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关系的分段回归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性pH值与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之模式,将二者间的21组实验数据分为两段进行回归计算,获得两个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6,pH计算值的误差不超过0.01个pH单位,因此,分段回归计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可通过测水温来计算中性水体pH值。  相似文献   

2.
将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应用到水质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中,可获得更切合实际的pH标准指数、pH负荷比及负荷现状比;也可提高酸雨的pH评价精度,这一关系对pH标准的改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应用到水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中,可获得更切合实际的pH指标指数,pH负荷比及负荷现状比,科学而准确地表征环境现状质量或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导出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又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回归的方法确定了二者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学方法确立了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t的定量函数关系,PH(中)=7.37d-1/509.2,由引可计算任一温度下的纯水的PH值和水的离子积,使PH测定弯得简单而快捷。  相似文献   

6.
红壤对铬(Ⅵ)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云南三类红壤对Cr(Ⅵ)吸附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对Cr(Ⅵ)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吸附量为红壤〉赤红壤〉砖龚壤。酸度、温度和有机质对红壤吸附Cr(Ⅵ)均有影响。低pH值时吸附量随pH值升高力吸增加,pH值超过某一限度,吸附量急剧下降,直至基本不吸附;温度低于40℃时,吸附量随或高而减少,但温度高于40  相似文献   

7.
红壤对铬(VI)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南三类红壤对Cr(VI)吸附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对Cr(VI)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吸附量为红壤>赤红壤>砖红壤。酸度、温度和有机质对红壤吸附Cr(VI)均有影响。低pH值时吸附量随pH值升高略有增加,pH值超过某一限度,吸附量急剧下降,直至基本不吸附;温度低于40℃时,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但温度高于40℃时,吸附量不再减少;随有机质加入量的增加,吸附量减少,其相关性红壤和赤红壤达显著水准,砖红壤达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8.
2种大气SO2监测浓度换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常规法和碱片法对大气SO2进行同步监测,并用相关分析讨论了2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94(n=11)。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方程:y=0.090x-0.031来表示(其中y为大气SO2浓度mg/m^3,x为硫酸盐化速率SO3mg/(100cm^2.d)同时还对方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溶液中非离子氨百分比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求出非离子氨百分比α(pH,t)的表达式,运用公式计算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批量计算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葫芦山湾沉积物中重金属集散特征及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1990年调查资料,对辽宁葫芦山湾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的集散特征作了研究,其集散规律受控于沉积物的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即符合Cm=A/Sx×(dx(y+θr)/d50)B经验方程的规律;重金属环境背景值的求法是采用:①按统计分类型公式计算法,②采用对数累积频率曲线作图法和极大相关分析计算法,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颇为近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导出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又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回归的方法确定了二者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DO控制、pH值调节、温度调节、水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底泥释磷实验。实验表明:(1)厌氧条件下,底泥中的磷向水体释放,且释放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好氧条件下,底泥非但没有向水体释放磷,反而从水体中吸附磷,呈“负释放”状态;且pH值越低,“负释放强度”越大。(2)温度升高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最大释放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3)搅动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大于静置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4)微生物对磷释放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次模拟实验结果看,体系温度升高、减少溶解氧、提高pH以及施以水动力作用,均可使底泥中的磷释放量增加,在常温(25℃)、厌氧、pH=7.5条件下,底泥中磷向水体的释放量将增加17%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SO2和NOx进行了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紫露草对大气中SO2和NOx较敏感,紫露草微核频率MCN%(效应y)与SO2、NOx的浓度(剂量x)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正相关。对于SO2当浓度在0.00-3.75mg/m^3之间时,对应的微核频率y=8.38+4.38x,r=0.91;对于NOx当浓度在0.00-1.00mg/m^3之间时,对应的微核频率y=4.8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质子传递平衡原理,从理论上建立了NH^+4-NH3共轭酸碱对之共轭酸离解常数Ka随温度T(k)变化的数学模型。用Kw、Kb的文献值计算出Ka值,按其模型对温度T(k)进行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999997,Ka的估算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44%。文中还用导出的δNH3(%)计算公式进行了水体中非离子氨占总氨百分比的估算,并与美国表值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导出的C  相似文献   

15.
选矿废水中醚胺的某些环境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降解,吸附及土柱淋滤试验等手段,对选矿废水中醚胺的降解规律,降解能力,吸附能力,分配特征以及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规律等环境化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醚胺在水体中的降解规律服从一级生物化学反应方程c-coesp(-Kt),温度和pH值是影响降解系数K的两个主要因素;(2)土壤对醚胺的吸率在92%以上,吸附方程为q=5.335+63.3gc;(3)醚胺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规律为c=aex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近期出现的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应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段回归,获得两个关系式,计算误差不超过0.01个pH单位.  相似文献   

17.
碱性溶液的脱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25℃下实验测定了不同初始pH值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脱硫量随pH值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脱硫量计算公式。在25℃下由公式计算出的脱硫量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mmol/L)  相似文献   

18.
单甲脒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单甲脒水解反应动力学与单甲脒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降解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甲脒属在水中不稳定的化合物,在pH≤5时稳定,在pH≥6时则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介质pH值的增大而加速。单甲脒水解反应半衰期可从15.92d(pH6)缩短至1.40d(pH9)。实验获得单甲脒水解反应温度效应系数为2.9,活化能为78.74kJ/mol.单甲脒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实验结果与在缓冲溶液体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学证明得出:位于有效源高为H的排气筒下风向点(x,y)处,浓度随铅直方向距离Z的变化过程中存在最大值。且(i)当H≤σz(σz为铅直扩散系数)时,Z=0为铅直方向最大浓度点;(ii)当H〉σz时,在0〈Z〈H范围内必有一点Z^*,当Z=Z^*时,铅直方向浓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六氯环己烷是世界海洋和大湖中污染量较大的有机氯农药,因此在测定环境的最终状况时,了解其化学反应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本研究中,α和γ-HCHs的水解是在含叠氮化物的缓冲蒸馏水里进行的,该蒸馏水被放在严格密封的暗色瓶子里,以避免生物降解,光解和挥发方面的损失。试验操作条件:(a)恒定温度,pH7 ̄9;(b)恒定pH(9),温度5 ̄45℃,时间为4 ̄248天(取决于反应条件)。在pH值恒定的情况下,H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