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泓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2):71-72,79
“7.28”事故是1998年以来国内最严重的化工爆炸事故,笔者以事故的目击者和应急监测者的身份,总结了事故应急监测的经验体会,阐述了应急监测必须确立环境安全理念、建立专家决策机制、整合监测资源、构建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期推荐     
<正>本期"专论与综述"栏目发表了《污水集输管道系统中有害气体释放与解决对策》(卢金锁,周亚鹏,丁艳萍,等)一文。该文梳理的研究成果,对于污水集输管道系统中气流组织规律的认识和有害气体去除策略的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近年来,污水管道系统问题频发,臭味扩散、管道腐蚀和爆炸事故等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有毒物质事故泄漏行为的数学模拟分析,提出了一种计算有毒物质河流断面超标风险率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模拟分析,探讨了在一定条件下,即为确保饮用水质的安全,把超标风险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液体推进剂突发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防和航天领域使用的液体推进剂主要是肼类燃料和硝基氧化剂,它们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燃、易爆、易挥发性及毒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如果处置或控制不当,将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作者深入分析了液体推进剂发生泄漏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液体推进剂泄漏等级判定的依据以及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论述了各种不同的泄漏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详细说明了污染现场、装备和人员的洗消方法,对液体推进剂突发性泄漏的应急处置与污染控制以及防止着火、爆炸、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田联合站是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油气(VOCs)排放的可能,有必要对其扩散规律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关污染防控及安全措施。以某典型联合站为例,建立1:1的实际模型,结合现场调研测试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联合站正常工况下多排放源的VOCs扩散机理及储罐裂缝处VOCs泄漏扩散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在风速影响下,罐间和背风侧由于出现绕流和回流,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在重力和涡流的作用下,联合站内的背风侧会出现VOCs聚集,但叠加效应不明显;当储罐发生罐壁破损时,在事故罐后方出现正压区,在涡流和强气流的影响下,叠加后的VOCs浓度会明显增强,并呈点射状向下风向扩散,油气爆炸危险区域加速扩展。本研究成果可为联合站设计、运行管理及制定安全环保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内用水器具后至污水处理厂为整个污水集输管道系统,包括建筑排水立管、化粪池、地下重力流管道3部分,通常分为建筑小区排水和市政排水2大系统。污水集输管道系统普遍关注的问题是臭味扩散、管道腐蚀和爆炸事故,这些问题均与管道中气流组织密切相关。为有效缓解管道系统气体危害性,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整个污水集输管道系统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3部分气体运动状况与流动特点,以及3部分管道之间气体流动的相互联系,提出了解决污水管道系统有害气体问题的新思路,并对未来有害气体控制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对大气污染突发事故的诱因耦合与演化机制缺乏科学认识的情况下,无法对事故的传导和变异过程进行识别,就难以对事故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处置措施,因此对大气污染突发事故诱因耦合与演化机制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分析了大气污染突发事故各种诱因间的关系和事故的演化规律,提出了大气污染突发事故诱因耦合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气污染突...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预警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几年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析,总结了该类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与预警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08年突发环境事故资料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研究了上海市近10年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引发突发环境事故的内外部因素.研究发现:(1)上海市近10年的突发环境事故逐年递增,年均增加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平均87.9%的事故为水污染和大气污染2类事故;(2)从污染源上看,48.8%的事故由有毒物质泄漏引发的,最常见化学品是二甲苯、氨和氯;(3)从空间分布看,事故集中在上海东北部与西南部区县,以郊区为主,其中宝山区事故发生最为频繁;(4)道路交通事故是上海市风险程度最高的突发环境事故动因,其次为企业管理不善、违反操作规程和规定、操作失误等安全事故以及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5)监管上的缺陷使工业总产值、人口数、GDP、载货车数、货物运输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等社会经济指标与突发环境事故发生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行之有效的突发环境事故削减措施是加强对污染物或具有环境风险的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中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发生了氨氮、氟化物和砷两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在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污染源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工作原则和建议,供环境监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2002-2004年发生在中国内地12个主要城市的435起非爆炸品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发现:(1)危险化学品事故总体呈进一步发展趋势;(2)处于城市生活区的化工企业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城市的影响最大;(3)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阶段,发生事故的比例最高;(4)民用燃气是造成使用阶段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险源,而人为失误和违规操作是民用燃气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运输业的高速发展,通航环境日趋复杂,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溢油事故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青岛市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水文气象情况、清污情况、油污染情况和溢油地点情况评价指标各因子权重,并通过Arc GIS的Model Builder环境建立自动化数据处理流程对研究区域做出了模糊综合评估,得到了溢油区域的事故危害评估结果,为划定事故区域隔离带、规划清污船只航行路径以及降低海上溢油事故影响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源事故的频发会对城市供水系统产生威胁,有必要针对供水系统风险进行评估和防控.针对水源事故频发及高发因素定量甄别研究,筛选统计了国内近20年来1 900多起水质突发事故案例,梳理了触发水源水质污染的多种因素,通过构建水源水质安全事故树和贝叶斯网络进行了相互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源污染事故主要因素贡献为依次突然排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年来洪泽湖(淮河)几次特大污染事故起因分析,提出了预测和预警污染的可行性,探讨了洪泽湖污染事故有效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京杭大运河宿迁段,曾发生过氨氮、氟化物和砷的两起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在对发生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来源,进行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对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工作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液氯意外泄漏的应急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迅速地处理京沪高速“3.29”液氯泄漏污染事故,启动了应急监测措施。介绍了应急监测中确立的气、土、水、植物等环境介质作为监测对象,氯、氯化氢作为监测因子,并因事制宜地选择监测方法,为事故处理指挥部迅速而正确地处理事故提供了优质快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立法经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多发、危害严重的现状,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国内相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宪法和环境保护综合法界定不清、应急法律不成体系等问题,同时针对国内相关立法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中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提出事故预防和管理水平,应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程序,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系统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市现有应急处置系统,是在环境污染事故突发后才开始启动的,是一种被动的应急处置系统。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程序,可以将环境应急处置从事故发生后的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防范,因此,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程序,可以对大多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起到警告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和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举了一些国内外重大事故案例,说明开展风险评价的必要;介绍了事故性排放与扩散、事故频率统计以及风险度估值方法;叙述了几种风险评价的标准和综合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