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便堆肥化优势菌株初步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粪便模拟堆肥的不同阶段共分离出156株菌种,从脱臭效果,生物活性(耗氧速率),有机物降解率(CODcr去除率)等三方面筛选到7株能快速脱臭,高效降解的优势菌种。经在零肥过程中采样分析,得到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细菌逐渐减少,放线菌逐渐增多,霉菌和醇母菌在堆肥的末期显著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畜禽养殖较为集中、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辽河源头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流域内畜禽污染物排放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总结流域内畜禽养殖污染特点,在次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畜禽污染防治对策,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本粪便污水的处理和处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引言近代城市迅速发展,人口高度集中。每天的粪便,既不能就近消纳,更不能任其排入江河湖海,污染环境。因此粪便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拟就日本粪便污水处理现状,作一简  相似文献   

4.
以牛粪为发酵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2+和Co2+对沼气产量和产气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添加Fe2+和Co2+的浓度为1.2μg/L时均可达到沼气最大产量。物料中Fe2+的浓度为1.2μg/L时,沼气总产量为3 648.25 mL,最高产气可持续7 d,日平均产气量为148 mL;1.2μg/L的Co2+的沼气总产量为2 766.25 mL,最高产气可持续5 d,日平均产气量为132.8 mL。物料添加不同浓度Fe2+和Co2+可延长产气周期,但对沼气生产的启动时间、发酵前后物料的碳氮比及pH值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参照澳大利亚悉尼海域深水排海口粪大肠菌群衰减率测定方法的基础上,1990年9月,于大连市黑石礁湾两个预选深水污水排海口进行了粪大肠菌群T-90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粪大肠菌群衰减率差别极大,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影响粪大肠菌群衰减率的主要因子为光辐射强度。同时还预测了深水排海口附近海滨浴场粪大肠菌群密度的日超标频率。  相似文献   

6.
沈祖云 《环境保护》1993,(10):15-16
目前,国内常采用“发酵沉卵法”的方法无害化处理粪便。对应用FLS(分流式)处理粪便的新工艺甚属少见。我市环卫处于1992年9月采用FLS处理粪便无  相似文献   

7.
日本粪便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运华 《环境科技》1991,11(3):8-9,57
  相似文献   

8.
医院污水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并给人们带来潜在危险。为改善徐州乡镇医院污水和粪便处理现状,探索无害化的办法,于1993年9月,我们对徐州乡镇医院污水和粪便处理现状作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导如下:1乡镇医院情况:徐州乡镇医院(包括中心医院)189所。调查12所乡镇中心医院,其职工均数为88.2人,医护人员占85.8%;病床均数为叩张,传染病床均数3.4张;上一年门诊均数为7.4万人次,上一年住院均数8651人,科室配置齐全、分工明确。调查一般乡镇医院10所,职工均数用.8人,医护人…  相似文献   

9.
朱学良 《环境》1996,(7):28-29
在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食粪动物,粪便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粪尿后被农民当肥料,成为农家宝,有“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之誉。农民惜粪如金,把城镇粪尿挖净运光,连垃圾也不放过。饲养业也以积肥为主要任务,粪尿极少流失,因此农村山清水秀,城市内河也水清如泉,可淘米洗菜,洗澡游泳,产鱼出虾,没有环境污染。现在化肥的发展又把粪尿从农田置换了出来,但由于人们处置失当使它走上了当污染源的歧路。城粪首当其冲已由支农资源蜕变沦落成公害,饲养业的畜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流域畜禽养殖业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根据2001年畜禽养殖业统计数据,分析了九龙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和趋势。通过计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并采用猪粪当量负荷及有效农田面积,考虑各地农田畜禽粪便有机肥可消纳量,对九龙江流域畜禽粪便负荷量和承受程度进行警报与分级,系统地阐述了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提出消减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粪便处理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杨 《环境》2008,(Z1)
介绍了国外粪便处理现状、目前国内的主要几种粪便处理方式、以及描述了粪便的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畜禽粪便污染治理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废弃物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治理并使其资源化.在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盲禽粪便对环境的危害及其资源特性.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粪便混合堆肥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粪便与生活垃圾混合堆肥的试验,探讨了粪便对垃圾堆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粪便混合堆肥可大大提高有机物降解速率和堆肥效率,垃圾腐熟时间可缩短16~20d。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水域异养细菌及粪大肠菌群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吴淞口及西区、南区排污口附近水域异养细菌及粪大肠菌群的数量普遍较高,表层水体这两种细菌的最高值分别达2.2×1012个/dm3和2.4×109个/dm3。其空间分布特点是平行于岸边的带状分布且数量梯度明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与异养细菌和粪大肠菌群数量成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还表明,高水温、高含油量和低溶解氧的水体细茵数量偏高。根据单项评价指标,排污口水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温血动物粪便污染迹象,其中严重污染级的占总测站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15.
16.
黄浦江上游汇不区禽畜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为定量了解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对黄浦江水网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汇水区的禽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类禽的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统,估算了禽畜粪尿总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汇水区禽畜粪尿流失量达91.3万t/a,由此产生的污染物CODcr为5.32万t/a,NH3-N为0.58万t/a,分别是汇水区污染总负荷的38.3%和47.8%,成为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的主要污染源。对此,提出了防治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吉林省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探讨了畜禽粪便资源化方向,针对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丁疆华 《环境》2006,(Z1):164-165
论述了珠海市畜禽养殖业发展中粪便所可能产生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了畜禽粪便污染的现状,提出了促进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北京市温榆河流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粪源微生物污染问题,对流域周边暴露人群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为了明确温榆河粪便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宿主来源,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法与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分别对常规粪便指示细菌(Fecal indicator bacteria, FIB),包括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 FC)、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与肠球菌(Enterococcus,ENT)和溯源FIB,包括不同宿主来源的特异性生物标记进行检测,并探究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粪源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常规FIB浓度介于0~4.38×10~7 CFU·L~(-1)之间,溯源FIB处于1.37×10~6~4.29×10~(10) copies·L~(-1)之间.从时空分布来看,由于来水中各大支流及污水处理厂的贡献,从温榆河起点沙河闸至终点北关闸,所有的指示菌浓度呈现出大幅度的升高趋势.其中,龙道河为干流来水中粪便污染的首要地域,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可能是清河河口及坝河处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降雨径流对粪源微生物含量的时空变化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影响,使得FIB最高可达2个数量级的增长.微生物溯源结果显示温榆河流域内的粪源微生物来源主要为人类粪便污染,而非畜禽粪便污染,这同北京市近年来有关畜禽养殖管控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虽然FC与EC、ENT之间皆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性,但传统的FIB指标与拟杆菌及人源拟杆菌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通过传统FIB培养和微生物溯源方法结合,明确了北京温榆河粪源污染程度及其主要来源,为北京温榆河污染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养殖业作为我国经济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向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型的现代化畜牧场、养殖场不断出现,同时大量集中的禽畜粪便导致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且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就是利用日本JST赠送的生态厕所为反应装置,从家畜粪便(牛粪)的减量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做三个平行处理试验,分别以木屑、玉米秸秆屑和木屑混合物、玉米秸秆屑三种物料为调理剂,与家畜养殖场的牛粪进行序批式好氧减量化处理。旨在为研究中国农业的玉米作物秸秆是否可以替代木屑作为反应过程中的调理剂,达到对禽畜养殖业粪便良好的减量化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