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站台门能够提高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的安全系数和整体运营效率,但是与站台门设置有关的安全事故仍旧偶有发生,并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站台门设置于站台边缘靠近轨行区,大部分的安全事故均发生在站台门轨旁。本文针对轨道交通站台门轨旁安全事故,结合实例对站台门轨旁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站台门轨旁安全设计措施。该设计措施可最大程度降低站台门轨旁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站台门系统的安全性。建议这些安全设计措施作为标准配置运用到站台门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疲劳对驾驶人状态的影响,综合分析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人的疲劳研究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人机共驾模式下驾驶疲劳的研究成果,探索未来发展方向。首先,通过文献检索与关联性分析,明确人机共驾过程中疲劳累积研究现状;然后,从手动驾驶和人机共驾下的驾驶疲劳致因分析、驾驶时长和非驾驶相关任务对疲劳的影响、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疲劳对驾驶行为的影响3个维度,讨论分析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人疲劳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人机共驾模式导致驾驶人被动疲劳增加,接管绩效受损,弹性设置非驾驶相关任务与自动驾驶时间可有效缓解被动疲劳;人机共驾过程中驾驶疲劳的演化规律与检测模型尚不明确,结合人机共驾场景特征探索驾驶人疲劳调控策略是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为监测地铁自动驾驶系统驾驶模式下驾驶员驾驶疲劳状态,以S地铁公司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驾驶员疲劳主、客观监测研究。主观监测应用《自觉症状调查表》调查并统计分析地铁驾驶员的驾驶主观疲劳感受;客观监测应用Eegosports 64通道无线脑电肌电系统测量地铁驾驶员在各班次、各时间段的脑电(EEG)信号,并结合Matlab工具箱中的EEGLAB分析各班次驾驶员EEG中δ波的频谱图。结果表明:驾驶员驾驶疲劳总体的平均得分为1.8分,即驾驶疲劳有些明显,且晚班和夜班驾驶疲劳比白班的大,从主客观2方面说明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相似文献   

4.
地铁站台发生火灾时,屏蔽门的开关模式对站台火灾烟气流动的影响至关重要。运用FDS软件对某地铁站台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端门开闭模式下火灾烟气的温度、扩散区域、沉降高度、在楼扶梯开口处的流速及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等特征参数,并对屏蔽门火灾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端门开启模式下,在站台两端区域及楼扶梯开口处火灾烟气均沉降至危险高度,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端门开启模式使烟气加速向站台两端纵向流动,但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烟气在站台两端区域加速混合与沉降,地铁工程不宜采用此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地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检测技术是通过热烟测试方法对地铁防灾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测,检测地铁车站站台、站厅以及区间隧道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站台门系统、事故照明、事故广播、疏散指示、闸机、扶梯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判定防灾系统在火灾事故情况下确保乘客安全疏散的安全性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第一代地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研发形成新一代地铁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和装置。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并采集各项指标参数,能准确对防灾系统防灾能力进行定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负责实施的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一期设备系统总承包工程,线路全长33.42 km,工程范围包括110 k V主变电所及外线路、供电设备、供电线路、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站台门、自动售检票、人防门、电扶梯、车场设备、工程车辆、综合接地等主要专业系统集成、安装、综合调试及相关配合、接口工作。该工程基本包含了站后所有电气专业设备,由于前期工程滞后,  相似文献   

7.
近日,北京市新的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要求》开始公开征集意见。这项新的地方标准的内容包括在轨道交通车站的出人口、站台层、没有屏蔽门的站台轨道两侧乘客等候区域、车站内的公共通道等处强制要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车站出入口、站厅层、站台层推荐设置人脸图像采集系统;检票口、  相似文献   

8.
区别常规提升式过山车,往复式过山车通过往复运动获得最大运行速度,因此过山车会以较高速度反复通过站台位置,站台安全门系统的安全防护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参照游乐设施安全相关系统安全完整性评价方法,以往复式过山车站台安全门系统为例,从安全相关系统辨识、安全功能风险评价、安全控制回路设计、安全功能SIL评价4个步骤对站台安全门安全相关电气控制系统进行SIL评价,通过元器件选型计算、安全功能试验2个步骤确认逻辑控制回路PL等级,全过程开展了安全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价工作。提高了往复式过山车站台安全门系统的安全等级,降低了站台操作人员与乘客的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9.
全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辆火灾场景是影响列车全自动运行安全最大的场景之一,因此制定合理的火灾调度安全控制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地铁全自动驾驶中车辆火灾场景为研究对象,将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用于构建调度安全影响因子模型。与传统的地铁安全模型不同,该模型以全自动驾驶场景为标准形成影响因子库。通过德菲尔法相关思想的专家评分法确定各子系统权重比,利用Vensim-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动态预测,对比不同的安全投入方案及调度人员配置比方案,优选出最有效的火灾调度安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是时候认真探讨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了。"5月9日,在英特尔投资全球峰会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Mobileye公司CEO Amnon.Shashua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认为没有标准化的安全模型,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大规模生产。汽车厂商、技术公司、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方应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验证框架做出有意义的讨论了。"自动驾驶技术陷入信任危机摩根斯坦利曾预计,自动驾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分散、时效性差、参建单位协同工作能力弱以及安全预警数据支持差等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与信访管理平台”,并开发集成“广州地铁视频监控系统”与“广州地铁门禁管控系统”,以求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工程的应用表明,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预警预报,并可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故障树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人员安全为出发点,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重庆市轻轨2号线临江门车站进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计算,判断轻轨临江门车站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能否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结合轨道交通现状给出相应对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保障与认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系统必须在其投入运行之前进行安全认证,只有取得相应的安全授权才能投入运行。结合CENELEC国际标准和我国应用实践,提出以安全验证和确认为基础的安全保障与认证方法,将安全验证和确认的方法贯穿于系统研制开发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阶段,监控系统研制开发的每一个活动,评审系统研制开发的每一个文档,保证相关文档之间的追溯性,针对系统的所有需求进行完备性和充分性测试,才能够确保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能安全、可靠地投入使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其运行安全和效率2,010年底采用安全验证和确认的方法成功地将LCF-300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于北京轨道交通亦庄线和昌平线,并顺利通过英国劳氏公司的第三方安全认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取消轨顶风口对地铁地下车站火灾防排烟的影响,采用CFD方法,针对全封闭站台门系统和全高站台门系统2种典型地铁车站,模拟车站公共区火灾和车站列车火灾发生时,有无轨顶风口对车站内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车站公共区火灾,无论是全封闭站台门还是全高站台门系统,取消轨顶排烟口对公共区烟气温度、可见度、CO浓度等影响较低;但针对车站列车火灾,取消轨顶排烟口对公共区烟气温度、可见度、CO浓度均具有较大影响,排烟效果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影响青藏铁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 ,基于青藏铁路“快速通过高原 ,减少站点布局 ,减少定员 ,减少劳动强度”的原则 ,提出了建设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并根据青藏铁路站点分布和自然条件情况 ,提出了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利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及环境因素信息 ,并应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将各种安全信息传送至调度中心和维修部门 ,实现行车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16.
In Japan, especially in the Tokyo area, railway platforms are increasingly crowded with passengers during commuter rush hours for many reasons.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for railway compani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passengers being exposed to accidents. We built safety fences with automatic doors on the platform of Meguro Station, one of the stations of the Yamanote commuter line in Tokyo,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afety fences are useful for preventing passengers from falling off the crowded platforms onto the tracks and being hit by moving trains during commuter rush hours. As a result of our investigations, we found that the safety fences with automatic doors do not hinder the flow of the passengers, and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fences are a useful way of reducing the risk of accidents to passengers.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城市轨道工程建设高峰期,安全事故频发。为预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安全评价工作逐步受到重视。笔者依据现行安全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评价、试运营前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及运营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评价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笔者阐述了建立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提出需先期建立综合调度指挥中心 ;而后 ,重点介绍了作为该中心基本组成部分的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构成情况 ;进而对监测子系统的设计进行初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可以增强事故处理实时性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事故损失 ,从而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也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水平的一个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信号系统作为保证列车安全、正点、快捷、舒适、高密度不间断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应用,原有的安全保障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安全要求。为了使相关研究人员了解和应用国外信号系统的安全技术方法,笔者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信号系统安全技术和专业术语的历史演变,对于一些重要的术语进行了比较和解释;从国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安全标准来看,在系统开发之前需要进行系统的前期安全评估,对于潜在的危险和故障进行分析和记录,作为研发过程中主要解决的安全问题;关于安全技术和意识问题应当贯穿于信号系统设计、开发、生产、装备、维护过程中,而不是等到系统研发出来之后再考虑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层门机械强度是电梯层门的一项重要特性,层门机械强度不足时门扇受力后容易产生较大变形甚至脱落,造成人员坠落井道的伤亡事故。本文对国内外电梯标准t层门机械强度要求条文进行了解析,基于国家标准中层门机械强度的规定,通过试验方法进行测试验证,指出国家现有标准中关于层门机械强度要求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的提高电梯层门机械强度的措施和方法,以期提升我国在用电梯层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