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乌鲁木齐市区PM2.5及其组分的影响,利用超级站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激光雷达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造成了PM2.5短时严重污染,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423μg/m3.烟花...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5—2018年颗粒物浓度数据、颗粒物组分、激光雷达等资料,分析烟花爆竹燃放对合肥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烟花爆竹禁燃措施力度的加强,2018年合肥市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影响较2015—2017年显著下降,2018年春节期间PM_(10)与PM_(2.5)峰值浓度比2017年分别下降44. 4%和52. 9%,污染峰值容易出现在除夕和初一前后。春节期间合肥市大气污染总体上呈现自东北到西南逐渐减轻的趋势,周边县(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比城区更加严重。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空气中金属元素浓度和SO_4~(2-)浓度明显增加,富集因子法发现呈现严重富集重金属元素Sr、Zn、Ba、Cu、Pb、Sn、Sb和其他元素(如K、As)。2018年烟花爆竹禁燃措施力度加强后,K、As、Sn、Sb元素富集程度呈现下降趋势,较高消光系数对应的高度范围较2017年大幅减小,并且污染带厚度显著降低,城区依然可能存在外来污染传输的颗粒物下沉现象,周边大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同样会导致被其包围的城区空气质量迅速恶化。  相似文献   

3.
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常规污染物浓度和PM_(2.5)化学组分浓度,分析了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中对SO2、PM_(2.5)和PM10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夕夜间良乡、官园和怀柔3个监测站点的PM_(2.5)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730.5、343.4、762.2μg/m~3,为2月17—25日和3月4—8日(观测期间)平均值的5.2、3.1、7.1倍。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组分中的SO_4~(2-)、K+和Cl-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夕夜间监测中心点位的SO_4~(2-)、K~+和Cl~-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92.2、95.6、57.4μg/m~3,为观测期间平均值的4.5、10.5、6.8倍。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气态前体物和NO_3~-、SO_4~(2-)、NH+4、OC等PM_(2.5)二次化学组分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积累,造成PM_(2.5)浓度升高,产生持续性的大气污染。根据各污染物与NH+4的质量浓度比推算得出,除夕、"破五"和元宵节3个时段烟花爆竹燃放对K~+、Cl~-、SO_4~(2-)、SO_2和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8.4%、61.1%、37.4%、38.7%和30.1%。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5—2017年春节期间东北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和O3)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及相应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观测资料,分析了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对东北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禁燃力度的增强,空气质量逐年提升,PM_(2.5)和SO_2浓度逐年大幅度下降。禁燃可明显降低城区PM_(2.5)浓度,而由于春节期间污染源整体减少,城区和城郊监测点PM_(2.5)浓度值差异减小。烟花爆竹对PM_(10)和PM_(2.5)浓度影响高于对气体污染物SO_2、NO_2和CO的影响。此外,气象条件对东北地区春节期间禁燃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也有明显影响。因此,结合春节期间的气象条件,在东北地区实施禁燃政策动态调整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春节烟花爆竹燃放期间苏州市区PM2.5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苏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南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OC/EC分析仪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重金属浓度进行连续观测。通过比较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和正常时段的PM2.5浓度水平和化学组成,分析并探讨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浓度水平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造成了PM2.5短时严重污染,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571μg/m3,但随烟花爆竹燃放的减少,PM2.5浓度迅速降低。在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时段,SO42-、Cl-、K+、Mg2+和OC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峰值,SO42-质量浓度达到了93.2μg/m3,Cl-质量浓度达到了42.3μg/m3,K+质量浓度达到了115.6μg/m3,OC质量浓度达到了53.8μg/m3。另外,重金属浓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峰值,Fe质量浓度达到了2.426μg/m3,Cu质量浓度达到了0.727μg/m3,Zn质量浓度达到了1.159μg/m3,Ba质量浓度达到了5.168μg/m3,Pb质量浓度达到了1.245μg/m3。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苏州市区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短期急剧上升,有必要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相似文献   

6.
烟花燃放对空气中PM2.5及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3年2月9日—2月16日在南京城区连续观测PM10、PM2.5、PM1的质量浓度、能见度、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等参数,探讨了因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出现短时峰值,同时能见度急剧降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因烟花爆竹的燃放,PM2.5局地短时间浓度可达863μg/m3,能见度仅为1.2km;PM2.5中Cl-、K+与SO2-4浓度短时间上升,这与烟花爆竹中氧化剂、还原剂等组分的燃烧释放有关。由春节期间观测结果统计发现,因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贡献约占50%。  相似文献   

7.
陆晓波    傅寅    张予燕    喻义勇    束宇  孙娟    窦艳艳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6(4):33-38
根据南京城区草场门与远郊固城湖大气观测点PM2.5质量浓度及组分监测结果,分析了2012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气溶胶细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节除夕和初五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草场门观测点PM10和PM2.5均出现同步异常突升,且细颗粒物占比较大,PM2.5最大峰值同比远郊固城湖观测点分别高出2.79倍和6.02倍;PM2.5各化学组分中,城区草场门观测点水溶性离子K^+、Cl^-和SO4^2+以及微量元素K、Al、Mg、Fe、Ba等值同比远郊固城湖明显偏高,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对南京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常州市2017年春节前后各污染物浓度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除O_3外,春节期间各污染物均值均低于春节前后,春节前后随着污染源的变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SO_2与PM_(2.5)、PM_(10)、CO和NO_2的相关性均较春节前后有显著下降;爆竹集中燃放时间段,CO与综合指数、PM_(2.5)和PM_(10)之间的相关系数0.96;而在烟花爆竹燃放相对较少的初三和初四,该相关系数0.6。工业减产停产和机动车使用减少对空气质量改善有较大贡献,而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可导致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恶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5—2018年颗粒物浓度数据、颗粒物组分、激光雷达等资料,分析烟花爆竹燃放对合肥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烟花爆竹禁燃措施力度的加强,2018年合肥市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影响较2015—2017年显著下降,2018年春节期间PM10与PM2.5峰值浓度比2017年分别下降44.4%和52.9%,污染峰值容易出现在除夕和初一前后。春节期间合肥市大气污染总体上呈现自东北到西南逐渐减轻的趋势,周边县(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比城区更加严重。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空气中金属元素浓度和SO42-浓度明显增加,富集因子法发现呈现严重富集重金属元素Sr、Zn、Ba、Cu、Pb、Sn、Sb和其他元素(如K、As)。2018年烟花爆竹禁燃措施力度加强后,K、As、Sn、Sb元素富集程度呈现下降趋势,较高消光系数对应的高度范围较2017年大幅减小,并且污染带厚度显著降低,城区依然可能存在外来污染传输的颗粒物下沉现象,周边大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同样会导致被其包围的城区空气质量迅速恶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四川盆地边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的特征,选取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的乐山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春节期间乐山市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的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及其组分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除夕夜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时间段内,乐山市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10、PM2.5)浓度与SO42-、F-、Al、K、Mn、Cu、Zn等组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0.48~0.73;Al、Si、K、Mn、Cu、Zn等组分浓度之间也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78~0.98。其中,K+浓度占比从0%上升到7.32%,SO42-浓度占比从18.94%上升到24.73%,Cl-浓度占比从0.46%上升到4.29%,Cu元素浓度占比从0.05%上升到0.30%,Al元素浓度占比从5.87%上升到7.46%。除夕夜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期间,乐山市中部和北部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是评价、考核空气质量状况的基本依据。为了保证在不同时空、不同环境状况下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各个国家或组织在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标准状态(温度和压力)进行了定义。但是,由于标准状态定义不同,即使是同一环境状况下的同一实测结果进行标化计算后的污染物浓度也不相同,达不到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建议中国在未来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所采用的标准状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990~2004年乌鲁木齐市和其郊区的温度差值作为衡量其城市热岛效应的标准,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七项指标作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子.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各热岛效应因子对城市热岛的影响.文章主要结论包括乌鲁木齐市各热岛效应因子时城市热岛的影响是不同的,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减轻了热岛效应的影响,热岛效应也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数字化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建立数字化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基本要求,指出数字化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论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监测数据审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数据审核的方法有许多种,文章从监测数据中各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发,对水、气、声环境要素中的各环境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并将其应用于数据合理性的审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方案制定、监测布点、现场工作等方面,阐述长江南通段船舶苯酚泄漏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通过案例分析并比对国内其他类似事故,明确该类型事故具有污染源不确定性强、污染扩散速度快、污染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应对类似事件,通过建立应急统一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监测实验室、模型预测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应急监测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