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改进渗流理论,用于对多式联运网络的风险规律进行探究.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渗流理论进行改进,使此理论可应用于运输网络的风险问题探究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以中国某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考虑在不同的攻击特征和负载偏好下对多式联运网络中的风险规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攻击规模和强度增大,多式联运网络的风险传播越来越快、越来越广;负载偏好的存在使得网络在遭遇故障时风险传播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3.
安全信息的深入分析是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基础。为深入挖掘民航安全信息的价值,分析不安全事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预测事件可能引发的后果及可能性,以2011—2015年民航安全信息网收集的390起重着陆事件为样本,结合事件链因果关系分析,运用知识地图分析法,按照事件发展演化过程建立样本信息中包含知识信息及其因果关系、各事件链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后果事件演化的可能性的重着陆事件知识地图。结果表明,该知识地图能够获取重着陆事件在时间、地点、机型、运行阶段、原因、后果及可能的预防及管控重点,可以实现一起或多起重着陆事件信息的知识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预判引发严重后果事件的可能性,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展状况,并据此制定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在民航不安全事件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引入离散灰色预测和弱化缓冲算子理论,基于中国民航2004—2013年不安全事件数据建立了弱化缓冲算子修正的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通过中国民航2014—2015年不安全事件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弱化缓冲算子修正的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和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其中2阶平均弱化缓冲算子修正的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采用该模型对2016—2020年我国民航不安全事件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14 095、14 910、15 773、16 685、17 650。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本详细讨论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与特征,深刻揭示出交通安全意识缺乏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部分发达国家以及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建立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的构想,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识别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从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模型和Word2Vec模型的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危险源识别模型。首先,构建危险源标签分类表,选取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与Wiki中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得出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主题概率分布与词概率分布,最后利用Wiki中文数据库训练Word2Vec模型得到词向量,进而计算文档主题与不同危险源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得出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危险源分类。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准率为77.7%、召回率为86.8%、F为82.0%,能够有效识别各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危险源。  相似文献   

7.
为防控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传播动力学方法,在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易染-潜伏-传播-管控-免疫(SEIMR)传播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演化不同状态下矿工人群之间的动态转化关系,模拟转化率对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EIM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恶化率、改善率、醒悟率及遗忘率等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改善率和醒悟率可以抑制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提高恶化率和遗忘率可以促进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因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可通过调节控制这些因素来预测和干预不安全行为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9.
10.
为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基于传播理论、相关文献及调研结果,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来自河南、陕西、重庆等地的工人进行调查,利用SPSS 23.0及AMOS 23.0软件构建示范模仿SEM和感染从众SEM,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关键人物影响力、关系亲密度、个体易感度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影响最显著;个体易感度、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影响最为显著;传播行为特征、奖励或惩罚因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航事故征候的分析和预测是民航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掌握民航事故征候的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可减少民航事故的发生.在民航事故征候灰色预测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s)预测理论,建立事故征候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灰色预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的优点,不仅提高了对波动性较大的随机变量的预测精度,同时还拓宽了灰色预测的应用范围.对某一航空公司过载大事件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和检验分析表明,事故征候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精度高于GM(1,1)模型预测精度.研究表明,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可用于民航事故征候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探讨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体系,构建以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为主的空间结构研究体系。通过对空间结构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航空事故预防理论、事故救援理论和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激发民航飞行员安全公民行为意识,提升飞行安全绩效,以职业使命感为切入点,将民航飞行员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分析相结合,构建了民航飞行员职业使命感对安全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通过对300多名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表明:民航飞行员职业使命感对其安全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承诺在民航飞行员职业使命感与安全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氛围不仅正向强化民航飞行员职业使命感与安全公民行为关系,并且显著调节职业承诺在民航飞行员职业使命感与安全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民航飞行员职业使命感对安全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可为飞行员安全公民行为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是民航发展的两翼,民用航空的持续安全也包含通用航空的安全。随着低空空域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企事业进入通用航空市场领域,通用航空面临安全监管压力越来越大。论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安全压力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监管机构、模式以及方式三层面深入探讨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体系,指出完善通航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和专业监管队伍建设,加强通用航空初始与持续安全监管,改善监管传统模式的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民航空管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综合考虑践行空管持续安全理念、减少空管人为差错、建设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展开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开展技能竞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建立管制员心理培训与辅导机制、提升管制员新技术适应能力等。空管安全文化的建设是空管发展的坚强后盾,有效手段和措施建设的推进将成为航空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管理原理并在深入研究典型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保障持续安全的管理体系,即持续安全保障体系。对该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设计,论述了各要素的内涵,对部分要素进行了创新性的诠释。建立了以信息为驱动力的体系的运行机制,并对进一步完善体系提出了建议。该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将使民航的安全管理逐步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航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民航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这个评价方法将测量行业运行事故、事故征候、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后果严重程度(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建立一个评估模型,以此来评估和指示航空系统的安全性能,能够通过一套指数综合反映全系统的安全形势,使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当前航空运输安全状况.使用此指数,可以对中国民航的安全风险进行宏观的、动态的实时监测,对航空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促进民航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民航单位的安全信息管理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其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安全绩效。借鉴已有信息管理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资源、过程及效果综合视角的民航安全信息管理能力模型,并结合民航单位调研访谈构建了由58个指标构成的初始指标集,通过指标聚类、样本聚类、变异系数3种方法筛选得到32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变异系数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安全信息管理能力的模拟值与安全现状的相关分析验证各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眼动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在道路交通、广告设计、军用飞机飞行员眼动模式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眼动技术的应用现状,从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设计、机场道路环境建设、飞机驾驶员培训和飞机驾驶安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眼动技术在民航飞行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为眼动技术在民航飞行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