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万别用危言耸听的方式推广垃圾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几乎是一夜之间,上海市打响了一场垃圾分类"全民大战"。2019年7月1日生效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拒不整改,则个人最高可被罚款200元,企业单位最高可被罚款5万元。"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传成了段子,猝不及防的分类知识开始刷新所有人的认知。媒体也开始摇旗呐喊,宣传劝导人们快快加入这场全民垃圾大作战。大众媒体(包括自媒体)普及常识助力改革自然是好事,然而,有的媒体、环保组织和专家却开始担心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新增的30条罚则即将生效。重污染日企业拒不停产或限产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机动车违规排放最高罚3000元。此外,未来屡次违法处罚将"上不封顶"。不停产罚款高限由10万升至50万即将实施的大气条例规定,空气重污染日启动应急预案时,有关排污单位拒不执行市人民政府责令停产、限产决定的,北京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查封排  相似文献   

3.
绿色搜索     
《环境》2011,(1):60-61
今年起北京将首次设立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和生活垃圾“零废弃”贡献奖两个奖项。北京市政市容委近日下发《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奖励细则》,对在垃圾分类中做出贡献的对象实施物质奖励,奖励对象为区县政府、街道、乡镇、社区、村庄、社会单位和个人。细则规定,北京市每年评出生活垃圾分类街道、乡镇贡献奖60个,每个奖励1_5万元。评选出垃圾分类社区(居住小区)贡献奖100个,每个奖励1万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临汾市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事件中,第三方运维企业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被认定为违法,未受到行政处罚、资格处罚以及联合惩戒,也未被追究单位犯罪。长期来看,处罚个人不处罚单位、处罚办事人员不处罚领导、追究违约责任不追究法律责任,依然无法遏制第三方运维企业作假,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严惩重罚制度。建议完善以下规定,落实对运维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重罚:一是修改《环境保护法》,改变环境质量监测运维机构不属于"环境监测机构"、不需要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悖论;二是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0条,将本条立法解释针对重点排污单位的要求拓展至第三方运维企业,增加对干扰环境质量监测行为的行政处罚;三是修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去掉"弄虚作假""故意"等容易导致主观过错认定难、门槛高的用词;四是将环境质量监测违法纳入联合惩戒备忘录,强化惩戒措施;五是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时规定"从业禁止";六是作假严重的,适用行政处罚"双罚制";七是探索"按件计罚"。  相似文献   

5.
绿色简讯     
全国人大立法:污染空气最高罚款50万元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可处以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罚款。修正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把防止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放在首位,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它清洁能源。此外,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6条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即行政处罚罚款实行罚缴分离制度。作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在实际执法实践中,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根据环境保护执法罚款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区分行政性罚款与补偿性罚款,明确各自?..  相似文献   

7.
《河北环境保护》2007,(10):44-44
新《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已于9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规定的“按日累加”的处罚方式创全国先例。该市环保局长曹光辉为新《条例》实施前后企业的运行成本算了笔账。比如某企业超标排污,按以往的规定开出行政处罚通知书,罚款最高也不过10万元,并且对同一污染事件整改期限内只能罚款一次,所以有些企业打如意算盘,缴了10万元罚款后继续超标排污数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 ,维持洁净环境的“杀手锏”是重金罚款——随地吐痰者第一次罚60 0美元 ,随手扔垃圾者第一次罚 60 5美元 ,第二次则高达 1 2 0 0美元 ;甚至让不讲卫生 ,随手抛垃圾的人在电视上曝光 ,使他们难堪。新加坡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管理式 ,即禁止在检查卫生前一天  相似文献   

9.
数字     
《环境》2018,(11)
正247800元今年以来,东莞市清溪交警、公安、城管、国土、环保以及全镇各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高频率巡查、常态化监控"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严打严管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清溪城管分局共查处32宗乱倾倒行为,查扣车辆69辆,立案20宗,罚款247800元;环保分局检查企事业单位112家,查处4家危险废物未规范管理企业等。共清理非法倾倒的生活垃圾46595.87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4,(1)
正近日,《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其中沈阳最多,达3460万元。据介绍,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空气环境污染。根据《办法》规定,依据超标程度考核结果分为黄色和红色两种。二氧化硫、二氧化氨和可吸入  相似文献   

11.
钟文 《环境》2008,(4):18-21
这几天,佛山的小黄特别忙,虽然本身不从事环保工作,但他却在埋头钻研《水污染防治法》。他神秘地说,现在环保部门实行有奖举报,新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罚款上不封顶,如果他举报的企业被罚个几百万,按照环保部门的“罚多少奖多少”的办法,那他岂不是“横财到手”了。  相似文献   

12.
4月25号,国务院批转了一份文件,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针对“垃圾围城”问题提出了某些解决方案,方案之一就是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让制造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缴纳费用,缴纳多少,根据制造生活垃圾的数量、处理垃圾的成本和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定。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规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信用记录制度,依法将违反规定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生活垃圾的行为纳入诚信体系,按照规定予以惩戒。笔者认为,这是有效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14.
台湾﹁环保署﹂今年开始实施企事业单位废水管制计划,要求各企事业单位主动申报废水排放量、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等,随后又要求排放废水的企事业单位中请排放许可证。内容包括废水排放到地面、海洋及储留废水、稀释废水情况等。如果企事业单位未办理废水排放许可证,将被罚款6万台元;未报污染防治设施的单位将被罚款3万台元.两样都未办理的则被罚款9万台元。排放废水未申报最高罚款九万@伍小舟~~  相似文献   

15.
葡萄牙正在制订计划,拟对那些未分类放置纸张、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的人实施罚款处罚,以确保明年该国能够达到欧盟所规定的垃圾回收指标,其达标截止日期为2 0 0 5年。2 0 0 4年2月底,葡萄牙环境部长何塞·马丁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政府正在制订计划,让警察能够根据有关法规对违反回收利用有关规定者实施2 5~1 0 0欧元(约31~1 2 5美元)的罚款处罚。“我们就是要强制公民们将其垃圾分类,并将垃圾放置在正确的地方。我们的目的是经过所有人的努力,而不只是少数人的参与,使我们国家达到垃圾回收利用指标。”马丁斯对记者说葡萄牙推行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21,(10)
正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相似文献   

17.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创新规定了"按日计罚"的处罚方式,这是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规定的重大突破。本文分析"按日连续处罚"与"按日计罚"的区别,探究《条例》规定"按日计罚"的有关考虑。研究发现"按日计罚"对排污单位守法有更好的指引和震慑作用,使罚款金额与违法事实更加相关,同样能起到"按日连续处罚"的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2):10-10
商务部日前发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该办法已经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建设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同意,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违反办法中相关规定,最高可被处5000元罚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生活垃圾分类提出更高要求,已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此,北京市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环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如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罚款数额上不封顶;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