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盾构法隧道施工在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高技术、高风险的施工工法。由于受通过地层地质条件及刀具耐磨情况的影响,盾构机需要不定期地进仓进行检查或换刀作业,仓内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有害气体直接影响作业人员安全,可能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华南某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实际情况,应用数值统计分析方法,对仓内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硫化氢、氨气、氮氧化物等八种气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初步分析了地铁工程隧道盾构法施工盾构机仓内的气体浓度情况及其危害存在的可能性,论述作业人员进仓施工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提出预防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的安全防范措施,为地铁隧道盾构法现场管理及施工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1日,靖江女青年张某通过靖江市房产中介所与房东徐某签订了租赁协议。徐某将一位于地下室的汽车库出租给张某居住,租期1年。3月7日晚,张某的男朋友李某在车库里的卫生间内洗澡。因一氧化碳中毒不治身亡。李某死亡后,他的父母认为悲剧的发生,罪魁祸首就是房东(主)将车库作为居住用房出租.因此将房东徐某推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3.
一锌铝压铸企业突发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通过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熔锌作业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超标。2014年1月20日9时左右,大连市金州新区一锌铝压铸企业生产现场二层组立区1名操作工在工作中晕倒,其同事向上级汇报后,将其送往宿舍休息。10时左右,二层陆续又有3名员工晕倒,多名员工出现头痛、恶心症状,企业立即组织将症状较重的员工送往医院治疗,经医院处置后认为是有毒气体中毒。  相似文献   

4.
<正>这些行业企业易发职业中毒在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企业及电子、皮革、玩具、工艺品、家具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电子制造企业,对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当车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物质聚积时,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引发职业中毒。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  相似文献   

5.
广西柳钢主要煤气种类为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其中焦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为6-9%,高炉煤气为10-30%,转炉煤气高达60—70名:接触煤气,特别是高炉、转炉煤气,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各单位应用一氧化碳报警仪在煤气作业岗位进行监控,自1991年启用一氧化碳报警仪以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比未使用前大大减少。起到较好的监控效果。随着柳钢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煤气发生总量增多、综合利用煤气的生产设备增加、煤气危险源点普遍存在。需要大量的一氧化碳报警仪进行监控:但是,对一氧化碳报警仪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公司按OHS体系贯标要求。落实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的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1982年10月2日,广西西湾煤矿发生了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救护队长刘元松和另一名填充工中毒死亡。 这个矿大岭坑口 216中间采区工作面垮塌后,顶部留下煤层,逐渐形成自燃火区,需要提前进行填充。10月2日早班,工人们到工作面做填充准备工作,矿领导派救护队长刘元松和3名救护队员到现场监护。当采区下部的溜煤通风眼填充后,进风路被堵死,一氧化碳(浓度已达0.15%)向采区上部扩散。刘元松明知一氧化碳已经超限,还派其他3个救护队员携带检定器到远离工作面的三、四巷道去检查管道,而他既不带检定器,又不带救护器材,就和填充工继续搞填充的准备工…  相似文献   

7.
近日,北方大寒,湖南中巴车驾驶员陈某不幸在山西境内的高速公路上遇难.和网传的"被冻死"的解释不同,经公安部门尸检确定,陈某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据现场发现还在燃烧的木炭火炉分析,可能是死者生前为了取暖,在封闭的车厢内点了火,木炭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我们在谴责交警执法时缺乏足够的人性关怀,未给被引导至收费站广场停车过夜的司机以保暖的被褥时,也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寒地区车库微机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对车库内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库温和明火进行实时监测、报警,并可实现车库安全集中管理。本文对该系统的因子分析、传感器的选择、软硬件的设计等进行了论述。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是预防和控制车库人员窒息中毒事故,保障车库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车、空调机、管道供气及各种燃气炉具、热水器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冬暖夏凉和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但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由此而产生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因使用燃气热水器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也称煤气中毒)死亡和缺氧窒息、火灾等,仅北京、上海两地1997年由此造成的中毒事故就超过200起;深圳、广州亦先后发生因煤气漏气引起大火和一氧化炭中毒死亡事故更是时有——发生。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吸入一氧化碳汽体而引起的机体损…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四年八、九月份的重大事故8月5日,河北省遵化市振兴水泥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死亡3人。8月6日,河北省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新运处一段在京山线压煤改线陡河大桥换梁施工中,发生机车相撞事故,死亡3人,轻伤2人。8月10日,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县吉舒镇一私...  相似文献   

11.
如何防止密闭空间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职业中毒特别喜好密闭空间,这是由两者的特点造成的。所谓窒息性气体,是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主要的致病环节是引起机体缺…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00,(5):34-35
一氧化碳中毒1999年5月7日 ,四川沪州长江铸钢有限公司铸钢车间发生1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中毒22人 ,死亡5人。5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该厂砂型车间在浇铸大型工件时使用了“70”型砂 ,在高湿条件下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弥漫至提升机坑道内(离地面3米 ,约50平方米)。上班后1名工人下坑道内清扫提升机 ,刚到底部立即晕倒 ,先后下去10人救助相继中毒 ,之后又有10人中毒。硫化氢中毒1999年5月1日 ,上海闵行区诸翟自来水管理站地面水厂 ,系乡镇企业 ,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 ,中毒8人 ,死亡3人。当…  相似文献   

13.
严琳 《安全》2007,28(1):63-64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气体.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排挤氧气,造成身体缺氧,影响各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孙宝银 《安全》2003,24(2):15-15
1煤气中毒的概述 高炉煤气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含碳物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气一般含有20%以上的一氧化碳、少量的氢和甲烷,发热值一般为2900KJ/m3—3800KJ/m3,其中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起慢性中毒,在37.5mg/m3时人在4h—6h内中毒,在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在1h内中毒,12500mg/m3时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它的火焰是浅蓝色,如果你把煤炉的炉条捅几下,空气充足了,蓝色的火苗也就会消失。 冬天关上窗户生炉取暖,寒风虽然给你挡住了,但屋里的氧气少了,一氧化碳却在炉里诞生了。 人体所需的氧气,全靠血液循环来运输、供给。一旦吸入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化合,变成“碳氧血红蛋白”,不再能输送氧气了。于是,人就中毒啦。开始中毒时,人感到头晕、恶心,渐渐地会昏迷过去。一般来说,如果空气中会有0.02%的一氧化碳人就会中毒,含有0.1%以上的一氧化碳,人就会死亡。冬天为什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相似文献   

16.
在煤气生产过程中,煤气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煤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而致人中毒的主要是其中的一氧化碳气体。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一氧化碳是化学窒息性毒物,其比重为0.967,较空气轻,且无色无味无臭,人们很难感觉到。人们正常呼吸时,吸进空气中的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着血液循环把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再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带回肺部而呼出体外。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18.
谢添禄 《劳动保护》1996,(11):45-45
井下急性一氧化碳群体中毒事故浅析福建省漳平煤矿谢添禄1995年1月8日15时,福建省龙岩市某联办煤矿主平峒与建运巷交叉点发生煤层自燃,导致井下工人急性一氧化碳群体中毒事故,死亡1人,重度中毒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尽管这起事故发生在乡镇煤矿,且...  相似文献   

19.
罗时 《劳动保护》2013,(2):92-93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2年5月7日,江苏省溧阳市志伟建材厂1名工人在检修炉窑时因煤气中毒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5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昌达天然气公司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线对接过程中,1名施工人员中毒窒息,另有2名施工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1人失踪、54人受伤,据卫生部委派参与事故救援的北京朝阳医院郝凤桐主任医师介绍,这起事故绝大多数伤亡人员存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管万伟  李晓堂  夏光伟 《安全》2008,29(6):29-30
2007年8月6日某冶炼厂烧结车间发生一起因违章拆除煤气管道外保温层,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致使5人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