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液氯储罐泄漏为研究对象,运用ALOHA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泄漏后相同地点室外浓度均远高于室内浓度,室内气体的浓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浓度峰值的出现在时间上较室外有延迟。研究了液氯室外泄漏情况下影响室内气体浓度的各种因素。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室内气体的最高浓度不断增加,浓度下降的速率也增大。风速和地面粗糙度的增加均会降低室内气体的最高浓度。室内气体的最高浓度随温度的上升而有所增加,但影响并不显著。连续泄漏时,室内外浓度均低于瞬时泄漏时的浓度。连续泄漏时室内浓度上升到最高值时需要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对长沙市冬季某商场建筑室内餐饮区、化妆品区、鞋包区、服饰区和室外同步进行了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实测.分析了室内不同功能区、室外PM2.5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PM2.5质量浓度高于室内;室内餐饮区PM2.5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化妆品区和服装区,鞋包区最低;室内人为活动和室外污染共同影响着室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弱,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与PM2.5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RAD-7型测氡仪对焦作市室内氧浓度进行调查.焦作室内氡浓度范围为19.2~ 160.5 Bq/m3,平均浓度为62.94 Bq/m3.采用氡剂量学评价方法,得出焦作室内氡年平均有效剂量为1.98mSv,同时评估焦作市因接受室内氡辐射剂量引起的终生肺癌危险度为1.53 × 10-4.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室外空气质量条件,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新回风比例不变、新风量不变改变回风量、回风量不变改变新风量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室内PM_(2.5)质量浓度和CO2体积分数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新回风比例不变的系统,室内PM_(2.5)稳定质量浓度与室外PM_(2.5)质量浓度有关,而与回风量和额定回风量的比值R1无关;但室内PM_(2.5)质量浓度下降速度与R1有关。对于新风量不变改变回风量的系统,室内PM_(2.5)质量浓度主要受回风量影响。对于回风量不变改变新风量的系统,室外PM_(2.5)质量浓度和新风量是影响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0—12月严寒地区45个居住建筑室内空气PM_(2.5)、甲醛、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而新风系统运行必然会增加室内热(冷)负荷。为降低新风系统能耗,进行基于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热回收型新风系统研究,经计算该装置及控制方法对有效降低新风系统能耗及改善室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域,采集城区家庭室内一年四季的PM_(2.5)样品,对家庭室内PM_(2.5)的质量浓度水平和其中BDE-47污染特征、季节变化、灰霾天气的影响以及呼吸暴露水平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室内PM_(2.5)的质量浓度范围为42.0~180μg/m3,室内外空气中PM_(2.5)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相关性。家庭室内PM_(2.5)中BDE-47的质量浓度为0.28~12.1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3.24±3.08) pg/m3,与文献报道水平相近。家庭室内PM_(2.5)中BDE-47的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室内PM_(2.5)中BDE-47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 0.05),春季和秋季的质量浓度水平相近但显著高于夏季(p 0.05)。灰霾天家庭室内PM_(2.5)中BDE-47的质量浓度略高于非灰霾天,但差异并不显著(p 0.05)。呼吸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儿童和成人对家庭室内PM_(2.5)中BDE-47的呼吸摄入量分别为2.81~6.05 pg/(kg·d)和1.55~3.33 pg/(kg·d); BDE-47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分别为4.21×10~(-4)~9.08×10~(-4)和2.32×10~(-4)~5.00×10~(-4),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可接受的癌症风险1.0×10~(-4),表明居民暴露室内PM_(2.5)中BDE-47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7.
有毒气体泄漏时,疏散和就地避难都是保护人员安全的有效行动。当疏散行动无效时,此时可考虑进行就地避难,应急决策者必须准确认识就地避难的可靠性。文中模拟分析了渗透吸附作用、换气次数、避难室空间体积、有效吸附面积对避难室内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吸附作用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室内浓度,且强度越大浓度越低;换气次数越小,浓度越低;避难室空间越大,浓度越低,但影响不明显;吸附面积与空间体积之比越大,浓度下降越明显;毒负荷指数越大,规定暴露时间内避难室内毒负荷上升越缓慢。最后确定了特定场景下避难室最佳换气次数。  相似文献   

8.
对于地板送风系统,空气从架空地板下直接送入人员呼吸区,送风气流卷吸地板附近颗粒物对室内颗粒污染物浓度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气流速度对颗粒浓度的影响特性,建立了模拟空气流动和颗粒运动轨迹的模型,并且在4种不同气流速度下在一间全尺寸小室内进行试验,测试了不同粒径颗粒浓度的衰减.试验结果表明,随送风气流速度增大,室内较大颗粒浓度衰减比较小颗粒更快;另一方面,计算结果也表明,气流速度对不同尺寸颗粒的分布影响不同,特别是大于3 μm的颗粒随着气流速度增加,其悬浮寿命衰减比1μm以下的颗粒显著得多.计算与试验结果的趋势非常一致.结果对室内颗粒污染物的治理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室内装修用到的各种板材中往往含有大量甲醛,甲醛的释放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当室内甲醛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时,这一损害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做一个定量的预测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存在形式和扩散模式,按照质量平衡关系,结合国内一些学者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提出的模型,建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模拟室内甲醛释放的实际情况,对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预测,给出关于室内空气质量安全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期燃烧液化气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有诱发心脏病的危险。 在燃烧液化气的室内空气中,平均一氧化碳浓度为18%,而经常在燃烧液化气的室内居住者的呼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可达10~30%。液化气燃烧时,如果室内氧气不足,液化气得不到充分燃烧,会导致较多的一氧化碳散入室内。由于吸入的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致使血液携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分析地板送风系统停机后影响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因素,建立颗粒物浓度的沉降模型并求出分析解,得出颗粒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颗粒物浓度的沉降模型计算颗粒物的沉降损失率和沉降速度.结果表明,当室内颗粒物的粒径大于1 μm时,其沉降损失率与粒径呈线性正相关; 粒径小于1 μm时,其沉降损失率和衰减率低于前者,但沉降稳定后的颗粒物浓度远大于前者.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大粒径颗粒物的沉降主要由重力决定而小粒径的由布朗扩散力决定.  相似文献   

12.
探究室内气体燃料泄漏后的扩散特性及危害范围的影响,采用CFD软件FLUENT对室内丙烷连续泄漏扩散浓度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丙烷的浓度场分布和爆炸浓度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平射流运动和重力对气体的扩散有显著的影响;墙壁对气体的扩散有阻碍作用,在近壁面处形成高浓度区域;爆炸危险区随泄漏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3.
从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角度来看,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每天有大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另外,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数小时,由于室内空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调查,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地基及周围土壤、燃煤。燃气、室内装修材料、地热水、家用电器等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及其氧子体等。放射性氧及其子体普遍存在于室内外大气中。一般室内氛浓度比室外浓度高2-3倍,其浓度随地理、季节、天气(温度…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健康风险,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通风工况对学生宿舍室内苯污染的影响,讨论了室内苯浓度、气流速度矢量与空气龄分布。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对于室内苯污染的去除效果明显,进出风口的位置与大小会影响室内气流分布,良好的气流组织更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及时排出;出风口对于室内污染物的排出影响较大,增大出风口的面积有利于苯的排出,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室内苯污染;进风口对室内空气龄影响明显,增大进风口面积能有效提高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有利于室内苯污染的稀释,提高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5.
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利用RAD7测氡仪对西安市室内外氡浓度进行监测,考察了室内外氡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因素与通风条件对氡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内氡浓度日变化范围在40~100 Bq/m~3,呈现夜高昼低的分布特点,且与温湿度分别呈负、正相关关系。自然通风3 h氡浓度可降至室外水平。不同气流形式下,室内氡浓度均随换气率增大而减小,且均在换气率为2次/h的情况下降至室外水平,下降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侧送顶排、侧送底排、侧送侧排。室外氡浓度日变化范围在3~33 Bq/m~3。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清洁天与霾天时,氡浓度日变化仍为夜高昼低,清洁天变化范围较霾天更为明显;雨天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天气下,室外氡浓度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霾天、清洁天、雨天。加强室内通风、选取合适的气流组织形式,以及保持空气清洁可作为室内外降氡防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选择73套装修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11套毛坯房为对照,利用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新装修居室空气超标率为61.4%,家具中甲醛平均质量浓度(0.760mg/m3)显著高于空气中质量浓度(0.102 mg/m3);随着装修后时间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和超标率不断下降,尤其是3个月后非常明显;在装修完工后1周内,复杂装修空气中甲醛超标率达100%,比简单装修高出近20个百分点;甲醛浓度随室内温度、湿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新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相当严重,家具是其主要污染源之一,影响室内甲醛含量的因素主要是装修材料的质量、用量、装修时间和室内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甲醛扩散,可以有效地减轻居室内甲醛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籽研究外界气象条件对在高海氧地区运行的列车空调新风需求量的影响,以青藏铁路沿线实际气参数和环境为基础,依据室内CO2质量浓度平衡原理,计算弥散供氧方式下列车在不同地区的空调新风量调节值.结果表明,与选取固定室外量温度(40℃)相比,选取极端最高温度时的新风量药约率最大值达5.37%.综合考虑高原列车车内正常人体生环所需氧浓度和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要求,提出了一种即能控制氧浓度又能保证室内良好的浓度不超标的确定空调新风量的新思路.本研究对青藏铁路列车空调系统的技术改进和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毒气泄漏生产安全事故中就地避难策略的选择缺乏依据的问题,基于毒气扩散理论、建筑气密性分级模型及毒物浓度伤害准则,评析位于毒气泄漏源不同距离处不同气密性建筑作为“就地避难场所”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事故中,室外毒气浓度短时间内达到峰值后迅速回落,而室内毒气浓度达到峰值后回落缓慢;室内毒气浓度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受气密性影响小,但其降速随气密性等级的增大而明显放缓。最后,研究提出距泄漏源不同距离处就地避难建筑应达到的气密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C02为对象,对室内空间气体连续泄漏扩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室内CO2气体泄漏扩散的均一质量浓度模型、两厢质量浓度模型和室内半球质量浓度模型进行研究.将理论模型计算值与不同位置测量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3种质量农度模型均表示区域质量浓度的变化,理论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均有些偏差;远离泄漏源处,偏差较小.室内空间不同位置3个模型预测值相对大小会发生变化.对于泄漏源附近及低于泄漏源处,3种质量浓度模型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对于高于泄漏源的位置,模型预测结果较好,然而质量浓度均出现振荡不稳定的现象.由于重力沉降作用,下部空间气体质量浓度较大,上部空间气体质量浓度较小.泄漏刚开始阶段,远离泄漏源处,试验测试值与理论模型值相比有一个廷滞期,理论预测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吸附与脱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室内毒物浓度的计算方法,利用剂量响应模型进行中毒定量评估.分别对纯净物、混合物的中毒定量评估方法进行阐述,并举例计算分析各种情况下概率变量达到半数致死的时间.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室内车间毒性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