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湿法脱硫工艺的控制氧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控制氧化是通过控制脱硫洗涤中亚硫酸盐的氧化率,减少或消除湿法石灰石脱硫系统设备结垢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强制氧化和抑制氧化的主要原理及应用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经济比较,提出选用时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3.
合成了3种N-甲基吡咯烷酮离子液体([HNMP]FeCl4,[HNMP]CuCl2,[HNMP]ZnCl3),并将其用于模拟汽油(噻吩溶于正辛烷,硫含量1381μg/g)中噻吩的萃取脱除。考察了[HNMP]FeCl4的深度脱硫和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0℃下3种离子液体脱硫能力的强弱顺序为[HNMP]FeCl4[HNMP]CuCl2[HNMP]ZnCl3;在[HNMP]FeCl4与模拟汽油的体积比为1∶1、FeCl3与[HNMP]Cl的摩尔比为1、萃取时间为60min的优化条件下,单程脱硫率为70.7%,经4级萃取后模拟汽油中的硫含量降至61μg/g、总脱硫率为95.6%;利用真空加热法对[HNMP]FeCl4进行再生,[HNMP]FeCl4使用5次后脱硫率从70.7%降至59.5%,仍保持较好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国内湿法烟气脱硫中普遍采用强制氧化工艺,但很多电厂存在氧化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分析氧化过程及其反应机理,提出了提高氧化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氨法脱硫副产物亚硫酸铵的塔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氨法脱硫反应机理,提出了将脱硫生成的亚硫酸铵溶液排放到吸收塔外进行氧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脱硫塔的注氨量,有效控制吸收塔出口烟气中的逸氨及硫酸铵气溶胶,避免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吸收塔内亚硫酸铵浓度,保持较高的脱硫率.塔外氧化对于氨法脱硫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氧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环己烷氧化时的副产物-轻质油的组成,性质,以及从中回收正戊醇和氧化环己烯的工业方法,介绍了这2种回收产品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研究了采用柴油低温临界吸收法回收装车挥发油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按装车挥发油气中的总烃体积分数为20.88%、装车挥发油气流量为280 m3/h、年运行时间为2 668 h计,装置年回收油气量为291 t,装置年最大运行功率为206.770 MW,装置投资回收期为3 a;处理后净化气中的总烃体积分数为1.24%,排放质量浓度低于25 g/m3,油气回收率达95%。处理后净化气满足GB 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企业轻质油品铁路装车系统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危害性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方案:栈台改造时要确保罐车与栈台边缘的距离满足安全间距;确保鹤管和罐车的准确对位;装车流速的控制即要考虑铁路部门不超过3h的要求,也要满足安全流速的要求;装车泵宜选用变频技术;不同油品的鹤管必须分开设置;装车前罐车内的残油和鹤管管线中的残油应进行回收处理;密封盖的选型应考虑密封面的形式和装车过程中车辆的下沉等因素;油气回收设施与栈台的距离不应超过800mm,油气回收主管线的直径可根据实际装车泵最大流量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3.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产生的油气污染及其治理方法、工艺过程与技术特点。结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产生的油气污染情况,对油气回收方案的选择、回收工艺及油品回收情况与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15.
制备了氨基介孔磁性载体(AMMC),分别采用FTIR,XRD,TEM等技术对AMMC的官能团、磁性、表观形态和沉降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并将脱硫菌株固定于AMMC上,以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正十六烷为模拟柴油,比较了固定化脱硫菌和游离脱硫菌对柴油的脱硫性能。表征结果显示,AMMC负载了氨基,是具有丰富孔结构的磁性载体(比表面积为61 m~2/g、孔体积为0.131 cm~3/g、平均孔径为11.339 nm),具有悬浮能力强、磁性良好、分离速度快的特点。脱硫实验结果表明:AMMC固定化脱硫菌配合吐温80使用,对DBT的降解率最高,脱硫反应第3天,DBT降解率为75%;AMMC固定化脱硫菌未经活化直接第5次重复使用时,DBT降解率维持在30%左右,游离脱硫菌的DBT降解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