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以上海市26个公园绿地中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集的104件小羽藓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15种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地统计和GIS技术方法,对重金属元素在小羽藓中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5种微量元素在苔藓体内富集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Al、Ba、Ca、Cr、Cu、Fe、Hg、Mg、Mn、Ni、Pb、Sr和Zn两两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P秋季>夏季>春季,随生长周期不断积累;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Cu、Pb、Zn、Cr含量显著增大,近年来呈现降低趋势.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小羽藓中典型重金属做空间分布表明,Hg、Pb、Fe、Cr、Cu等呈现以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为高值区,市郊为低值区的格局,Al元素呈现污染范围广的特征;Cu、Pb、Cr高值区域与2005年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污染范围还是污染程度均明显高于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对上海市26个公园绿地中香樟树叶进行采集,共获取104份样品进行总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上海市叶汞平均含量为64.8±26.6 μg·kg-1,范围为16.6-132.6 μg·kg-1.叶汞含量随生长周期不断累积,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 > 冬季 > 秋季 > 夏季,而叶汞累积量均值按季节表现为秋季 > 冬季 > 春季.叶片总汞含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由城市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叶汞累积量在工业园区与中心城区具有较高的值,城市东南沿海地区与远郊区叶汞累积量较低,在局地气象因子影响下,不同季节略有不同.叶汞累积量高值区域主要出现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并且风速越大,叶汞累积量高值区域的范围越大,而海洋气团下风向的累积量较小;年降水量越大的区域叶汞含量越低,春秋季节叶汞累积量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臭氧浓度与叶汞累积量的变化趋势暗示着臭氧浓度是影响叶汞累积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上海市公园绿地玻璃表面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6种优控PAHs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对玻璃表面PAHs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组成特征和潜在污染源进行了分析. 此外,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s)对玻璃表面PAHs进行了毒性当量分析. 结果表明,玻璃表面PAHs面积归一化质量浓度在83.6—1689.6 ng·m−2之间,呈现夏季(599.7 ng·m−2)>秋季(533.1 ng·m−2)>春季(464.2 ng·m−2)>冬季(351.4 ng·m−2). PAHs组成特征季节差异明显,4环PAHs在春季(43%)和冬季(42%)的占比最高;而2+3环PAHs在秋季(57%)和夏季(46%)占比最高. BghiP与T-PAHs强相关性说明汽车尾气是玻璃表面PAHs的主要贡献源;异构体比值表明不同季节玻璃表面PAHs主要污染源相对稳定,即为汽车尾气和扬尘源(降尘和裸露表土). 质量归一化处理后的7种致癌性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58.3—1311.8 ng·g−1,TEQ的浓度在夏季(466.6 ng·g−1)>春季(361.0 ng·g−1)>秋季(262.9 ng·g−1)>冬季(214.6 ng·g−1). BaP、DahA和B[b+k]F是主要的致癌单体PAH,共计占TEQ浓度的80%—91%.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长期黄金开采冶炼对城市汞污染的影响,以\"金都\"招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4月,采集了招远市区常见绿化植物柏树、落叶松、冬青的茎叶样品30份,并同步采集相应表层土壤样品34份。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总汞含量,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招远市区表层土壤中汞含量范围为0.002~0.815 mg·kg-1,平均值为0.149 mg·kg-1。土壤汞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 H、粗颗粒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阳离子交换量、黏粒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城市区域相比,处于金矿区污染源下风向、且与矿区距离较近的梦芝区土壤汞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区域。常见绿化植物茎叶汞含量范围为0.021~0.782 mg·kg-1,不同植物中的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同种植物中茎、叶中汞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植物中的汞在各城市区域没有显著差异,与土壤汞含量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招远市区土壤和植物受周边金矿开采和黄金冶炼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汞污染。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游客是免费公园游客人群的主要群体,以上海市27座免费公园为例,分析中老年两年龄段游客行为特征,以及其对公园设施服务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结果表明:中年游客具有择园路程范围广,公共交通利用率高,来园频率低,入园时间晚,喜爱亲子活动,停留时间短等特征;而老年游客则表现出偏爱短距离公园,以步行为主,来园频率高,入园时间早,倾向运动健身,停留时间长等特征。两年龄段游客对公园满意度评价总体相近,均认为绿化、卫生状况和安全性,以及景点、厕所和无障碍设施设置是影响游客来园的关键因子,前3项令游客满意,而后3项却达不到期望。针对两年龄段游客不同的行为和满意度特征,对免费公园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2015年夏季(6-8月)和冬季(12月、2016年1-2月)利用汞形态分析仪(Tekran 1130/1135/2537B)对宁波市不同形态大气汞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其含量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气态单质汞(GEM)、颗粒态汞(PBM)及活性气态汞(RGM)浓度范围分别为1.51-4.88 ng·m-3(均值2.50 ng·m-3)、10.95-646.90 pg·m-3(均值155.49 pg·m-3)和8.64-316.68 pg·m-3(均值88.22 pg·m-3);GEM含量主要受到大气长距离输送和气象条件的影响,PBM受交通影响较大,而RGM受到工业排放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冬季GEM、PBM及RGM浓度范围分别为1.73-5.33 ng·m-3(均值2.89 ng·m-3)、133.87-1723.99 pg·m-3(均值713.15 pg·m-3)和17.52-309.17 pg·m-3(均值96.94 pg·m-3);GEM受长距离输送的影响,PBM除来自燃煤和交通外,还受到生物质燃烧和烟花爆竹排放的影响,而RGM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后向气团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部为高浓度汞源,而海上气团携带汞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甲苯二次萃取-直接测汞的方法对北京市场常见水产品中的甲基汞进行分析测定,并评价了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分析样品包括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虾(Penaeus chinensis)等9种常见海产品以及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2种淡水海产品。测定结果表明:海产品中总汞和甲基汞质量分数要远高于淡水鱼中的总汞和甲基汞质量分数,总汞绝大多数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所占比例从74.7%到96.0%不等;对其中3种鱼类的鱼体甲基汞分布研究表明:肌肉中的甲基汞质量分数最高,肝脏中次之,鱼鳃中质量分数最低。根据我国水产品甲基汞标准,本研究中水产品甲基汞质量分数均低于国家标准,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署EPA颁布的甲基汞摄入量参考值,食用银鳕鱼等甲基汞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的水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应注意限量。 相似文献
9.
城市植物汞的污染特征,能够反映其生境特性,并能为城市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青岛市植物及土壤汞污染特征,采集了青岛市不同功能区植物包括柏树(Cyparissus)、落叶松(Pinus)、法桐(Platanus)、黄杨(Euonymus)、冬青(Ilex),并同步采集相应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总汞含量,研究汞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对汞的吸收累积能力不同,汞含量范围为7.2~95.7 ng·g-1,其中冬青和黄杨对汞的吸收累积能力高于其他植物,分别达到59.79 ng·g-1和51.85 ng·g-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汞的吸收能力不同,一般表现为树茎<树叶.不同功能区植物含汞量有很大的差异,植物在老工业区的汞含量最高,在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含量较低.道路两旁的植物中汞含量较高,说明交通是影响植物汞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工业区土壤汞含量最高于其它功能区,但植物中的汞含量和土壤中的汞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青岛市表层土壤汞含量低于中国其他城市的汞含量水平.青岛市常见绿化植物只有老工业区为中度污染,其它地区均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9—2014年对福建闽南沿海的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围头湾、厦门湾、佛昙湾、旧镇湾、东山湾、和诏安湾养殖的僧帽牡蛎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调查监测,对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分布和食用风险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6年9个湾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平均质量浓度(0.007—0.018 mg·kg-1):湄洲湾 > 泉州湾 > 厦门湾 > 诏安湾 > 围头湾=旧镇湾=大港湾=东山湾 > 佛昙湾;总砷平均质量浓度(1.40—2.02 mg·kg-1):泉州湾 > 厦门湾 > 大港湾 > 湄洲湾 > 诏安湾 > 东山湾 > 围头湾 > 旧镇湾 > 佛昙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大部分海水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和总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区养殖僧帽牡蛎.福建闽南沿海养殖僧帽牡蛎体未受到汞的污染,98.1%的样品受砷的污染.根据FAO/WHO/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的PTWI(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汞为5 μg·kg-1 bw、无机砷为15 μg·kg-1 bw.食用闽南沿海僧帽牡蛎中汞的EWI(每周评估摄入量)值均远小于PTWI,仅占PTWI的1.1%—1.4%;无机砷的EWI值均小于PTMI,占PTWI的7.0%—11.3%,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中汞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汞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汞主要以气态元素汞的形态释放到大气中,并经历复杂的均相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被氧化为活性气态汞和颗粒态汞;同时,活性气态汞也可经过光致还原反应光解生成气态元素汞。计算化学是一种基于理论方法利用计算软件来对化学现象和本质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方法,现已广泛用于大气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的研究。本文从计算化学角度出发,综述了大气中常见氧化剂包括O3、·OH、NO3和各种卤素自由基等对气态元素汞的氧化机制的理论研究,包括通过计算氧化产物的键解离能、键长和生成焓等热力学参数来研究反应产物的稳定性;通过计算反应的中间体和过渡态来阐述微观反应机制;通过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来研究反应进行的快慢等。同时,本文还综述了最新报道的应用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活性气态汞还原为气态元素汞的反应机制,包括活性气态汞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势能面、光解反应速率以及光解反应的分支比等。了解大气汞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化学研究进展,对于深入了解汞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大气中汞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镀金细砂填充的石英采样管在采暖期的非采暖期于北京地区七个采样点收集空气中的气态汞,用二步汞齐化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浓度并与实时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都表明,采暖期北京地区大气中汞的浓度低于非采暖期大气中汞的浓度,对于除燃煤以外汞的来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Sebastián Corral David Sáez Gislaine Lam Patricia Lillo Rodrigo Sandoval Domingo Lancellotti 《毒物与环境化学》2013,95(2):344-358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human exposure to mercury vapor can cause neurolog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deterioration. We have investigated if a population of Chilean artisanal gold-mining workers heavily exposed to elemental mercury (Hg0) display neurolog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Male volunte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Hg0 (“gold miners”, n = 35) were recruited and compared with a group of unexposed workers (n = 40). Blood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both groups for total mercury quantification. Upon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71% of the “gold miners” group showed abnormalities expressed as frontal impairment, tremor, or simultaneously frontal impairment, parkinsonism, and pyramidal syndrome. In contrast, only 16% of the individual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splayed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The “gold miners” group also showed impairment of the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bnormal scores for almost all the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applie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is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Educational level, alcohol intake, and smoking habits did not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the neurological or neuro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s. Finally, despite that the higher blood mercury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gold miners” group, the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values obtained in th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5.
利用管式炉对活性碳纤维进行汞吸附性能试验.实验发现:在气体汞浓度为5263.5μg·m-3, 吸附温度90℃, 气体停留时间0.1s时, 筒式吸附体在前20min内吸附汞效率在80%以上, 吸附180min后吸附汞效率仍在20%左右.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汞吸附效率先增加后降低, 停留时间的延长和H2O(g)的存在均有利于汞的吸附.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汞饱和活性碳纤维进行热脱附研究, 结果表明, 汞的脱附发生在100℃-230℃范围内, 在40min内从50℃升温至350℃, 汞脱附率为69.93%.汞饱和活性碳纤维热脱附后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物理吸附的汞易于脱附, 氧化汞难以脱附, 同时在热脱附过程中存在单质汞向氧化汞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汞是最具危害性的全球性重金属污染物,而节能灯生产引起的汞污染问题则日益突出。选取浙西地区某典型节能灯加工集聚区为研究对象,等间距设置7个采样点及1个对照点,每3个月采样一次,采用多台高时间分辨率自动测汞仪(Tekran2537A)对集聚区周边环境中大气气态总汞(TGM)开展了为期2 a的实时同步观测,通过分析节能灯加工集聚区TGM质量浓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明确规模化节能灯加工产业对当地大气环境的影响,明晰其大气汞污染现状,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浙西地区典型节能灯加工集聚区TGM质量浓度[(3.22±0.78) ng·m-3]显著高于全球TGM质量浓度背景值(1.5~2.0 ng·m-3)和研究区设置对照点TGM质量浓度水平[(1.20±0.35) ng·m-3],显示集聚区大气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汞污染。同时,研究区内各采样点TGM质量浓度波动幅度较大(0.93~6.74 ng·m-3),说明节能灯加工带来的人为排汞对采样点环境影响显著。此外,节能灯加工集聚区TGM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异质性。在季节上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受研究区温度和土壤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且TGM质量浓度波动情况与当地春耕秋种时节较为频繁的人为活动情况相一致。在水平分布上表现为:随节能灯加工集聚区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采样点组间TGM质量浓度标准差变化幅度大,组内变化不大,说明汞的大气传输和扩散可能与空气的稀释作用、汞的干湿沉降及地形、风向、风速等因素有关,同时,小范围内空气交换速度不大,TGM质量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浙西地区节能灯加工产业已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节能灯加工带来的大气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冬季降雪过程对城市大气气态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降雪和非降雪期间对北京西北城区的气态总汞浓度进行了连续采样,比较了降雪期间、非降雪期间的气态总汞浓度日变化过程;降雪期间气态总汞浓度的降低和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降雪和非降雪期间大气气态总汞浓度的日均值有显著差异,降雪期间气态总汞的平均浓度为5.64ng·m^-3,非降雪期间的平均浓度为7.43ng·m^-3,前者约为后者的70%。降雪后约7h气态总汞浓度恢复到降雪前水平。研究中分析了气象因素(气压、风速、阵风速度、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于气态总汞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雪期间主要受到风速(r=-0.527)和阵风速度(r=-0.574)的影响;非降雪期间主要受到风速(r=-0.691),阵风速度(r=-0.726)和相对湿度(r=0.692)的影响,并且相对湿度的影响与风速的影响相近。降雪和非降雪期间气态总汞的日变化有所差异:非降雪期间气态总汞浓度在午夜和清晨较高,日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一致;降雪期间气态总汞的日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two comprehensive modelling systems and a test application to estimate the mercury budget for the State of New York is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modelling tools developed are based on two well known meteorological modelling systems namely, RAMS and SKIRON/Eta. Both models have been modified and the developed modules describ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of mercury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 each modelling system. Model calculations and measurements have been compared during the 14 to 26 August 1997 simulation period. Two different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scenario1 where all available sources of mercury were used and scenario2 where the New York State mercury sources were excluded. An attempt was made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critical gaps i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scale transport deposition and fate of mercury in New York State, improving modelling capabilities and understanding of mercury as an air pollutant, and provide a tool for policy makers in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mercury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9.
利用Tekran 2537A和Lumex RA-915汞分析仪分别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气筒、填埋场内部的气态总汞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填埋场排气筒中气态总汞含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高于夜间,并于午间达到峰值。气象条件对汞的释放过程有重要影响,光照强度与排气筒中气态总汞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受填埋场内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影响,填埋场内部填埋气的汞浓度明显高于排气筒中填埋气的汞浓度。填埋场内部气态总汞变化规律为:植被覆盖区域明显低于无植被覆盖区域,表明有效的绿化措施对于控制填埋场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