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突出国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耕地锐减,地力下降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在障碍。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耕地,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潜力,稳定耕地面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适宜性是耕地各性状对农作物生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着耕地质量高低和生产潜力的大小。耕地资源适宜性的定量分析,是农业区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利于因地制宜安排作物布局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有利于科学地利用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广安县人均耕地仅0.76亩,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有限,分析耕地对作物的适宜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众多,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土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供开发的平原面积十分有限,土地资源极其缺乏,丘陵、山地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开发的沃土,文章围绕发展丘陵生态农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1土地资源四川省土地资源的特征表现在:①土地总量丰富,但人均量少。四川省总土地面积48.77万km2,耕地面积45.43万ha,但人均土地0.58ha、耕地0.055ha,林地0.08ha、牧草地0.14ha,分别占全国人均水平的58.0%、55.3%、6.7%和52.5%。②耕地和林地比重低。耕地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27%,林地占13.33%,其中林地中有林地比重低。③地域分布不平衡。全省92%的耕地分布在四川盆地内,有林地和牧草地则集中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山地。④土地质量低。冬水田及坡耕地比重大,多数属重点改造的中低产田地,且山区面积广大,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5.
我国划定土地资源红线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而设定的土地资源总量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控制目标,土地资源红线的内涵包括土地资源总量控制和土地环境质量维护。我国划定土地资源红线的价值在于为土地资源利用设置限值,维持土地生态价值。构建完备的土地资源红线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规划制度、土地分类管理制度、耕地利用制度和耕地资源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山地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原则──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是陆地地貌的一种类型,我国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卫门以上,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广东省是我国多山的省份,山地面积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ZI%,因此研究山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山地旅游资源的特点1.1自然特性强这里所指的自然特性是指山地旅游资源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与平原地区相比,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山地因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而保存较完整,尤其是南方山地的湿度大、瘴气多,人类早期更未涉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界斗争能力的增强,其足迹在山…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以南、南岭以北,土地总面积ZI.18万km‘,总人口6160万人,是一个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湿润森林地区,其生态平衡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目前,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对土地的需求增长,耕地和其它农业生产用地大量被占用,导致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乱开滥垦现象严重,丘陵坡地生态平衡失调。因此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占全省29·3%的山地和丘陵坡地,才能保护其生态平衡。1湖南省土地资源与丘岗坡地的基本特征根据中国国土资源数据集提供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环境保护》2013,(Z1):33-36
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我国农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有量是我国国民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减少与人口增长矛盾日益突出,自然、人为因素对耕地保护冲击力度持续增加,耕地质量堪忧,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重视耕地质量建设,依靠科技,实现耕地科学管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我国政  相似文献   

9.
川中丘陵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乐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丘区是四川省粮食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土壤肥沃、耕地少、土地利用复杂。以乐至县为例,探讨了该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胡建平  胡玉婷 《青海环境》1996,6(2):100-103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环境污染加重和耕地数量减少等一系列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本文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宏观调控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珍惜土地,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0.18ha,下降到1995年的0.08ha,特别是近10年,我国耕地呈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因此,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就必须弄清楚影响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原因根据分析,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由于经济利益的引诱,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将耕地变为非耕地,耕地面积减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耕地资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对我国而言,经济飞速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每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在收集我国1997-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的资料,并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退耕和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资源的减少引起了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变化,而耕地复种指数也是影响耕地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并提出适合我国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原区是云南省的区域性贫困区。该区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大,土地资源质量较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本文以会泽县为例,对该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滇东北山原区是云南省的区域性贫困区.该区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大、土地资源质量较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本文以会泽县为例,对该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87~1996年,达川地区在土地复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共实施省、地、县复垦项目251个,区、乡以下自办开发项目1000多处,复垦面积1.46万ha,其中复垦耕地0.4万ha,净增耕地面积0.2万ha,实现新垦耕地与非农业建设用耕地增减持平有余,调整农业结构少占耕地1.1万ha.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以短养长、规模经营、加工增值等措施,该区土地开发呈现出高效益的局面,累计土地开发收入17.1亿元,生产粮食16.8万t。10年来,我们的主要作法是:①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对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全区每年利用6月国土宣传月和“6.25”土地日等…  相似文献   

17.
交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改变长期落后的交通状况,公路建设需要超前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贫乏,在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尽可能节约土地,保护耕地资源。本文着重介绍了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保护耕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而四川山地面积特别大,占土地面积的49.5%,如果把29%的高原和19%的丘陵面积也划入山地,那么平原仅仅只有2.5%。因此,山地对四川人民的生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山区不仅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而且从大农业来看,为多种经营开辟了  相似文献   

19.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地利用与退化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玛纳斯河流域山地、平原、沙漠、湖泊俱全,土地利用类型有8个一级类型及40个二级类。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山前水、土、光热组合优良地区开展大规模水土开发建设,使区内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率达40%以上。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已经导致土地退化,其主要类型有土地荒漠化、耕地土壤贫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6种。据区域土地利用特点与退化类型及原因,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与防止土地退化的5条措施,以确保玛河流域土地永续利用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新版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新一轮的高速公路建设热潮正在展开,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与节约土地资源,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与保护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结合国家现行土地利用政策,就今后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如何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从政策机制、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等对建设高速公路节约用地提出了创新性思考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