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人口、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点.本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6个市(区、县)面板数据,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耦合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等测算了2010—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据此分析研究时段内三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并对子系统发展差异性进行初探.结果表明:整体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耦合协调度和经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呈不断升高趋势;时序上各市(区、县)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呈良性向上发展趋势;空间上呈现“两核突出、中部塌陷,外围高于内部”的分布格局和“外围包围中部、由西向东推进”演变特征;研究时段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市(区、县)子系统滞后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呈“无序-有序、同步滞后-局部滞后”发展演变趋势和“U”型发展空间格局,但发展过程中人口子系统依旧存在较严重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5.
陕北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选择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是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农业的粗放型经营、能源无序和掠夺式开发是陕北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强化制度建设是充分发挥陕北地区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形成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增长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外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资源再生产过程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本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评述了理论界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并基于上述分析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十一五"期间呈现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失调状态,为解决环境容量资源稀缺与流域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构建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SD),模型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调控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决策因子,如再用水回用率、重点排污行业产值增长率等,通过模型的正负反馈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并依据流域现状发展趋势和优化发展方向分别设计不同的情景,对比分析得出流域最优发展方案。并通过对不同发展情景的分析和比较,提出河南省淮河流域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人口城乡布局、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能力、优化工业污染结构的政策建议,为河南省淮河流域的规划、治理提供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摘要:文章选取了乌鲁木齐市环境与经济相关的18个指标,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2006~2009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这几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优良。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5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巨系统。通过提出综合衡量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5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情况。并运用灰色预测理论构建GM(1,N)动态模型,预测未来几年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表征苏南城镇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以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建立了表征苏南城镇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它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指标体系、它的提出考虑了PREE系统的变化发展规律,指标数据的科学性、可获得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及效率,均等和可持续性等基本原则。最后,就指标体系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青浦区城市化中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浦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5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巨系统。文章通过提出综合衡量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青浦区在城市化中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5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情况。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协调发展度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城市化进程必须与其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2006年1月—2010年12月福建省沿海6个城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天气形势和大气污染物资料,对霾天气时空变化特征、霾与天气形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宁德市每年霾日数最少,为12~26 d;漳州市霾日数最多,为74~118 d;而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的霾日数相近.6个城市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次年6月,7—11月霾的出现率极低且均以轻微霾为主,所占比例在85.5%以上;持续时间短暂的霾较多,半天和全天的霾较少. 在暖区辐合、高空槽和变性冷高压3种天气形势下霾出现频率均较高,分别达到21.2%~49.5%、9.1%~42.3%、6.1%~47.5%. ρ(PM10)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44~-0.33,并且各城市霾天气下的ρ(PM10)均明显高于非霾天气;ρ(SO2)除莆田市外,ρ(NO2)除漳州市外,其他城市ρ(SO2)和ρ(NO2)均为霾天气高于非霾天气.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从时
间尺度上对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 1981 年以来农业生产
环境安全指数和农业资源安全指数总体下降, 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不断升高;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
态安全综合指数则经历了下降、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以2003 年为例, 对福建省农业可持
续发展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诊断表明, 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农业
资源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两方面。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农村社会发展对农业可
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限制作用依次为45.32%、33.92%和20.76%。最后, 为提高福建省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生态安全水平, 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了福建省内9个市县的茶园土壤和茶叶的铅含量及铅同位素组成,评价铅污染情况并解析铅来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和茶叶的铅含量分别为23.00±0.099~55.43±0.032 mg/kg和0.53±0.126~1.47±0.058 mg/kg,地质累积指数法表明茶园土壤基本为无污染,单项因子指数法表明茶叶均为安全等级。茶园土壤和茶叶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区域性,茶叶铅同位素组成相对于茶园土壤具有较低的206Pb/207Pb和206Pb/208Pb。结合铅含量相关性分析和铅同位素示踪分析,福建省茶叶铅主要来源于茶园土壤和大气。福建省茶叶铅同位素组成的同地相似性和异地差异性特征可为茶叶产地溯源和鉴别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