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污染的经济负外部性对污染者具有激励作用,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对污染者加以管制。作为管制者的政府,需要了解排污者的污染严重程度.井据此限制和惩罚排污者的负外部性,作为被管制对象的排污者,有的要隐瞒真相,逃避惩罚。本文在环境污染的经济外部性和一般消除对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环境管制过程中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之间的博弈对策和行为,说明了惩罚的轻重程度导致的结果决然不同。博彝的最优策略表明。只有一定数额的排污罚金才可以起到惩治的作用,高额罚金不仅可以激励排污者真实披露污染信息。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降低政府的检测概率,减少政府在管制过程中的盘易成本,因此,以高额度的罚金管制污染者应成为政府重要的管制手段。  相似文献   

2.
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引发了世人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确凿地揭示:管制固体废物越境转移(俗称“洋垃圾”进13)的国际控制与国内管制两个环节必须通过法律制度连接贯通,其中,国内的法律管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强 《上海环境科学》2004,23(5):198-200
环境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直接管制手段,直接管制手段就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以指令控制的方式向污染排放者下达法令或提出具体的标准。直接管制在环境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效率上还不够灵活有效,显示出相当的局限性。阐述了排污收费,使用费,产品费,排污权交易、环境税收等常用的经济手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汽车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尾气排放给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政府对汽车尾气排放问题采取了管制措施,但仍存在不足。因而,探讨政府管制对于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的作用,并提出改进对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管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确生态管制在"多规合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管制的概念与特征,美国、英国等国际生态管制的经验做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管制在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提升生态管制规划地位、构建生态管制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管制空间识别与划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多规合一"空间衔接和边界划定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3)
生态管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确生态管制在“多规合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管制的概念与特征,美国、英国等国际生态管制的经验做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管制在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提升生态管制规划地位、构建生态管制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管制空间识别与划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多规合一”空间衔接和边界划定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谭彪 《环境导报》1999,(5):11-13
危险物质管制是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共体在该领域的法律与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考察欧共体环境政策的法律框架出发,分别评析了其对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基因修饰生物体等三类主要危险物质的管制。  相似文献   

8.
英国新环境署实施的综合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4月英国环境署的成立,标志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在至少最近5年来环境管制与环境法实施方面取得的最为重大的进展。这一新的管制机构在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方面采用了更为综合的方式,首次把土地、空气和水资源的管制纳入了一个统一的轨道。英国环境署行使国家河流管理局(NRA)、英国污染稽查署(HMIP)、废物管制局(WRA)以及环境事务部(DOE)下属一些分支机构的职责与权力。这些职责包括:①通过采用无过多成本最佳技术(BATNEEC)对2000多种具有最大污染威胁的工业生产工艺进行管制;②对分散于8000多处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实…  相似文献   

9.
统一用途管制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宏观核心目标。目前自然资源用途管制中仍存在事权划分不清、管制指标维度不一、管制空间重叠、监督评价不足等问题,需从管制逻辑框架和系统构成的层面进行综合研究。逻辑框架法是一种从问题出发,将宏观目标转换为具体目标和措施的有效方法。借助逻辑框架法思路,在分析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的“宏观目标—具体目标—问题提出—管制措施—评价监管”的逻辑框架关系,同时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具体措施和评价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坚  武婷  张叶笑  赵晔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200-2208
近年来,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极其重要的改革任务。在系统梳理1949年以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中国以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结果发现:贯彻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关键是把握好规划编制、实施许可、监督管理三大环节,统筹陆域、海域两类国土空间,差别化管理建设与非建设两种活动。结合制度建设的前提,提出构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建议:(1)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体系;(2)构建丰富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手段体系;(3)确立统一明晰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4)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紧密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形势需要,从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类型确定、管制分区特征识别与内涵界定、管制分区综合评价、分区方案确定等环节,选取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作为典型案例区,系统构建了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方法,制定了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方案,提出了不同分区的发展指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的经济负外部性对污染者具有激励作用,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对污染者加以管制.作为管制者的政府,需要了解排污者的污染严重程度,并据此限制和惩罚排污者的负外部性,作为被管制对象的排污者,有的要隐瞒真相,逃避惩罚.本文在环境污染的经济外部性和一般消除对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环境管制过程中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之间的博弈对策和行为,说明了惩罚的轻重程度导致的结果决然不同.博弈的最优策略表明,只有一定数额的排污罚金才可以起到惩治的作用,高额罚金不仅可以激励排污者真实披露污染信息,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降低政府的检测概率,减少政府在管制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以高额度的罚金管制污染者应成为政府重要的管制手段.  相似文献   

13.
首先探讨了特许权经营后政府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质量管制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当前对污水处理服务进行质量管制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分析政府管制机构与污水处理厂基于质量的博弈行为,提出了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有效质量管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母管制运行燃煤机组和脱硫设施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设计出针对母管制运行机组脱硫设施考核的加权算法。实践证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快速、直观地考核母管制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状况和单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母管制机组脱硫设施的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空间管制协同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空间管制角度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空间管制衔接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在当前绿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空间管制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整体属性看,饮用水供水产业属于公益性显著的自然垄断产业;但从产业各环节看,供水和污水处理等业务属于私人物品,具有弱自然垄断性或可竞争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引入私人资本。国外供水产业引入私人资本分别采取了独立管制下的私有化模式、合约管制下的委托管理模式等,虽然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浙江省在空间管制工作中存在综合数据库缺失、分析评价体系和方法的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实验室,为浙江省环境空间管制及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信息基础、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本文就基于GIS的浙江省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实验室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制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验室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实现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显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难以自发地解决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因此,通过环境管制这一政府干预方式来校正市场失灵是当前通行的做法。我国传统环境管制的政策工具通常包括:命令与控制型环境管制、市场导向型环境管制和自愿参与型环境管制。  相似文献   

19.
张晓玲  吕晓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261-1272
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梳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起源、实施特点、成效与不足,重点解析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转型的改革逻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突出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要管控对象,建立了土地用途分类—规划—计划—审批—监管的完整管控链条,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和提高依法依规用地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全、管制刚性过强、生态用地管制乏力等不足。(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起点,通过单一地类保护向空间统筹转型、地类管制向空间管控转型、指标传导为主向指标与分区相结合转型、底线约束向约束与引导并重转型,构建面向全过程、多样化的管制规则体系,完善空间传导机制,进而实现所有国土空间全要素统一管制。(3)面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时代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应在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管控指标体系、覆盖全域、上下衔接的规划分区体系、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相结合的规划实施弹性机制以及“全链条”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响应,进而实现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统筹协调管控。  相似文献   

20.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土地发展权漂移、税费调节和地役权保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空间规划管制从诞生起,就面临效率的争议,但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在实践层面又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设计。这对我国在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为避免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