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沈阳市中心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城市用地主导功能的不断细化,部分区域声环境状况亦发生变化。根据《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噪声管理,遵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不断扩大声环境达标功能区面积,提高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要求各地市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工作,促进各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和环境噪声管理,对2018—2020年通海县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通海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通海县城市声环境质量噪声防治的建议,为给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3.
依据2013年-2017年浙江省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以省会城市杭州为代表,与国内其它省会及直辖市城市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城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城市区域声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满足国家标准,城市的主要环境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2013年—2017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在55.1~55.7分贝之间,年际度变化幅度不大;各城市近5年功能区噪声夜间超标率较高,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在67.3~68.1分贝之间,衢州、台州、丽水交通噪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杭州市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噪声在城市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随之增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也在变大。本文根据贵州省2001—2010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从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和功能区声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声环境质量趋势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01—2010年城市声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有所好转;建议环境管理部门通过集中专项执法与长效管理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对各类噪声污染源加大监控力度,促进城市声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2006—2009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13个市地2006年-2009年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黑龙江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较好和轻度污染状态;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夜间超标现象仍很严重;交通噪声影响强度最大;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最广;改善声环境质量仍是今后一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山地城市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文章以岩溶地貌地区典型山地城市——遵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并以2021年此区域绿地系统遥感调查为数据源,采用替代成本法与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中心城区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使城市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根据200-2011年浙江省反映城市环境质量状况的酸雨、城市空气环境,城市声环境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数据变化分析,得出了全省城市环境总体趋好,但也有部分地区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8.
X82一200001822中国199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朱建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一1999,11(5)一19一22环图X一19 对我国1998年度的环境空气质量、酸雨、主要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地下水水位与水质、城市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城市空气污染、地面水体污染和城市噪声污染。1998年度总体环境质量与上年度相当,少数城市变化幅度较大。我国局部区域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工作任重道远。物排放总量控制评价所应包含…  相似文献   

9.
中国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已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由解振华局长签发公布。《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度全国环境质量与上年比较变化不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1.7%,较上年度增加7.9个百分点,但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酸雨区范围基本稳定,湖南、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区域污染进一步加重。主要水系水质与上年持平,其中海河、辽河和淮河污染程度略有减轻,松花江、珠江污染加重。黄海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渤海和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但污染仍重;南海近岸海域水质与上年持平。城市噪声基本得到控制,一半以上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近80%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但噪声污染仍是城市居民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声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城市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污染指标,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采用定点测量方法和噪声分析仪进行监测,对哈尔滨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生活在低分贝值区域的人口逐渐增多,哈尔滨市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传统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局限,以地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借助Arcgis9.0空间分析中的克里格(Kriging)插值方法,尝试运用昼夜综合指数来计算不同功能区的声环境达标率。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为城市区域声环境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眉山市2011-2016年城市声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分析了眉山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眉山市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变化趋势平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省10个省辖城市10年的噪声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并阐述了我省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得出的结论明晰且正确,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奎屯市为研究对象,对奎屯市2011年城市区域噪声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上年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从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暴露在各等效声级下的网格面积和人口数几方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奎屯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加,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建筑、社会生活等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提出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奎屯市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宝鸡市大庆路声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7):171-172,177
对大庆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研究与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庆路声环境进行评价。大庆路声环境质量属于三级,已经受到污染。大庆路周边声环境属于轻度吵闹区域,应通过加强交通监管、宣传等各种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部于近日正式公布了《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去年我国的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减排进度超过目标;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公报同时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总体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区域声环境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是城市各类噪声监测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一个城市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建城区功能区划分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及功能区划分后对今后管理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声环境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是城市各类噪声监测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一个城市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建城区功能区划分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及功能区划分后对今后管理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几年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黄石市城市区域分布特征,对其环境噪声污染状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提出控制对策,为改善城区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暴露人群面积及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评价模型(NEM),并根据城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表征。该模型在噪声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噪声主观感受性和污染局部性特点,综合考虑噪声对暴露人群、暴露区域面积和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差异,量化了噪声污染的大小,适用于大区域噪声污染程度的整体评价。文章运用该噪声评价模型,对广州某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噪声地图,考虑噪声对人群暴露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能更加科学地评估噪声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