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矿矿坑水及铜矿废石滤沥水中含有溶出的铜离子.采用铁屑置换方法可制取海棉铜,海棉铜一般含铜58%~60%,铁20%,泥砂和水20%~22%左右.再利用海棉铜制取硫酸铜.首先用稀硫酸除去铁.将100kg海棉铜置于耐酸釜中,加入20%~25%稀硫酸200~250kg,升温至75~80℃,搅拌,酸洗3~4h,放料过滤、水洗,滤饼送氧化工序.母液中加入铁屑与过量硫酸反应,过滤后,滤液经浓缩、冷却结晶,生产硫酸亚铁付产品.结晶母液可循环使用.再将浓度为2~3mol/L的NaC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0.5mol/L、pH为1—3.5的氧化液加入反应器中,缓缓加入…  相似文献   

2.
生物滴滤塔净化含低浓度苯乙烯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菌丝体热解炭作为填料,采用两座相同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滴滤塔,分别填装热解炭-木屑混合填料和木屑单一填料,并联操作,进行微生物净化含苯乙烯废气的实验,研究并对比了两座生物滴滤塔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热解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热解炭-木屑混合作为生物滴滤塔填料,比单一的木屑填料挂膜速度快,净化效果好,停运恢复能力强.适宜操作条件为:入口气体浓度50~ 450mg·m-3,停留时间21.6~43.2 s,气液比110.7 ~55.3,净化效率92% ~ 100%,最大去除负荷可达153.1 g·m-3· h-1.整个实验过程中,系统的压降始终维持在0~255 Pa,动力消耗小.研究发现,循环液中氨氮(NH4+-N)浓度只需能够保证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即可,不宜过量或不足.生物滴滤塔循环液的紫外吸光度(UV254)与苯乙烯去除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测定循环液UV254,了解生物滴滤塔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3.
广东湛江地区阳江糖厂与当地城西中学协作,利用本厂的造纸黑液及制糖滤泥和蔗渣糠等制造腐植酸铵肥料,已在农业上应用。他们制腐植酸铵肥料的工艺流程是:把碱法造纸中蒸煮后放出的黑液集中在储池内,加入盐酸或硫酸(约为黑液的百分之二)调节pH至2—3.静置沉淀约八小时,然后排出上层清液,加入氨水(约为沉淀物的2%),调节pH至6—7,即为液体腐植酸铵.将液体腐植酸铵与蔗渣糠、滤泥经搅拌混和制成半固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蓝藻泥处理成本高、资源化途径少的难题,在蓝藻泥热压滤深度脱水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热压滤滤液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工艺。将蓝藻泥热压滤滤液协同回用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考察了不同pH条件下热压滤滤液对市政污泥的脱水效果以及对市政污泥脱水后滤液中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蓝藻泥热压滤滤液中投加铁离子有利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热压滤滤液回用于市政污泥脱水的最佳条件是在热压滤滤液中添加CaO调节pH至7.0,协同处理工艺添加的化学药剂量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68.1%,产生的滤液量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45%,并且总单位成本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16.6%,将促进蓝藻泥的经济处理,拓展其资源化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的1-氯化苯。经5个实验室验证,对统一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回收率为91.7~99.9%;对实际样品测定的CV为0.4~5.0%,回收率为92.0~108.0%。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一)仪器 1.M1N1-3型气相色谱仪,附有氢火焰检测器(日本岛津);2.色谱柱:2mm×2m玻璃柱,内装填涂渍2%有机皂土—34和2%DC-200的上试101担体(白色,80—100目);3.医用注射器:100ml10支;2ml、5ml、10ml各1支;4.玻璃迴流装置(一套)。(二)试剂1.固定液有机皂土—34(色谱纯);2.固定液 D C—200(色谱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化工污水中丙烯腈的平衡时间、平衡温度、气—液体积比以及色谱条件进行了研究。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5mg/L,变异系数小于5%,回收率在90~110%之间。  相似文献   

7.
木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法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木薯淀粉废水的絮凝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进口高分子絮凝剂有较好的絮凝效果,CODCr去除率大于60%,最高可达99.3%,总固形物去除率大于45%,最高可达66.8%,絮凝最佳pH值为7.0~8.5,最佳加药量为2~6mg/L,生石灰量为0.25~0.5kg/t,废水,总药剂费小于0.3元/t废水,絮凝下沉物含水率为92%左右,易脱水分离,因此,可用于木薯淀粉废水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8.
周炜煌 《环境科技》2009,22(4):28-33
生物滴滤塔处理舍NH3与H2S臭气最佳的生态条件为:在温度为25℃、营养盐喷淋量为8.0L/h、气体通气量为0.4m^3/h,NH3进气质量浓度为435.74~802.32mg/m^3 H2S进气质量浓度为723.44~952.18mg/m^3,pH值在7.0—8.0之间的条件下.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填料高度与气体的净化效率存在一定的关系,H2S进气质量浓度在670.20—960.88mg/m^3时.下层填料净化效率可达50%~60%;下、中两层填料的净化效率则可达90%以上,在下半部分填料层就能去除大部分气体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赵新华  黎荣  孙井梅  迟海燕 《环境科学》2006,27(11):2247-2250
为了降低污水河道治理过程中污染沉积物的含水率以减少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污水河道沉积物在自然条件下和人为条件下进行冻融实验研究,通过冻融前后沉积物比阻抗、含水率、颗粒分布及渗出液中污染物含量等实验说明冻融对污染沉积物脱水性能及其特性有影响.研究表明,冻融过程使沉积物的比表面积变小,体均粒径变大,泥水明显分离,含水率从冻前83%~85%降到融后的50%~60%;大量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和表面粘附水游离出来,提高了沉积物的脱水性能;比阻值由(1.2~4.1)×109s2/g降为(3.8~5.2)×107s2/g;同时渗出液的SS含量由1 000~1 200mg/kg降到340~380 mg/kg、氨氮含量由150~170 mg/kg降到100~120 mg/kg、BOD含量由300~310 mg/kg降到50~60 mg/kg,但渗出液中油类物质含量由1~2mg/kg提高到11~12 mg/kg,即如果沉积物不是被油类物质污染,冻融可使渗出液污染程度小于冻前沉积物的渗出液.  相似文献   

10.
羟基氧化铁催化臭氧氧化对滤后水THMs生成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鲁金凤  张涛  马军  陈忠林  江进 《环境科学》2006,27(5):935-940
实验比较了滤后水经过单独臭氧氧化和羟基氧化铁催化臭氧氧化后的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考察了不同的溴离子含量、pH值、碱度、O3/TOC比例、氧化反应时间、催化剂投量时,2种氧化条件下滤后水THMFP的变化规律.发现羟基氧化铁催化氧化后,滤后水的THMFP比单独臭氧氧化后的降低了30.5%.溴离子浓度较高时THMs以溴代产物为主,羟基氧化铁催化氧化后溴代的THMFP是单独臭氧氧化后的45%~65.5%.在滤后水pH值为6.33~9.43、O3/TOC比值为0.65~2.05、氧化时间为2~20min的条件下,羟基氧化铁催化氧化都表现出明显降低THMFP的优势.碱度升高使2种氧化后的THMFP都降低,且使其差值减小.催化剂存在降低THMFP的最佳投量.催化氧化降低滤后水THMFP的原因是比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对TOC的去除率,催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降低了水中有机物卤代活性位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强化污水人工土快滤处理系统除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人工土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氮的去除率较低,改进后的污水人工土处理系统由珍珠岩人工土硝化柱和原人工土反硝化柱构成。试验结果表明,硝化柱有较好的通气条件,对NH+4-N的转化去除率为84%~98%;反硝化柱中碳氮比(BOD5/NOx-N)以3.0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6h左右较适宜。原人工土快滤系统经强化处理后,对污水中氮的去除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N去除率由45%提高到91%~96%,出水水质全N和NH+4-N含量小于5mg/L,NOx-N[(NO3+NO2-N的含量远小于10mg/L。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多种污染物离子色谱法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三乙醇胺做吸收液,同时捕集多种大气污染物,其吸收率较高.在离子色谱3μs档完成测试.以5ml吸收液采气样30L,F、Cl、NO2和SO2的检出下限分别为0.003,0.006,0.008和0.011mg/m3.方法的变异系数,其中NO2和SO2分别为2.76%和5.5%.NO2和SO2的回收率分别为96%~104%和93%~110%。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物膜法出水悬浮固体偏高的问题,通过对水处理中慢滤池和滤饼过滤原理的借鉴,将生物滤池引入生物膜反应器,利用游离的活性污泥和部分脱落的生物膜及颗粒滤料组成污泥过滤层进行过滤出水以提高出水水质.在分析污泥滤层的过滤机理及滤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滤料粒径、污泥浓度和初滤速对污泥过滤滤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滤料粒径为0 8~2 2mm,污泥浓度不大于1200mg·L-1,初滤速小于2 5m·h-1的情况下,污泥过滤平均滤速可保持在0 3~1 0m·h-1,与SBR法的沉淀、滗水时间持平,且不会产生污泥穿透现象,出水浊度均小于10NTU,具有应用的可行性.污泥主要集中在滤料表层.由于采用慢速表面过滤,滤速相对较小,滤料层中截留的悬浮固体在孔隙中堵塞的强度较弱,采用强度较低的非膨胀反冲洗即可.  相似文献   

14.
水煤气中硫化氢在燃烧时会转变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文章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法对冷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因煤气对氧的严格限制,通过设计生物滴滤塔,经挂膜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对浓度在1~5 g/m3左右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处理,考察滴滤塔运行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挂膜25 d后,生物滴滤塔达到稳定,喷淋液pH值为2.23,ORP值为283 mV,溶解氧为0.4 mg/L,对溶液中硫离子氧化效率达到94%。滴滤塔在液气比0.15,空塔气速0.088 m/s,pH值5.0~7.0,填料高度为82 cm,塔温为25~30℃左右时,达到较优的运行条件,此时该滴滤塔对以CO、CO2、H2和1 940 mg/m3H2S组成的模拟水煤气的脱硫效率达91.2%。  相似文献   

15.
针对乡镇地下水微污染的特点,研究石英砂一沸石过滤器、膜组件与紫外线消毒器一体化设备处理效果,当进水浊度在15—36NTU,出水浊度达0.2—0.5NTU,去除效率达98%-99.3%;进水氨氮浓度范围为0.4~1.4mg/L,反应3.5min后出水的氨氮浓度小于0.5mg/L;微生物指标去除率为100%。采用一体化设备处理乡镇微污染地下水可行。  相似文献   

16.
微絮凝连续砂滤装置深度处理矿区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絮凝连续过滤技术深度处理矿区生活污水,探讨了滤料粒径、厚度、滤速、砂循环速率及药剂投加量等因素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0.8~1.0 mm,滤床厚度1.0~1.2 m,滤速6~8 m/h,砂循环速率在2~4 mm/min,PAC投加量20~25 mg/L时,出水SS小于5 mg/L,去除率达到94.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为5.5的醋酸-醋酸钠-氯化钾底液中,用Cu~(2+)离子沉淀硫化物,过量的Cu~(2+)离子用标准8-羟基喹啉溶液回滴,以8-羟基喹啉在单微铂电极示波极谱图上的敏锐切口指示滴定终点。废水的色度、浊度等对测定不产生干扰,无须进行预蒸馏处理,操作简便、快速。方法的相对偏差小于1.0%,变异系数小于0.6%,水样的加标回收 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131-138
为了探究除氨生物滴滤塔中氮转化途径及其生物相特征,以氨气(NH_3)作为研究对象,在填料塔空塔停留时间为5.7 s,循环液喷淋强度为637 L/(h?m~2)条件下,进行了平均进气浓度分别为5.21、11.06和17.32 mg/m~3(以N为计)的3组试验,NH_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86%、95.12%、96.13%,且出气浓度均低于1 mg/m~3(以N为计)。在3组试验过程中,对进气、出气以及循环液中各种化学形态N元素分别进行了检测,通过N质量平衡分析了生物滴滤塔中氮转化途径,结果表明进气中的NH_3-N经液相吸收后,很大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后直接氧化成NO_3~--N、NO_2~--N,少部分N元素被反硝化脱除,还有一部分N元素被转化为N_(org)。应用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滴滤塔内生物膜中的生物种属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等,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群落主要利用硝化菌群将NH_4~+-N氧化成硝氮和亚硝氮,并利用反硝化菌群将硝氮和亚硝氮反硝化成N_2。  相似文献   

19.
缪伟  黄新  王郑 《环境科技》2009,22(2):29-31,34
采用复合凹凸棒滤料部分替代石英砂滤料,利用复合凹凸棒滤料良好的吸附和生物挂膜性能对普通滤池进行生物强化。试验研究表明:在滤速6ndh时,复合凹凸棒生物过滤对COD№去除率为32.6%~42.1%,对NH2-N去除率为75.7%。87.8%.对NO2--N去除率为84.2%~92-4%。反冲洗对滤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影响较小,在冲洗1—2h后能够恢复到冲洗前的水平。复合凹凸棒滤料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不需增加新构筑物,适用于以微污染原水为水源的老水厂升级改造和新水厂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方法采用液上空间注射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1-氯化苯。即将一定体积的工业废水,置于具有一定容量的密闭容器中,液面上留有适当的空间;将容器恒温加热30分钟,使水中的1-氯化苯进入空间;待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取一定体积的液上气体,注入色谱仪,进行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5个实验室参加验证实验,对统一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6.8%,回收率为92.2~97.3%;对实际水样测定结果,C V为2.2~6.4%,回收率为92.4~109.0%。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一)仪器1.M1N1-3型气相色谱仪,附有氢火焰检测器(日本岛津);2.色谱柱:2mm×2m玻璃柱,内装填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