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飞机运行过程的安全管理,降低飞机起降偏冲出跑道事件发生的概率,利用事故树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对飞机偏冲出跑道事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首先,建立事故树模型,对飞机起降冲偏出跑道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总结导致飞机起降偏冲出跑道的基本事件,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指出基本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结构重要度影响,同时计算飞机起降冲偏出跑道事故树模型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顶事件发生的条件和为避免顶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对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赋值,计算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顶事件发生概率,指出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其次,为了便于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明确工作的重点,结合贝叶斯网络计算中间事件的条件概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中毒窒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给出了预防中毒窒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叶 《安全》2009,30(11):5-8
文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建立事故树并对事故树进行分析,求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定性探讨了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发展模式,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于飞机雷击的风险,运用事故树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飞机雷击事件事故树模型,综合考虑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通过建立飞机雷击事件事故树模型,阐述引起飞机雷击的主要原因,同时得到最小割集、最小径集,运用公式计算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当飞机雷击事件发生后,根据组成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找出造成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运用最小割集方法来制定预防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方案。同理,根据最小径集中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雷击事件不会发生来制定预防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方案。根据结构重要度的排序,找出预防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关键途径,提出了预防的方案,方案可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手册或者检查单。飞机雷击事件树模型系统直观地展示了引起飞机雷击事件发生的各基本事件的逻辑关系,为降低飞机雷击事件的发生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任务的实施,以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发生地点、原因等方面进行事故情景分类,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进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并以此提出针对性重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高处作业时踏破石棉瓦坠落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采取事故树分析法.在建立踏破石棉瓦坠落事故树的基础上,对事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的排序.结果表明,高空作业且地面状况不好、未使用安全带、脚下滑动踏空和身体失去平衡是导致该事故的4个主要原因.因此,应从这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永  马璞  宋文华 《安全》2009,30(8):13-16
本文简要介绍了事故树分析法和对偶成功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对偶成功树分析法以某涂料生产企业车间可燃液体蒸气火灾爆炸事故为例,将建立的涂料生产企业车间可燃液体蒸气火灾爆炸事故树转化为对偶成功树,求得对偶成功树的最小径集,通过对最小径集中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的比较,确定了结构重要度最高的基本事件。结合该企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确保车间可燃液体蒸气火灾爆炸事故不发生的火灾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聚合釜爆炸事故树模糊数学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聚合釜爆炸事故概率时,针对传统事故树分析中对不精确事件不能够得到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L-R型模糊数,采用正态型隶属函数,将事故树和模糊理论有机结合,解决了以往事故树无法解决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值的问题.在事故树及模糊算子的基础上,得出顶事件模糊概率可能性分布,对聚合釜爆炸事故进行分析,使得事故树分析的范围得以扩展和延伸.利用结构重要度系数近似值法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确立了影响系统的最主要因素,为系统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事故树分析法在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辉  史俊伟  刘慧慧 《安全》2011,32(12):8-10,13
通过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找出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28个基本事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布尔代数法,得出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154个、最小径集4个。通过对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的求解,确定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从而明确事故发生的危险(安全)程度,掌握了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组合关系及其重要程度;提出了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电梯轿厢意外移动(UCM)伤害事故造成的风险,以安全系统工程的事故树分析(FTA)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电梯轿厢意外移动(UCM)发生伤害风险为顶上事件的事故树模型。以最少数量的最小径集为分析对象,确定了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系数。以此对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进行了定性分析与近似计算,从而得到了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的排序。对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乘客盲目自救扒开轿门、乘客正常使用时意外进入层轿门间的危险区域、救援时乘客自身失误、应急作业人员操作失误等,是导致顶上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该类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空中交通网络越来越复杂,航路交叉点附近的冲突日益增多,调配冲突时需令航空器改变高度层,这却会导致航路容量损失。计算了航空器改变高度层时对其他高度层造成的容量损失系数,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容量损失为目标建立模型,设计了启发式算法,以航路交叉点附近的4架有冲突的航空器为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根据航路各高度层实时飞行流密集情况,求出使航路总容量损失系数达到最小的航空器避让方案,从而减少航路上的容量损失,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空中交通管理风险对航空器适航试飞活动不安全事件的影响,首先,依据航空器试飞科目绘制相应飞行剖面;其次,基于试飞活动飞行剖面,分析管制单位试飞保障流程,提取管制运行风险对试飞活动的影响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将事件和逻辑关系映射至贝叶斯网络(BN),依据国内外民航空管不安全事件分类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3.
同时仪表进近模式可有效提高平行跑道的容量,但发生特情时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在特殊情况下基于同时仪表进近模式的航空器碰撞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与首都机场进近管制员沟通,总结了4种可能会发生的特情,其次,建立基于位置误差概率的同时仪表进近模式下的航空器在特殊情况下的碰撞风险模型,模型最关键的位置误差和速度参数根据采集的实际运行航空器航迹的ADS-B数据得到,其他参数为国际民航推荐值或本地区一线管制员的经验值,然后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出发生特情时每个时刻的碰撞风险,从而得出整个过程碰撞风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Maintaining the situational awareness of control room operators on offshore installa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timely diagnosis of conditions and making appropriate decision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dealing with events and incidents. Recent initiatives aimed at reducing operators’ exposure to the hazards of working on offshore installations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upon situational awareness within the control room environ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mitigation of the negative impact through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either by improving the general level of situational awareness or by specifically targeting the areas affected by these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我国目前飞行流量日渐增加、空域紧张等情况,提出了一种系统评估航空器雷达间隔的新方法。首先,介绍了雷达间隔研究所使用的基准系统比较法,给出了分析方法和评估流程;其次,在综合考虑影响飞行安全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近距离危险接近概率(CAP)模型和基准系统比较法,建立了航空器间的雷达间隔评估模型,可对航空器飞行安全进行量化分析评估;最后,利用统计学知识和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不同精度的雷达与雷达安全间隔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空中交通流量和航空器的运行效率;2)对于普通二次雷达,N-N模型更能反映雷达角度误差的分布情况;3)当雷达间隔为5 n mile时,危险进近概率为1.382 1×10-11,用精度更低(雷达角度误差为0.138 13)的雷达替换时,为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雷达间隔应增大到5.3 n mile;4)使用高精度雷达进行管制指挥和监控,可提高飞行流量,缓解航班延误,提升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解决机场拥挤和延误的问题。为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研究其水平碰撞风险,基于导航设备测量误差和速度偏差,建立配对进近前后两机的实际侧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基于速度、时间的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给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计算,给出了随相关参数变化水平碰撞风险变化的曲线图,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起飞阶段冲偏出跑道事故预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中国民航1990—2007年期间飞机在起飞阶段发生的冲出/偏出跑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原因有:飞行程序的遗漏和检查单的不落实、中断起飞决策的正确性和程序的熟练性、飞行程序的偏离和飞行前的准备不足等。以调查问卷形式就起飞滑跑阶段发生轮胎爆破的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发现:占中断起飞首要原因的轮胎爆破,在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笔者调查及研究结论是,起飞阶段冲出/偏差跑道基本上都是由于机组的原因造成的;为了减少和预防起飞阶段冲偏出跑道事故的发生,航空公司应增加起飞性能、中断起飞的决策、中断起飞的风险等理论培训,在模拟机的训练中增加起飞滑跑阶段轮胎爆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机组行为、时间余量与飞行安全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机组行为、时间余量与飞行安全间的关系,为航空公司的机组训练和避免飞行事故及飞行事故征候的发生提供帮助。利用1996—2000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下发的“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统计的通知”中的资料,找出因机组行为错误导致的、与解决问题的时间余量关系密切的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案例。与飞行专家进行研讨和分析,探求飞行事故及其征候的发生与机组行为和时间余量间的关系。找出了因机组行为错误导致的、与解决问题的时间余量关系密切的飞行事故11起和飞行事故征候133起。其中因机组疏于监控飞机设备和状况、未发现问题存在或未明确所发生的问题的性质而无作为,使得解决问题的时间余量为零或接近零,从而无时间解决出现的问题,导致飞行事故3起和飞行事故征候96起;因机组发现问题存在并在明确所发生的问题的性质后,在一定时间余量内未能突破思维惯性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未能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导致飞行事故8起和飞行事故征候37起。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的发生与机组行为和时间余量的关系是,机组行为可以决定时间余量剩余的多少,时间余量的多少反过来决定机组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当前的问题才能避免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空中危险接近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空中危险接近影响因素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回馈效应,建立了空中危险接近发生机理的动态模型,包括管制服务、人力资源和安全三大子系统,利用Vensim软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可预测不同场景下空中危险接近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乐观场景时,2005—2015年空中危险接近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2015年之后保持不变,这表明在国内航班量稳步增长时,空中危险接近事件的数量不变,事故率越来越低;悲观场景时,空中危险接近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21年之前缓慢增长,这表明虽然设备故障率和管制员的防撞培训频率不高,但缩短TCAS(Traffic Alert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空中交通预警和防撞系统)反应时间能在短期内明显提高管制员的专注程度,从而延缓空中不安全事件的数量增长,但随着2021年后指挥架次的增加,反应时间越短,空中危险接近事件会越多。  相似文献   

20.
碰撞风险是空域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军民航的安全飞行,通过对民航Event模型碰撞风险的研究,构建了军航训练空域与民航航路的碰撞风险模型;根据军航飞机的飞行特点,建立了军航飞机侧向位置偏差概率模型;结合民航飞机的横向位置偏差概率模型重新计算Event模型中的碰撞盒穿越间隔片频率(GERh);选取某一战术动作对军民侧向碰撞风险进行仿真,确定其安全间隔;通过对飞行过程中各个关键点碰撞风险的研究,对空域的使用提出建议,并验证了理论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当前10 km的安全间隔标准并不能符合规定的安全目标等级,至少需要再增加7 km的安全间隔才能使整个飞行过程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