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土砖研究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及污染历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缺乏环境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调查污染地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研究其污染历史及演变规律是较复杂和困难的。我们对某铜冶炼厂引起的环境污染状况调查中,对不同年代修建的土砖房的土砖作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是确定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研究土壤污染历史状况的一种途径。对土壤环境标准制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远景环境质量控制的研究也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资料,对于评价环境质量、估计污染程度、预测污染趋势和制订环境保护措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处理的特点是:背景值数据量大;各元素含量波动范围宽;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丹江口水库新增淹没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野外调查,采集169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7种重金属(Cr、Cd、Pb、Ni、Zn、Cu、As)的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并采用Igeo(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生态危害评价. 结果表明:w(Cr)低于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w(Cd)、w(Pb)、w(Ni)、w(Cu)、w(As)、w(Zn)均高于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w(Cr)比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低18.90 mg/kg,w(Zn)比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高11.21 mg/kg,w(Cd)则为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16倍. 空间分析表明,河南省淅川县、湖北省丹江口市附近的库区以及河南省九重镇、盛湾镇库周的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而其余区域较低;Igeo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丹江口水库新增淹没区主要的污染元素,Cr、Pb、Ni、Zn、Cu、As则处于无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库区部分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土壤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为库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并直接参与水库水质和底泥的质量组成,为预测库区土壤及水体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制定库区环境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库区环境特点是,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地区是已受到不同程度开发的农、林用地,未开发区少见。但大型现代工矿企业不多,点源污染较少。因此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不同于单纯反映原始处女地及自然保护区特征的土壤本底值,或反  相似文献   

5.
污染损失率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污染损失模型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应用,结合土壤环境污染的特征,尝试将污染损失率法应用于福州市郊菜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并同时计算评价样本的密切值,发现污染损失率法与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前者表现出对样本中超标较严重的污染因子有更强的分辨率。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证明,污染损失率法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便,评价结果合理精确。本研究拓展了污染损失率法的应用领域,也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或多或少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土壤环境污染是其中之一。土壤环境作为国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大环境的循环和发展,做好土壤环境监测,有助于及时获取土壤环境污染信息,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有助于对相关污染进行提前预防。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立足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对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在应用中的主要技术和应用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在以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核心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根据当时我国土壤环境研究水平并结合土壤环境管理要求而制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化,该标准逐渐暴露出土壤类型和污染物控制项目覆盖面不全,与其他相关标准有部分重复、衔接性差,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差等问题.因而,以该标准为核心的整个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系统梳理我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及存在问题,分析其他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制订方法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壤环境管理需求,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优化方案,主要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修复目标值和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土壤环境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土壤相关配套标准体系和土壤环境基础标准体系四大类标准体系组成.此外,基于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的污染物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系列标准制订的基础.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手段,优化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可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土壤环境保护法》的制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土壤环境具有地域性强、差异性大的特点,建议尽快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明确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各自的定位与关联,推动制订地方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国家则应集中开展土壤环境基准、标准制订技术规范等相关研究,为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矿山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基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是将某一地区或数据集合作为参照时某一元素在特定物质中(土壤、沉积物、岩石)的自然丰度,并可以表述为区分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的单一的极限,是区分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是进行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的基础。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矿山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o、Cr、Cu、Hg、Nn、Ni、Pb、Zn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为下一步评价矿山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是污染地块环境监管的重要环节,通常基于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风险控制值来确定。而对于砷污染地块,采用HJ 25.3—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推荐模型和参数推算得到的修复目标值往往低于土壤砷环境背景值,难以满足监管需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污染地块土壤砷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探讨了基于土壤环境标准值、传统风险评估、层次化风险评估、等效风险评估及土壤砷环境背景值修正方法的实现路径与实践应用。结合我国污染地块监管策略和砷污染地块开发再利用现状,提出了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值、层次化风险评估和生物可给性相关参数修正的土壤砷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旨在为我国砷污染地块的修复和再利用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关于污染元素指标仅仅考虑不同土类背景值差异的不全面不合理,对666,DDT土壤标准及相应作物限值的不匹配,提出修改,通过资料对比和实测评价分析,以数学模式及本地区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为依据,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特点的湖北省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并以西湖为实例,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科学,较客观地反映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11.
君安矿区复垦土壤的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君安矿区复垦土壤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矿区不同复垦基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Pb、Cu、Cd和Cr的含量,并采用三步评价法对该矿不同区域复垦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君安矿西区、东区复垦土壤环境质量合格,北区、南区和中区复垦土壤均不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通过将矿区与全国土壤背景值进行比较可知,矿区复垦土壤未受到重金属Cu的污染,受Cd、Cr的污染较轻,受Pb的污染较严重。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确定矿区土壤复垦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油田采油区土壤污染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二 《环境工程》2015,33(2):126-129,139
目前,尚未发现完全适合采油区土壤污染评价的相关标准。基于此确定了土壤各因子的评价标准,并制定了土壤污染程度分级标准,开展了土壤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盐化污染等多种污染的联合调查评价,克服了以往对土壤石油污染进行单一调查评价的不足,并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采油区土壤污染现状为重污染级,石油类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因子,其他因子为警戒级或清洁级,但Cd、全盐量、p H值已接近污染起始值。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各因子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重金属Cd的平均含量已达到了二级标准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镉标准值差异比较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伴随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物超标等问题逐年加剧,由土壤镉污染导致水稻出现"镉米"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对土壤镉环境标准的广泛关注.建立土壤环境标准是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世界各国虽皆以镉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最大允许值作为定值的基础依据,但定值方法、标准应用目标各有侧重,因而标准限值差异较大.通过对国内外土壤重金属镉标准限值和我国土壤镉背景值的研究,给出了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土壤表层镉背景含量范围值和部分土壤类型镉背景含量范围值;报告了我国现行土壤镉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应设置土壤镉梯度标准限值、有效态与总量标准限值并存以及严格区分人为污染与高背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正确采集土壤背景值样品,是开展环境监测、评价土壤质量与合理用地的一项基础工作。土壤微量元素的背景值是个相对的概念。各种元素在土壤中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迁移与富集。在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掌握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进程,以期达到预测预报和预控的目的,应在远离工矿与其它污染源,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才能适合本项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稳健统计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稳健统计方法中的位置估计量和尺度估计量对我国某受到人为干扰的地下水水源地C层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健统计方法对样本中的异常值有较高的耐抗性,计算结果与常规方法相近,因而适用于某些人为干扰地区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对该水源地背景值的计算表明,该地区C层土壤Cu,Pb,Cd,Cr,As和Hg的背景值中心分别为21.2,32.5,0.103,60.3,11.0和0.012 mg/kg,其中w(Pb),w(Cd)和w(As)高于山东省平均值. 6种重金属的阈值分别为29.0,43.7,0.143,93.5,21.0和0.080 mg/kg,均小于全国平均上限值,但其中Pb,Cr,As的阈值高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基于该地区背景值的污染累积指数评价表明,该地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Pb和Hg,主要污染区为污水沟渠周边,污染深度为1~3 m.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伊犁河流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盐碱土Cu、Zn、Pb、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并计算其理论基线值.采用基线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环境背景值评价法和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法对流域土壤进行对比污染评价.结果表明:①基线因子污染评价显示流域内4种典型土壤类型以As的污染最为突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分别有7.14%、9.76%、7.50%的样点达重度污染;其次为Pb,栗钙土有7.32%的样点达重度污染,且As和Pb的变异度最大,表明人为扰动大.②环境背景值评价显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As,其次为Cu、Zn、Pb;③土壤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显示,Cu、Zn、Pb在4种土类中均优于二级洁净度,Hg为一级洁净度,As在灰钙土中为中度污染,黑钙土、栗钙土、盐碱土为二级或优于二级.比较3种评价体系,基线因子污染评价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特性及土壤发育过程,且可将污染评价定位到样点;而背景值污染评价因建立于区域背景值,忽视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自然迁移、淀积过程;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则以土壤环境安全度为主要评价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土壤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和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达到有效遏制土壤污染的加重趋势和实现土壤环境风险全面管控的目的,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区域土壤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分析和污染风险特征分析,以土壤净化缓冲功能为核心构建全面反映土壤性质、污染演变趋势和风险特征的土壤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评价指标的安全系数核算方法.以北京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尺度的土壤重金属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科学可行性.结果表明,北京市Cu、Zn、Pb和Cd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差异明显,Cd元素土壤环境承载力较其他元素低.明确土壤环境承载力概念与内涵、完善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构建土壤环境承载力信息数据库和开展土壤环境承载力核算试点等4个方面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中矿质元素背景值的研究是农业环境背景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估计污染地区粮食的污染程度,正确评价环境质量、预测预报污染趋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指导日益兴起的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布局农作物的规划与区划,探讨地区性人、畜疾病发病原因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某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标法与单项污染指标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环境评价、评价标准,并应用于该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研究对某地区进行采样并分析,对土壤中的Cr、Cd、Pb、Cu等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研究得出:在研究区水平方向的污染程度为北部小于南部,在垂直方向上,污染程度为距离地面越远污染程度越高;南部区域的生态遭到了严重的危害;中部区域和北部区域的生态造到了中度的危害;重金属(Cr、Cd、Pb)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危害程度为北部小于南部,重金属(Cu)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危害程度为南部大于北部,研究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江津区现代农业园区内4种农用地类型的653个表层土样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相关标准,采用重金属污染指数法对标准中所涉及的Cu、Cr、Cd、Hg、As和Pb共6种重金属元素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结合用地类型确定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适宜性土壤分区.结果表明:除元素Cu、Cr和As外,其他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除元素As和Hg外,其他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我国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元素Cu、Cr、Cd、Hg、As和Pb的平均浓度均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但Cd污染已处于安全警戒线内,应高度警惕和严格监管园区内该元素的污染.水田、旱地和果园的土壤环境均以尚清洁为主,其他园地的土壤环境以轻度污染水平为主.部分水田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轻度)、Hg污染(中度)和Cd污染(中度),旱地存在一定程度的Hg污染(中度)和Cd污染(中度),果园和其他园地的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Cd的轻、中度污染.全区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土壤面积为12.47k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3.64%,旱地、果园、水田和其他园地中符合该标准的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84.83%、68.07%、56.51%和42.09%.4种用地类型的土壤环境生态风险水平均以低等为主,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70%.Cd和Hg在园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中占有较大的贡献率,应列为优先控制污染元素并对其生态效应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