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医学专家指出,采用正确方法救治车祸伤者至关重要,因为目前车祸中35%的伤亡者是可以救活的。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麻晓林在重庆举行的“标致雪铁龙道路交通安全座谈会”上说,车祸伤者急救有快抢、快救、快送三大原则。快抢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快救是指在快抢之后立即就地对伤者进行急救;快送是指在快救之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他指出,交通事故中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伤后5分钟内,若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伤者采取急救措施,无疑为伤者生还增加了极大的可能性。麻晓林说,在“快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搬运伤者的方法。伤者脊柱…  相似文献   

2.
国民急救知识匮乏 女主人被漏电的水壶击倒,呼吸全无;男主人情急之 下从梯子上摔下,右骨盆骨折;儿子为救父亲,左手被割 破;正在扫地的女儿吓得昏倒在地。几位队员进行现场 迅速分配任务;3位队员分别对地上伤者进行验伤,一位 队员为手部伤者包扎。这是近日"北京市意外灾害事故 多发系统高危岗位急救知识技能师资培训班"的最后一 次模拟现场考试。  相似文献   

3.
北京为普通市民补习急救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急救知识匮乏 女主人被漏电的水壶击倒,呼吸全无;男主人情急之下从梯子上摔下,右骨盆骨折;儿子为救父亲,左手被割破;正在扫地的女儿吓得昏倒在地.几位队员进行现场迅速分配任务;3位队员分别对地上伤者进行验伤,一位队员为手部伤者包扎.  相似文献   

4.
如果遇到交通意外,知道如何急救,将有助于解救伤者危难,甚至生命。 1、基本的紧急救护步骤有哪些? 首先,快速地为伤者进行以下检查:如果伤者仍有知觉,需检查其是完全清醒,还是神智不清,和伤者说话将有助于确定他是否仍然清醒。若伤者是清醒的,应在其情绪较为缓和后再为其作检查。伤者若是昏迷不醒,轻轻掰开伤者的嘴巴,检查里头是否有任何因为车祸而飞溅入口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如果遇到交通意外,知道如何急救,将有助于解救伤者危难,甚至生命。 1、基本的紧急救护步骤有哪些? 首先,快速地为伤者进行以下检查:如果伤者仍有知觉,需检查其是完全清醒,还是神智不清,和伤者说话将有助于确定他是否仍然清醒。若伤者是清醒的,应在其情绪较为缓和后再为其作检查。伤者若是昏迷不醒,轻轻掰开伤者的嘴巴,检查里头是否有任何因为车祸而飞溅入口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古人在论及防与救的关系和防的重要性时,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思想观念,这与<安全生产法>中提出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着相同的思想观念."防"主要是指超前教育,是一种事前的自我约束、软约束;"救"与"戒"则主要依靠检查监督,采用记录、谴责的手段督促纠正,带有强制性,是一种事中、事后的外在约束、硬约束."救"与"戒"并非上策,只是安全管理的最后手段.  相似文献   

7.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对外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笔者在交通系统医疗部门工作20多年,参加过多次车祸的急救工作,在被送来急救的交通事故伤者中,有六至七成因出血过多而造成休克、瞳孔放大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动辄导致人身伤害,令受伤者特别是重伤者痛苦不已。了解事故现场伤者的心理需求,采取心理学上的急救措施安抚伤者,不仅有助于受伤者"挺"过难关,而且有利于对伤者的治疗。 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受伤者或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一旦发生火灾、中毒等灾害事故,救护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极其有限的政府医疗力量.我们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赶紧把危重伤员,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医院,而没有想过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救对挽救危害伤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此我们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平安广西     
<正>个人安全自救急救现场简单体检在事故现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初步判断伤者的伤情。心跳检查:正常人每分钟心跳为60~80次,严重创伤,失血过多的伤  相似文献   

11.
在开发矿山中,经常发生冒顶片帮事故、触电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身体重要部位的损伤,给抢救带来困难。为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强事故救护教育,提高职工对伤者的正确救护能力特别重要。 (1)触电急救。急救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木棒、竹杆等,解救伤员脱离电源,忌徒手拉伤员或电器。伤员若有心跳、呼吸停止,急救人员则应就地进行有效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抢救工作不能轻率停止。  相似文献   

12.
古人在论及防与救的关系和防的重要性时,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思想观念,这与《安全生产法》中提出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着相同的思想观念。“防”主要是指超前教育,是一种事前的自我约束、软约束;“救”与“戒”则主要依靠检查监督,采用记录、谴责的手段督促纠正,带有强制性,是一种事中、事后的外在约束、硬约束。“救”与“戒”并非上策,只是安全管理的最后手段。古人不仅指出了三种手段,而且为之排了队,认为“防”是第一位的,“救”是第二位的,“戒”则是不得已而为之。人类的发展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为或自然意外事故及灾难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适时正确的现场救护处理,对以后的抢救成败与否关系甚大。现将伤员在转送医院之前,适用于基层单位的几种急救方法简述如下: 一、断指 断指虽可再植,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在无冷藏处理的条件下,离体手指应在8小时内再植方有希望成活。要想突破这一时问的限制,在转送伤员时,须先作冷藏处理,即把断离手指放入冰冷塑料袋内再转送。如无现成冰块,可用冷饮代替。具体做法是:先将离体手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再用塑料袋包好,放入盛有冷饮的另一只塑料袋内,使断指既达到冷藏要求,又不直接接触冷饮。 二、伤指 手指不慎割破.最…  相似文献   

14.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一旦发生火灾、中毒等灾害事故,救护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极其有限的政府医疗力量。我们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赶紧把危重伤员,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医院,而没有想过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救对挽救危害伤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此我们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今年夏季高温天气来的快、来的早,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各行各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如何做好高温季节的安全生产工作,这里就有一个送"清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健康》2010,(8):48-48
问我丈夫吴某雇请邻村司机谢某.让其为我宋建房拉砂石料,吴某随车装卸。谢某在一弯道时因车速过快.货车冲出路外后翻车,造成吴某受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救死亡、谢某受轻伤的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现场勘查认定.谢某在行经弯道时未减速慢行,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8.
微观点     
<正>@新华社一脚油门何以酿9死23伤?深圳宝安机场车祸造成9死23伤。司机莽撞、行人大意,固然是造成死伤惨剧直接原因,但从伤者、目击者、现场救援人员多方反映情况看,机场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并未对行人车辆做出及时有效警示,致使大量行人在车辆专用通道聚集,或许才是惨剧"祸根"。  相似文献   

19.
《安全》1995,(5)
在车祸、工业外伤、触电、中毒、溺水等意外事故中,可能引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发现心跳骤停的病人或伤员,最重要的是在心跳骤停的第一分钟内,进行一次心前区捶击,如果及时且方法得当,可能使心跳恢复。 方法是:急救者用拳头底部多肉部分,在  相似文献   

20.
安全理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安全理念教育,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对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分析了一些错误的安全认识及现象,阐述了安全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法,指出正确的安全态度的形成仅仅依赖安全教育是不够的,还有赖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