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提出加油站安装油气处理装置,但是部分油气回收从业人员对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通过对美国加州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并对油气处理装置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进行全口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油气处理装置是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Stage Ⅰ(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和Stage Ⅱ(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埋地油罐压力增加所导致的无组织排放,但它不能取代Stage Ⅰ.②2016-2018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为5.43、3.67和2.30 g/m3,达标率由98.5%升至99.7%;春、夏、秋、冬四季NMHC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68、3.13和1.64 g/m3,其中夏季NMHC排放浓度最高;"吸附"和"冷凝+膜"处理效果略优于"膜分离".③2017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排放浓度相对于排放标准(≤ 20 g/m3)的达标率为97.6%,NMHC排放浓度≤ 10 g/m3的比例为90.4%.研究显示,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埋地油罐压力控制装置,为减少油罐及其附属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燃烧效率低、易冒黑烟是重质、劣质燃料油燃烧的主要缺陷,特别是象渣油、污油这一类粘度大、沥青质含量高的燃油更是如此.近年来,我们用引进技术生产的污油燃烧系统,实现了渣油、污油的乳化燃烧,加水量可达20~30%,有明显的节能减污效果.一、渣油、污油乳化燃烧系统(一)乳化燃烧系统的组成该系统由AWO型转杯式燃烧装置和RYXH-2000型燃油细化乳化装置组成.该系统对燃烧重质、劣质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现已通过船检,投入实际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某大型焦化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对焦炉煤气燃烧废气中典型非故意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PPOPs)的脱除效果,对SCR装置入口和出口废气和SCR装置降尘中二英(PCDD/Fs)、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萘(PCNs)的全部异构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R装置对总PCDD/Fs的脱除效率最高,为94.6%,对总PCBs和总PCNs的脱除率分别为74.7%和78.4%.SCR装置入口和出口废气中UP-POPs同系物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入口处以高氯取代为主,出口处以低氯取代为主.SCR装置对高氯取代UP-POPs有更好的脱除效果.催化还原和催化氧化降解同时发生是SCR装置脱除废气中UP-POPs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应用英国Tischuk公司开发的RBI软件(T-OCA)对苯乙烯装置脱氢反应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的过程,并针对石油化工装置开展RBI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温室内构建的串联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以芦苇为湿地植物,填充砾石,研究两种水力负荷(0.2和0.4 m/d)、3个串联级数、有/无植物等对处理北京市清河河水磷去除的影响,试验共持续144 d. 结果表明:①在进水ρ(TP)为0.50~1.77 mg/L(平均值为1.15 mg/L)、ρ(DTP)为0.41~1.53 mg/L(平均值为0.9 mg/L)的条件下,TP去除率随进水ρ(TP)的升高而升高. ②水力负荷为0.2 m/d时,有、无植物3级串联系统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36%、26.85%;水力负荷为0.4 m/d时,分别为32.42%,23.99%,说明低水力负荷与有植物的条件利于除磷. ③有植物3级串联系统TP去除率平均值为38.36%,大于2级串联系统(28.30%);无植物3级串联系TP去除率平均值为26.85%,大于2级串联系统(21.81%)和1级串联系统(14.98%),串联级数增加,磷去除率升高. 研究显示,水力负荷为0.2 m/d时,有植物3级串联系统的TP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炼油厂装置区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排放特征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于2015年11月采集了珠江三角洲某大型炼油厂装置区排放的苯系物,使用预浓缩-GC-MS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采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常减压蒸馏装置(AVDU)、催化裂化装置(CCU)、MTBE装置、连续重整装置(CRU)、芳烃联合装置(ACU)、延迟焦化装置(DCU)排放的苯系物浓度分别高达(239.5±159.5)、(149.9±36)、(313.8±373.8)、(136.3±12.8)、(103.5±92)和(116.9±102.8)μg/m~3.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装置区BTEX经吸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3)~1.0×10~(-1).经皮肤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9)~1.0×10~(-7),6大装置的BTEX非致癌风险指数均1,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各装置区BTEX经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6~1.0×10-5,经皮肤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10~(-12)~1.0×10~(-11).6大装置区的苯、乙苯致癌风险指数均超过EPA人体可接受致癌风险值(1.0×10~(-6)).皮肤暴露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与吸入暴露有相同的趋势,但风险值远小于吸入暴露的风险值,占总风险值的比例不足0.001%,说明该炼油厂引起人体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为吸入暴露.  相似文献   

7.
在一台装备有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系统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加装甲醇喷射装置并向进气道喷入定量的纯甲醇,结合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并使用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组合微粒氧化催化器(POC)后处理系统,使其常规排放能满足国五排放法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柴油甲醇双燃料(Diesel Methanol Dual Fuel,DMDF)发动机的非常规排放特性.在采用国五排放法规标准规定的ESC(稳态13点工况)测试方法条件下,利用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检测法)对DMDF发动机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机非常规排放物主要为甲醇、甲醛、1,3-丁二烯、苯、甲苯和SO2,非常规排放物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19.532 g·kW~(-1)·h~(-1),其中,甲醇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11.395 g·kW~(-1)·h~(-1),甲醛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5.927g·kW~(-1)·h~(-1),SO2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0.053 g·kW~(-1)·h~(-1),其余排放物为痕量水平.在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非常规排放物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0.115 g·kW~(-1)·h~(-1),降幅为99.41%.催化氧化装置对甲醇、1,3-丁二烯、苯和甲苯的消除率为100%,对甲醛的消除率为99.04%.  相似文献   

8.
基于包扎法的石化乙烯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置泄露是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基于动态吹扫包扎法采样和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方某石化企业乙烯生产过程中裂解装置的压缩、分离系统及芳烃抽提装置的泄漏组件进行了VOCs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烷烃(49.7%~82.4%)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烃(3.2%~35.7%)和芳香烃(5.5%~14.4%); 2-甲基戊烷、甲基环己烷、3-甲基己烷及2,3-二甲基丁烷在整个乙烯生产中都有重要比重.乙烯和反-2-丁烯是裂解装置的重要标志,而苯和甲苯是芳烃抽提装置的重要标志;臭氧生成潜势主要来自于烯烃,尤其是乙烯的贡献率最大,占总烯烃贡献的47.0%~73.0%.参考美国环保局推荐的Method-21,计算了轻液介质阀门的排放速率,获得其泄露排放速率与泄露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3×10-7x0.993(R2=0.788).  相似文献   

9.
MBR法处理ABS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搭建MBR(膜生物反应器)装置,以低污泥浓度处理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段进水.膜组件采用小型中空纤维微滤膜,间歇方式运行,考察各相关参数(膜比通量、COD(化学需氧量)、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污泥负荷、容积负荷)对MBR系统运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BR系统可以在低污泥浓度下(3000mg/L)处理该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78%,但是污泥中微生物的适应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分层分行燃烧技术的前身是分层燃烧,迄今已有十四年的发展历程,这里就该技术的相关问题,作一系统解析: 1 给煤装置的类型划分 给煤装置的类型划分,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从安全可靠性方面去划分(主要体现在供煤的连续可靠性):可分成单辊式、双辊式、三辊式、刮板式几种.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下水处理工厂中的脱臭装置,最近有增加的趋势,几乎所有的处理工厂都设有这种装置.其采用的脱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比较有实用价值的臭气处理法有:化学药品洗涤法(酸洗+碱洗法)、吸着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次氯酸盐洗涤法)、土  相似文献   

12.
陈曦 《环境科技》2007,20(4):1-3
含有氯霉素(CM)、抗菌素增效剂(TMP)和磺胺新诺明(SMZ)的合成制药废水对生物处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对厌氧菌和好氧菌的驯化、筛选和复配采用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工艺可有效降低废水的有机污染指标:经吹脱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70%,再经好氧生化系统处理,CODCr去除率可达60%.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效果稳定,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一定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日本从美国引进一种高敏感的总有机碳(TOC)测定装置.它用于测定水中的有机碳量.由于该装置有过氧化硫酸盐注入器(可选择)及高敏感检出器,所以能测定特别微量的TOC,就是超级纯水亦能用它来测定.美国已把它用于半导体、原子能、制药、自来水等工业.  相似文献   

14.
X85 9503257一种光度法高速自动分析装置/陈家桂(电子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环保所,成都)//四川环境/四川省环保科研所一1994,13(4)一49~53 环信X一96 该装置由多功能流动注射进样仪、721光度检监器和PC一1500袖珍计算机联机系统等部件组成。通过控制接口和处理系统,实现实时自动注人试剂(试样),自动读数、数据处理、自动打印分析结果。通过对水中六价铬浓度连续自动测定的应用,认为该装置有如下特点:1.分析速度快(81次/h),连续测定稳定性好,含铬0.SOmg八试液连续测定14h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重复性好,0.10、0.50和0.80mg/l铬标准溶…  相似文献   

15.
脱硝在线连续监测系统与脱硫在线监测系统相比,脱硝装置在电除尘(或布袋除尘)装置之前,而脱硫装置在除尘装置之后。由于安装位置的前移,脱硝CEMS系统运行环境将比脱硫CEMS系统更为恶劣,脱硝装置将面临着高温、高粉尘、高负压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脱硝装置工况、HJ562-2010和HJ563-2010环保标准提出脱硝CEMS系统对设备的要求以及设备维护难点。  相似文献   

16.
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在线检测装置(GAC)测量结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在线检测装置(GAC)是一种连续收集、测量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水溶性组分的装置. 分别将GAC的测量结果与二氧化硫(SO2)分析仪、差分吸收光谱(DOAS)、颗粒物-液体转换采集系统(PILS)和膜采样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表明:GAC对SO2吸收完全,测量结果稳定可靠;GAC测量的气态亚硝酸(HONO)质量浓度比DOAS测量值略偏高,原因可能是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GAC对HONO的测量受到了NO2的干扰;GAC和PILS测量的硫酸盐、硝酸盐和氯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以ρ(SO42-),ρ(NO3-)和ρ(Cl-)计〕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将ρGAC (SO42-)校正到与PILS相同的粒径范围后,与ρPILS (SO42-)的系统偏差仅为-2%;GAC与膜采样法测量的ρ(SO4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6),而二者的ρ(NO3-)相关性较差,原因可能是硝酸盐在膜采样过程中有损失,使膜采样法的测量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受污河流水质,保障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在野外条件下构建DW(跌水池)、SW(深水池)和QW(浅水池)3种装置对微污染河流进行旁路复氧修复,考察不同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进水污染物负荷及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旁路复氧修复装置在较高进水ρ(DO)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ρ(DO),复氧作用表现为QW> DW> SW.DW、SW和QW对NH4+-N、TN、TP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5%~41.8%、1.0% ~ 25.8%、13.8% ~16.4%和6.4%~8.8%.污染物出水浓度和进水负荷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R2>0.8);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均有所提升.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修复系统中水力负荷与污染物去除的关系(R2>0.9).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受污河流水质,保障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在野外条件下构建DW(跌水池)、SW(深水池)和QW(浅水池)3种装置对微污染河流进行旁路复氧修复,考察不同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进水污染物负荷及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旁路复氧修复装置在较高进水ρ(DO)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ρ(DO),复氧作用表现为QW>DW>SW.DW、SW和QW对NH4+-N、TN、TP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5%~41.8%、1.0%~25.8%、13.8%~16.4%和6.4%~8.8%.污染物出水浓度和进水负荷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R2>0.8);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均有所提升.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修复系统中水力负荷与污染物去除的关系(R2>0.9).   相似文献   

19.
7 安全对策的有效性7.1 泄放装置的故障分析前已述及了爆破片和排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接下来是泄放装置的能力 ,但这个问题相当复杂。由表 4( b)可知 ,即使泄放装置已经动作 ,反应器超压事故仍有 1 0起 ,很明显 ,这是因为泄放装置的能力不足。其次 ,在泄放装置没有动作、反应器超压的 1 3起事故中 ,5起由爆破片没有动作的事故中有 4起是能力不足。在 1 3起( 8起 5起 ,见表 4( b) )事故中 ,爆破片可靠性差引起的事故为 1起 ,其余 1 2起为能力不足。亦即爆破片能力不足的故障率约为爆破片不动作的故障率的 3倍 ( 1 2 / 5)。因此 ,直径偏小…  相似文献   

20.
石油炼化无组织VOCs的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我国光化学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PRD)典型石油炼化工艺的炼油装置、化工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离线和在线的多种先进仪器监测其VOCs的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间、对-二甲苯/苯(X/B)、甲苯/苯(T/B)、乙苯/苯(E/B)比值分析其VOCs的老化特征,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等效丙烯浓度法和OH自由基反应速率法(LOH)3种方法综合评价其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研究发现,炼油装置区和化工装置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早晚高,中午低;污水处理区呈双峰趋势.3个装置区无组织排放的VOCs中烷烃浓度均占比最高,同一装置区内的不同装置VOCs排放特征不同.石化企业X/B、T/B和E/B值较城区和郊区的高,化工装置区的压缩碱洗装置区(CAW)T/B值最大.石化企业VOCs的活性较城区和郊区的强,其平均OH消耗速率常数为15.22×10-12cm3/(mol·s),最大增量反应活性为4.21mol(O3)/mol(VOC).化工装置区对石化企业OFP总量的贡献最高,为84.83%;其次是污水处理区,12.95%;炼油装置区最低,为2.22%.化工装置区的CAW对石化企业OFP贡献率最高,为34.26%;污水处理区的浮选池(FT)贡献率最低,为0.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