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宏观上得到我国各地区火灾形势的异同,以为我国制定合理的消防法律法规提供参考,通过对我国大陆31个地区火灾统计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将预处理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利用聚类分析得到总体分类,分类结果表明每一类的火灾特性相对比较接近,不同类之间火灾特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博尚水库及入库河流水环境现状、污染特性和成因分析评价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博尚水库及库区上游入库河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环境和水资源综合保护治理措施。主要以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临沧市分中心水质实测资料为依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制定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分与分类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了解广佛交界河涌水质情况,探讨河涌水体环境单元聚类分析方法。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9月对广佛交界两条主要河涌的8个断面水体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分别用欧氏、闵科夫斯基和切比雪夫三种常用距离来定义样品间的距离,然后分别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对其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西航道大方水闸(U2)、芦苞涌入西南涌竹基尾水闸(U7)与西南涌广和大桥(U8)河涌断面水体污染程度较轻,水质较好;鲁岗涌猛冲水闸(U5)与湾头涌木棉树(U6)河涌断面水体污染程度次之,水质次之;而水口水道入广州珠江白沙水闸(U1)、广州珠江入水口水道沙场(U3)与珠江广州精神病院(U4)河涌断面水体污染程度较重,其水质相对较差。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欧氏距离和闵科夫斯基距离为水体样品间距离的聚类分析法是水体环境单元分类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商务部公告2014年第23号,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负责起草的《废纸分类等级规范》(SB/T11058-2013)已经商务部审核予以公布,并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国内首个对废纸分类和等级进行详细划分的行业标准。《废纸分类等级规范》根据废纸的来源和用途,将废纸划分为八类25个品级:废纸箱、废报纸、废书刊杂志、废牛皮纸、废卡纸、废铜版纸、废页子纸、特种废纸,并按照废纸质量、不合格废纸含量、禁物含量、水分含量的不同对每一类废纸进行2~4个等级的划分,依据目前市场实际交易习惯为基础制定,同时高于交易标准,可操作性强。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对濠河水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且将濠河污染因子和监测断面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6.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实践中,一般是对规划设计方案在典型气象日条件下的热环境进行模拟,然后根据模拟结果对方案进行优选优化。因此,如何选取典型气象日对于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针对现行标准所定义的典型气象日的不足,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面向城市热环境的天气分类及典型气象日确定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广州6-9月的典型气象年数据进行天气分类和典型气象日的确定,然后基于所确定的典型气象日利用微气候软件ENVI-met对某居住小区的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所识别的各类天气之间区别明显,每一类天气的特征清晰、天数合理;(2)所确定的典型气象日涵盖了夏季所有天气类型,所包含的气象信息全面、接近实际、代表性强;(3)所确定的典型气象日与城市热环境之间相关度高,从而可帮助规划设计人员科学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7.
内蒙土壤环境背景值属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土壤背景值现状进行综合归类,求得环境土壤背景属住全层分类,并通过对各层分类水平值λ的判断,可选择不同相似系数的档次来归类。为内蒙地区的土壤分类和综合规划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长沙市7年来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工作的情况,对氨氮、p H、重金属比对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在线监测仪器比对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目前在线监测仪器部分项目缺乏误差标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出各因子误差的合理区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氨氮应该按照检测浓度高低确定误差范围;p H质控样不应使用相对误差,建议采用±0.3 p H的绝对误差;重金属实际水样浓度小于一定量时,用接近水样浓度的低浓度质控样替代。  相似文献   

9.
利用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雷州半岛夏季近海海域57个监测站位的海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水质保证建议。结果表明:通过R型聚类方法可将17个监测指标缩减为6个主要成分指标,利用Q型聚类分析将雷州半岛57个监测站位大致划分为3类。模糊综合评价法同样将雷州半岛监测站位划分为3类。分别为一类海水,二类海水和四类海水。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相似性又有一定的互补性,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海域的规划和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一直都被大量的探讨。生活垃圾污染作为一项典型的环境问题被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开展,居民作为污染治理的第一环节直接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环境行动中。因此本论文将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背景,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研究北京市居民在垃圾分类中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垃圾分类标准了解程度与垃圾分类投放和废品回收相关性较高,明显影响了这两种行为的实施程度,环保体验明显影响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总体来说,对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程度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体验越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环境行为表现越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聚类的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对不同时间段分区域进行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的必要性,同时认为损失程度的等级划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用模糊数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解决该问题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模型,选取最优的距离计算方法,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该数学化的描述,并检验模型的精准度,最后得出聚类结果,绘制了动态聚类图。分类结果显示,近9年全国地质灾害损失程度等级划分为严重、较严重和一般严重三个等级时,各聚类节点差异性满足常规分类要求,表明所构建模型用于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符合实际情况,模型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过程中选用标准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按照国家的新要求进行标准的选用,并对实际竣工验收监测中遇到的选用标准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粗集理论的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源的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粗集理论(RS)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的近似分类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计算大气污染源排放的远素组成的差异程度与大气颗粒物样本中元素含量的分类关系,用排放源对于大气颗粒物无素量的有效程度为标准来评价排放源的重要性,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并与其它几种源解析法结果比较表明:不同源解析法给出的主要排放源的重要性排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煤矿实际,对影响矿井内因火灾的指标进行灰色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程度。这种分析方法提高了聚类的分辨性和准确性,而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及效果明显之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聚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电镀企业为例,解读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剖析当前环评工作中重金属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研究发现,由于废水分质分类处理,环评中第一类污染物源强分析节点出现了困难,同时验收监测又常以总排口为节点,导致监测排放量大于环评预测的允许排放量。分析认为,除了有更严格的地方法规,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源强应以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为监控节点,为克服车间排放口监控位置选取的困难,环评中可根据物料衡算法推算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在总排1:7实施实际监控。环评和验收监测的相关计算方法要实现统一,以便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第一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颁布试行一年多了。这些标准是农业部组织全国40多个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经过田间试验和农药残留量调查而制订出来的。这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护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标准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试行过程中必然迂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就近年来生产实践中所碰到的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10种南极绿藻和6种浒苔,结果显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化合物及多糖的振动吸收带组成。通过比较两类绿藻原始谱图,发现它们极为相似,在2000~500 cm-1范围内,即多糖吸收区有较小的差别。选取2000~500 cm-1范围的一阶导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10种南极绿藻、6种浒苔按其红外一阶导数的内在数理统计规律划归两类,南极绿藻为一类,浒苔为一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统计学方法,为海洋藻类的分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新形势下,对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与分析,并结合中小城市垃圾分类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特征,对生活垃圾分类规划中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和具体实施措施的分析,同时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指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共性,需要每个人都培养出科学的垃圾分类知识、正确的垃圾分类做法和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突破垃圾处理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主管部门需要出台规范标准来约束引导,企业要自觉自愿承担各自责任,各类设施要合理地配套设置,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海岸线提取时常常出现的河道区域岸线向陆地方向伸向较远的问题,本文将海岸线视为海水(包括潮滩)与陆地(包括河流)两类地物的分界线进行提取。首先采用C4.5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海岸带地物分类规则挖掘,实现基于规则的地物分类;再对海水与陆地分类结果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进行后处理,实现噪声去除,其基本原理为:设置一邻域半径,通过统计半径内异类样本点的数量来确定当前点是否为噪声点,若异类像素点的个数超过某一预设的阈值,则对当前噪声点进行修正。为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获取了2013年10月20日天津附近海岸带区域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岸线提取方法能够消除河道区域岸线提取的影响,除个别地物比较复杂的区域之外,其平均提取精度优于2个像元,满足海域遥感技术规程中线状信息误差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机场噪声评价方法众多,其限值标准各不相同。针对限值标准间难以相互比较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地使用分类的比较方法。将受机场噪声影响的区域按照土地使用类型划分为3类,结合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将限值标准统一到一致的土地使用类型。定义限值区间和土地使用类型的关系,进而通过计算并比较同类型土地所占面积实现不同限值标准的比较。基于某大型繁忙机场的实例得出记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限值标准最严,澳大利亚噪声暴露预报(ANEF)次之,昼夜平均噪声级(DNL)最为宽松。限值标准过严不利于实施,建议将WECPNL限值标准下限调整为74 dB,上限调整为80 dB。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土地使用分类对不同机场噪声评价限值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