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获得可持续移动性的战略包括促进公共运输、增加不消耗化石燃料运输模式的份额、减少出行距离和促进包括公共运输在内的机械化模式的清洁燃料技术.在印度的大型城市里,大多数出行是通过非机械化运输或公共运输进行.这些城市都有无法接受的空气污染水平和高峰时间的拥挤以及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高的问题.此外,出行距离趋向于变短部分地是由于很多居民被迫居住在靠近他们的工作场所的“未经批准的新住宅区里”. 这样的运输型式不能称为是可持续的.他们表明这些城市依赖环境友好的旅行模式是因为大部分居民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二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获得可持续移动性的战略包括促进公共运输、增加不消耗化石燃料运输模式的份额、减少出行距离和促进包括公共运输在内的机械化模式的清洁燃料技术.在印度的大型城市里,大多数出行是通过非机械化运输或公共运输进行.这些城市都有无法接受的空气污染水平和高峰时间的拥挤以及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高的问题.此外,出行距离趋向于变短部分地是由于很多居民被迫居住在靠近他们的工作场所的"未经批准的新住宅区里".  相似文献   

3.
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是从日本首先开始的,这同日本能源贫乏有很大关系。日本1962年就在八幡钢厂安装了一套小型的转炉煤气回收装置,这实际上就是OG法(湿法)回收的最初阶段。二十多年来,由于保护环境与回收利用能源的双重要求,转炉煤气的回收工作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大多数大  相似文献   

4.
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的节能减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了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的年节能量,并与等量秸秆用作燃料释放的热量进行对比;估算了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的CO2减排量;对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和发泡聚苯乙烯(EPS)材料生产过程的能耗、CO2排放量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用于建筑保温在采暖期节能约可高达51 MJ.kg-1.a-1,明显高于其直接用作燃料所释放的热量(7.1~16.7 MJ.kg-1)。若中国北方农村有10万户居民应用特定的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10a的CO2减排量将达到1 600万t以上。在达到相同保温效果情况下,秸秆基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总能耗和CO2排放量均低于EPS材料,经济性也优于EPS材料。因此,宜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5.
煤气发生炉在工业炉窑烟气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煤气发生炉在工业炉窑烟气治理中的应用,从减少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两个方面客观实际地分析了不同的煤气发生炉在各种窑炉应用中的特点,对典型性和普遍性的内容予以概括,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用工业炉窑烟气治理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电和核电的环境影响与健康风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煤电与核电的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从全燃料链角度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煤电燃料链的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比核电燃料链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的噪声区划方法及程序是在天津市噪声区划所采用的软分类-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与定性区划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明确指出以”居民、文教、机关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用地、”做为噪声区划的分类因子,介绍了两种噪声区划程序:定性噪声区划程序;定量噪声区划程序及噪声区划简化模型——区划线性方程.最后介绍了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程序,为城市噪声区划提供了参考程序.  相似文献   

8.
美国汽车清洁燃料研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汽车清洁燃料和汽油替代燃料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内容涉及美国政府对发展汽车清洁燃料的战略、政策、立法和有关发展计划,清洁燃料的类型和种类及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骥  贾金平  廖黎燕 《环境化学》2006,25(3):273-276
由于活性碳纤维的吸附面积大,可以作为固相微萃取的纤维用于对环境污染物质的分析检测,包括含硫和含氯的一些有机化合物.同时,活性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作为电极,能有效地去除环境中城市污水、燃料废水和腐植酸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过程的能源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垃圾多种治理技术以及这些技术中的能源化的关键。这些技术涉及垃圾卫生填埋、垃圾梦烧、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垃圾厌氧发酵和垃圾的热解气化等。针对中国垃圾的具体特点,对中国垃圾能源化提出一些初步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的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和洛克泰尔湾已经建立了完全不同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一个是靠独立的外部捐款资助,另一个是通过分红利.本文阐述了利益管理机制以及每个体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居民的一些受益(如就业、企业家机遇、资源利用、对传统仪式的支持)与正式的社区受益体系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南非的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和洛克泰尔湾已经建立了完全不同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一个是靠独立的外部捐款资助,另一个是通过分级利,本文阐述了利用管理机制以及每个体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居民的一些受益(如就业,企业家机遇,资源利用,对传统仪式的支持)与正式的社区受益体系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南非的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 - - 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和洛克泰尔湾已经建立了完全不同 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 .一个是靠独立的外部捐款资助 , 另一个是通过分红利 .本文阐述了利益 管理机制以及每个体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居民的一些受益 ( 如就业、企业家机遇、资源利用 、对传统仪式的支持 ) 与正式的社区受益体系没有直接关系 .  相似文献   

14.
南非的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 - - 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和洛克泰尔湾已经建立了完全不同 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 .一个是靠独立的外部捐款资助 , 另一个是通过分红利 .本文阐述了利益 管理机制以及每个体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居民的一些受益 ( 如就业、企业家机遇、资源利用 、对传统仪式的支持 ) 与正式的社区受益体系没有直接关系 .  相似文献   

15.
燃用甲醇燃料的发动机尾气排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主要报导了在二冲程、四冲程汽油机及柴油机上燃用甲醇-汽油混合燃料、M_(100)甲醇燃料的发动机尾气排放方面所做的研究,并与燃用汽油、柴油的尾气排放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无论是甲醇-汽油混合燃料,还是M_(100)甲醇燃料尾气排放,都较汽油、柴油尾气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应用甲醇燃料对改善环境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分析了解珠江三角洲及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本的供需状况,通过分析两大三角洲地区的生态足迹,探讨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借鉴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黄河三角洲今后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对资源的不合理需求,提出正确的功能定位,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生态足迹需求均高于全国0.8hm2/人的平均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需求为1.5403hm2/人;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需求为1.3514hm2/人。(2)化石燃料的供需状况是影响两大三角洲地区生态赤字的关键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72.67%,位居全国第一位;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49.85%。(3)珠江三角洲除林地尚有少量生态盈余外,其他生态足迹需求均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受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资源已出现生态赤字。(4)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两大三角洲的生态足迹均呈现“低需求,低供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Bour.  C 《产业与环境》1995,17(1):24-26
1993年生产了34亿多吨煤炭,其中一半用来发生世界电力的46%以上,煤炭-及其它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碳(CO2)。本文综述了目前可用来缓解煤炭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藏东南察隅河流域选取海拔分别为3 313.5、2 891.1和2 476.4 m的3个村庄,对26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海拔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状况,并对居民的感知状况与海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为3 313.5、2 891.1和2 476.4 m的村庄中,分别有91.7%、88.9%和97.7%的居民认为当地气候发生了变化,其中又有91.7%、95.5%和97.7%的居民认为气候变化明显。不同海拔居民对温度的感知强烈,分别有75.0%、100%和48.3%的居民认为夏季变暖,41.7%、100%和49.4%的居民认为冬季变冷,但大部分居民对湿度的感知不强烈。随着海拔降低,认为以前气候比现在好的居民比例增大(分别为50.0%、56.5%和61.4%),认为冰川面积增加(分别为8.3%、13.6%和45.5%)、河流水量增加(分别为46.7%、56.0%和79.1%)、农作物病虫害增加(分别为33.3%、58.3%和72.7%)的居民比例增大,认为以前气候比现在好的居民比例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分别有75.0%、74.1%和72.7%的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在感知气候变化的途径中,自身经历是最主要的途径(分别为83.3%、100%和90.9%)。当地政府应当进行相应的宣传指导,帮助当地居民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被认为是评价旅游发展状况最直接的因素。为充分了解武夷山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内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情况,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方式调查了武夷山双遗产地核心旅游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及其发展需求,运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感知及其与人口社会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能从基础建设、环境体验、经济观念、收入就业、原始文化、美誉传承和商机分配7个维度(公因子)揭示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状况。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旅游开发改变居民经济意识的同时,居民观念也更加积极与开放;居民已对文化习俗的改变有所认知。但居民旅游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受到外来人口对自身旅游收益分配的冲击,承受着因环境和居住体验改变导致的负面影响。人口特征不同的居民对经济观念的感知差异程度最突出,对原生文化与基础建设的感知差异次之,对收入就业、商机分配的感知差异较小,对环境体验、美誉传承的感知无差异。性别、年龄和家庭年收入不同的居民对7个公因子感知均无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职业、家庭规模、家庭年旅游收入和家庭旅游收入比例不同的居民对公因子的感知均有不同程度差异。不同村庄居民对基础建设、经济观念、收入就业和商机分配感知有显著差异(P0.05);政策制定应关注各村庄居民对基础建设、经济观念、收入就业和商机分配感知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20.
挠力河流域农垦开发中居民地景观生态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 IS、景观格局分析与聚落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挠力河流域在快速农垦开发中居民地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景观格局形成的机制。景观指数分析表明近50 a来居民地面积和数目激增,居民地斑块面积、聚集度增大,表明人类对挠力河流域景观扰动持续增强。在所有背景地类中,居民地与耕地的邻接比例最高。伴随居民地和耕地迅速扩张,两者邻接比例呈上升趋势,两者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不同时期居民地扩张强度高值区分布有所不同,主要分布在早期的耕地新增区,1954—2000年挠力河流域居民地扩张高值区最终主要分布于该流域的西部与中部。虽然居民地数目和面积均激增,各居民地之间的距离亦呈缩短趋势,但居民地最近邻点指数表明,近50 a来挠力河流域居民地分布类型一直为随机分布,农垦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为规划比城镇发达地区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