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来如山倒”这句话用在冠心病患者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冠心病可防可治,关键是将预防前移。”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在7月29日召开的第19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媒体沟通会上强调。他还为广大患者总结出了一个“心脏健康密码”——140-6-543-0-268。  相似文献   

2.
近半个世纪以来,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但一般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一结论明确指出了过度劳累对人体的危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太累、太疲劳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了.心理疲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3.
郁琦 《劳动保护》2012,(3):112-113
在女性体内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叫作雌激素,也称荷尔蒙.雌激素可以保护女性少受疾病的困扰.拿冠心病来说,45岁之前的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极低,仅7‰,即100个人中不到1个.而同龄男性的发病率高达48‰,两者相差近7倍.而且雌激素不单与冠心病有关,还可以防止女性众多疾病,比如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在40岁以后发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5:1。尤其是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者,冠心病患病率高。这是由于人体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的内腔缩小,供给心肌的血流相对不足,出现胸闷和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事物安全演化过程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状态的演化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的安全演化过程符合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即服从"安全流变-突变"规律.基于事物"安全流变-突变"规律,建立理论模型,并分析和描述事物的安全演化过程.事物"安全流变-突变"规律的研究为揭示事物的安全本质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安全性评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鉴于目前我国高等级道路事故多点(段)通常是车辆实际行驶车速远高于"设计车速"的道路路段这一共同特征,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评估道路路段的交通安全性时应引入"道路认知安全性"这一新评价指标,并从人-车-路-环境系统安全考量,对道路的"设计安全性"和"认知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认知安全性指标与道路实际安全水平的定性关系,阐述了道路的认知安全性评价模式在贯彻"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新理念以及在科学分析道路事故多发点成因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实施道路认知安全性评价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安:要牢记"家"中有妻"女",保护自己安全是对全家人负责. 全:生产要以安全为"首",安全要以"人"为本. 管:安全管理人员不能有半点"官"僚主义思想,要切实将-兵-"卒"的安全放在心上. 理:安全管理工作要表"里"如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相似文献   

8.
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总是在由人、机器设备、作业及环境条件等要素条件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体,即所谓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的.在这一系统中,人是劳动的主体,是系统构成的主导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人在作业中会产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常有所谓"不注意安全"的行为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重大操作失误,从而导致人-机-环境系统发生故障或酿成重大事故.显然,"不注意现象"与事故预防关系密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它列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对这一现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凌水 《劳动保护》2007,(12):73-73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病。有的病明显,有的长期潜伏在身体之中,我们管它叫"隐患点"或不安全隐患。比如,人患有血栓、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心脏病等等,这些不利于健康的"隐患点"是通过检查才发现的。如果不抓紧治疗,久而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处作业"人-机-环境-管理"复杂系统分析,建立生产人员素质因素、生产设备因素、环境条件因素、安全管理因素等4个大类和23个小类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处坠落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集.给出了评价实例,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潜水可治癌症 日本科学家经过多年反复试验表明,在潜水深300米的条件下,人机体的需氧量明显减少.癌细胞增殖时需吸收大量的氧,而在潜水的过程中,癌细胞因缺氧自动停止增殖.所以,利用某些潜水设备,使癌症患者潜入30-31个大气压的水中环境,并且坚持一定的时间,对癌症有可能做到"不用药而愈".  相似文献   

12.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三者安全性的主要机理及其对整个人-机-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同时分别建立了三者的安全性数学模型,最后以这些模型为依据,以济钢集团的一个生产车间的现场所测数据为基础,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生产现场的安全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环境中重金属Pb2+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制备了高特异性抗铅单克隆抗体.选择CHX- A"- DTPA(p- SCN- Bz-CHXDTPA)作为双功能鳌合剂,偶联载体蛋白和pb2+,制备完全抗原Pb - CHX -A"- DTPA - KLH.用ICP- AES对此完全抗原Pb2+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其结果为38.02 mg/mL.以此抗原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抗血清,其效价为1:81 920以上,并且含Pb2+抗原(Pb-CHX -A"- DTPA - BSA)检测OD值远大于无Pb2+抗原(CHX - A"- DTPA - BSA).经过细胞融合、杂交瘤筛选以及克隆化等步骤,建立了分泌重金属Pb2+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1D4.与其他7种金属离子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抗体是特异性针对Pb2+的.最后用小鼠体内诱生法生产抗Pb2+腹水型单抗,其效价为1:409 600.  相似文献   

14.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标准GB 17427-1998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作者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的研究结果,讨论了AFFF国家标准GB 17427-1998的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对GB 17427-1998中的AFFF定义、"扩散系数"和“扩散能力"、老化试验、pH值与泡沫水溶液的腐蚀性以及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测定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建议修改 AFFF的定义、"扩散系数"和"扩散能力"等术语.将铺展系数的测定改为测定能迅速铺展的泡沫水溶液在油面的铺展量.建议修改老化试验及泡沫水溶液腐蚀性的判断标准,用更准确的方法测定泡沫液的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希望本文的一些讨论能对我国AFFF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步入"抑郁症时代" "抑郁症"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沉重又不愿意面对的名称!但它已被视为继癌症、艾滋病之后的"世纪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它位列世界150种常见疾病的第4名,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全世界有3.4亿抑郁症患者,更有约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选择了自杀死亡.有专家痛心疾首地宣告:我们正处于一个"抑郁症时代".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对分析的尾矿库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好地对尾矿库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尾矿库的特点建立了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集对分析理论用于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并通过实例证明该理论适合于尾矿库的安全评价.集对分析中差异度I取1和-1.研究表明,当I=1时,指标体系中所有处于"一般安全"状态的指标项经过整改后能处于"安全"状态,此时联系度μ=0.736,尾矿库处于"安全"状态; 当I=-1时,指标体系中所有处于"一般安全"状态的指标项,在安全管理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全部转为"不安全"状态,此时μ=0.114,尾矿库处于"不安全"状态.I的不同取值可反映尾矿库的具体安全状态,同时也反映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水平,并充分体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为尾矿库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防》2014,(9):103-104
正智能录像检索,告别"人海战术"产品名称:智能型网络存储一体机产品型号:FNVR-2016-64L36D/64L64D-I公司全称: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网址:www.sinonet.net.cn公司电话:010-58286 000传真:010-5828 6111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地锦路7号院5号楼楼邮编:100095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2001-2007年北京城市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7年北京市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其上要影响因素为较大水资源压力和亟须改善的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丁大鹏  吴芳谷  刘骥  陈虹桥  胡玢  刘青  汪彤 《安全》2002,23(6):8-10
对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工程进行了主要危险源辨识及评价.采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924-01-01<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中有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分类分级评价技术研究"和"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研究"评价方法,对主要物料、设备及工业建筑物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价,通过对评价方法的探讨,并依据有关标准,提出控制对策与措施,为企业科学、安全的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回顾工业化进程几个重要阶段的基础上,阐述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起步到1979年达到初级阶段的历程;论述了1979-2009年我国从农业经济大国向工业经济大国的转变,完成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过渡.重点分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3个重要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态势:第1个阶段为1979-1990年,是"工业复兴、事故上升"阶段;第2个阶段为1991-2000年,是"经济快速发展,事故居高不下"阶段;第3个阶段为2001-2009年,是"进入法制轨道,事故稳中有降"阶段.最后提出建议,如加强安全法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及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10]23号文件提出的9个方面32项工作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