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印刷行业是目前职业病多发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一些工厂追求利益,忽略安全生产、职业防护和国家卫生标准,给广大打工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眼下 ,南下到电子厂的打工者又多了起来。据美国电子工业健康安全小组对“硅谷”(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 )进行的调查表明 :在电子工业中 ,有 70 %的打工者 ,正受到焊锡、助焊剂蒸气以及各种化学剂的危害。焊工们每天要吸入大量的焊锡、铅、砷等有害金属 ,一旦这些有害物质吸入过多 ,将会引起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 ;严重者可使心脏及生殖器官受到损伤。同时 ,焊锡油蒸气也会损伤人的皮肤 ,各种树脂粘合剂等会对作业工人的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专家指出 ,在电子行业中 ,由于劳动保护不善所引起的危害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打工者千万要注意个…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故处理无奈打工者热点追踪随着农村打工者的大量涌入城市,城里人对打工者越来越无奈,既离不开,又躲不开。可以说,打工者在城里无所不在,衣食住行各行各业无不涉足,给城里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以断言,如果哪一个早晨,城里的打工者,全部撤离,肯定会给城市...  相似文献   

4.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也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是建筑行业常说的一句话。它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通常由于操作者的心理状态不佳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直接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我们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中就可以找到人身伤害事故的多种致因。 例如冲床切断手指的事故,可能是一种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即把手放在了模具下面,也可能是一种不安全条件造成的,即操作部位无防护装置。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分析,下列几方面如存在问题,即可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6.
转眼,2008年成了“去年”。回首2008年,我,一个打工者,一个以车为家、以车为生的的哥,也学时髦,盘点一年以来的“亮点”,为自己评选了十大杰出“驾事”。一,去年最“杰出”的一件事当数安全无事故。全年行驶20多万公里做到了车不破漆人不破皮,这在我的驾驶生涯中还从未有过。应了那句老话“熟能生巧”,“巧能生安全”,技术是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或者可以简要概括为可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不安全行为主要反映了在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中,"人"这一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出现了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以及应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而没有遵守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资料得知,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这说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往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发生违章操作行为时,常将事故责任简单地归咎于事故受害者。事实上,人不可能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发生错误行为。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人的活动是人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条件。安全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现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包括电力建设安全、电力运行维护安全和电力多种经营安全3大类,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如设备缺陷、人员习惯性违章、检修安全措施不齐全等,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从而触  相似文献   

10.
转眼,2008年成了"去年"。回首2008年,我,一个打工者,一个以车为家、以车为生的的哥,也学时髦,盘点一年以来的"亮点",为自己评选了十大杰出"驾事"。一,去年最"杰出"的一件事当数安全无事故。全年行驶20多万公里做到了车不破漆人不破皮,这在我的驾  相似文献   

11.
晓讷 《劳动保护》2009,(6):10-13
2008年,是云南省实现安全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最大、影响最广泛、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4个明显下降”和“1个持续改善”的态势,即: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大事故起数和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四项”相对指标均明显下降,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云南省的各类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6%、11.95%;重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0%。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俱乐部     
2004年第7期有奖评刊反馈有奖评刊在非公企业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非公企业的安全问题到了不得不引起社会关注的严重时刻。有些非公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肯在安全上投入,从而使这些企业的打工者的生命和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本刊系列文章的推出,向所有非公企业发出了一个信号:不重视安全问题,既害国家,又害职工,更害企业自己。建议对这些非公企业,也应该像国有企业那样,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关人员,以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力度。江苏 曹建明我仔细阅读了《预防为主抓源头 科学管理保安全》和《认真履行主体安全责任》两篇文…  相似文献   

13.
徐晶晶 《安全与健康》2023,(3):60-64+69
文章为有效研究煤矿不安全动作,将煤矿事故起因可能涉及的人员分为一线员工、中基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三类,以40起煤矿事故为样本,统计了三类人员的不安全动作和频次,并采用灰色—熵权评估模型计算了三类人员不安全动作的综合关联度,得出三类人员的关键不安全动作,为事故预防和安全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煤矿隐患排查易被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它随煤矿生产活动的进行而产生、发展。隐患虽然不是事故,但它可以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新工人进厂,不少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劳动组织不断出现,抓好全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尤为迫切。 开展全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 (1)事故大多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而全员安全教育是杜绝不安全行为的最好办法。我们对工伤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人为因素占88%,违章作业占46%,劳保装置不齐或使用不正确占20%。由此可见,防止事故的根本措施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全员、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教育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欠。据资料介绍,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工伤事故占80%左右。我区工矿企业1986~1987年间共发生死亡事故35起,其中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26起,占74.3%。这26起中,直接因违章引起的有24起,占94%。可见,在现阶段认真分析违章致因,研讨预防对策,对实现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这“三违”是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乃至消灭违章,达到减少人为事  相似文献   

17.
血的教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理解安全员这一工作的崇高性。安全员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者和执行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否则不可能把安全工作做好。 (1)思想修养。一个合格的安全员应具有政治素质好、原则性强、不讲私情、热爱安全工作、作风正派等品德,否则就不可能胜任安全员这一工作。 (2)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对生产过程中诸安全因素和对自身进行保护的反映。安全员要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首先自己要强化安全意识,时刻想到安全,纠正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和传统习惯,积极、主动地消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解剖事故一起电击工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理论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空运动轨迹交叉,就完会成事故。该理论揭示,事故的发生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即空间和时间的调度。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因此,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工业伤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必然存在一个或多个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具体指生产作业环节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是各行各业作业过程中控制的重点与难点,一些大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队伍及人员数量多、  相似文献   

20.
你是否知道,汽车碰撞时仅靠手臂不可能保护孩子,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更是儿童“杀手”。中国一年有1.85万孩子因为车祸而丧生,但是儿童安全座椅在中国的使用率只有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