计或服役中航空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必须从根源上隔断腐蚀源头,无论是减轻环境的影响,还是加强结构设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梁鹏  孙捷  杜蕴慧  卢力 《环境保护》2013,41(10):57-59
《中国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增强运输机场保障能力,加快运输机场建设。到2015年,我国运输机场将达230个,旅客运输量4.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900万吨。我国航空运输业已经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面对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从源头控制机场产生的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开展某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服役环境适应性研究,探究压气机叶片服役环境下的耐蚀性及腐蚀萌生周期.方法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开展压气机材料典型环境下标准三电极电化学试验,获取腐蚀电流.结合机场环境谱与当量折算法,利用计算得到的当量折算系数,对机场环境谱进行当量折算,编制模拟该型发动机后续服役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依据该环境谱,开展压气机叶片试件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结果 在模拟服役环境下的第8个当量腐蚀年限时,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开始出现局部点蚀.随着腐蚀年限的延长,腐蚀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在服役环境下,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满足6~8 a首翻期内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动车组关键板卡进行失效分析,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对动车组运用过程中的环境分析,确定影响板卡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温度与湿度应力.为缩短试验周期,设计恒温恒湿加速应力试验,快速暴露板卡及其元器件的薄弱环节.试验中受应力影响,板卡与元器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效.通过对失效部件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板卡的使用环境与分析方法提出建议.结果 动车组板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失效模式为电性能故障,由于密封不良,电感表面有纤毛和白色附着物,工作时温度过热导致漆包膜破损,从而使电感失效,焊点、PCB基材与三防漆未检测到失效老化.结论 电感、MOS管、电解电容等元器件受温湿度应力影响较大,且板卡的密封与使用环境也影响着板卡的使用寿命,日常使用应注重散热与密封.通过该项目研究为板卡失效预防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进展进行较全面的叙述,分析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可行性及影响因素,重点剖析厌氧设备的启动中厌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厌氧反应器运行中的欠平衡现象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健全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化学性爆燃的三要素,通过对航空供氧保障作业中导致燃爆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构建了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4类因素实施定量评价,确定各因素在导致燃爆事故中的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航空供氧保障作业燃爆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机场噪声预测是机场周围地区进行土地使用规划并确定机场新建或扩建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以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作为机场噪声评价量。本文针对以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作为机场噪声评价参数的不足,提出采用最大噪声级LMAX和航空噪声对不同人群组成的影响对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进行修正,并提出完善的机场噪声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根本目标所在,然而目前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难以应用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框架下的风险管理之中,主要表现为:既有环境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未能完全识别环境风险,在环境风险暴露环节中对受体的界定较为抽象,未能考虑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企业环境风险量化评估和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难以统一,强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而忽视日常管理.为适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当前环境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改进措施为:针对环境风险形成全过程设置指标体系、完善和补充管理因素指标、细分环境风险受体以及区分环境风险导致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通用航空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噪声影响问题。通过对目前通用机场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通用机场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存在现有技术导则及规范的针对性不强,机场噪声评价标准的适用性不强,评价等级和范围确定的合理性不足,且缺乏对噪声预测源强进行实测验证,噪声防治措施研究及有效性论证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积极制定适用性强的技术导则和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指导通用机场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带动机场范围内交通流量剧增,使机场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对乘客及附近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准确评估机场空气质量并提取主要影响因素亟不可待。文章通过确定机场范围,计算机场污染源小时排放清单,采用AERMOD模型计算污染物扩散浓度,通过机场空气质量评估模型将其转化为AAQI,得到机场空气质量评估结果。以此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法提取机场空气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主要影响因素与AAQI建立回归模型。最后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基于2016年机场空气质量评估结果,提取了机场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航空器小时架次、风速、温度和风向,并建立了回归模型,经验证,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高达95%。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对国内民航旅客运输的替代效应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国内民航客运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事后分析视角,从直达联系视角建立了国内高铁—民航运输的空间叠合网络,定量分析了高铁建设前后民航旅客运输的变化特征,并基于航空客流增速变化识别出高铁影响下的四种航段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14年全国277对高铁—民航运输重叠城市对的8年面板数据,以航空客流为因变量,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介入后对国内民航客运系统、北上广枢纽机场以及其他机场航线的替代效应。结论表明:(1)高速铁路对重叠网络的民航旅客运输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且高铁列车速度越快、城市间距离越短,替代效应越明显。(2)由于航班网络联系的多元化、旅客出行偏好选择以及对时间敏感性不同,枢纽机场航线较非枢纽机场航线受高铁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小。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其对航空客运的影响仍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