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价值的自然基础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功能和能值衡量都具有整体性特征。生态价值的主体意识体现着人类的需求,生态恢复和生态消费需要社会整体的规划和管理。生态价值的自然基础和主体需要决定了它的整体性特征,这对宏微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文明形态构建意义出发,浅要地阐述了它在文化价值、生产与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表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应体现在科学、经济、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合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环境问题上各持己见,误解很深。近年来,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合作一直磕磕碰碰。其中,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合作才是最有效的。促进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可使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范畴,使生态学家探索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节约型社会理念与中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畜禽粪便已给中国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目前日趋加重。以节约化理念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能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能源需求。改变我国传统环境末端治理的观念.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构建节约型社会要以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为基础。以我国畜禽粪便为例。资源化不仅能把养殖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消除掉。它还能给我们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态价值的整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价值的自然基础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功能和能值衡量都具有整体性特征.生态价值的主体意识体现着人类的需求,生态恢复和生态消费需要社会整体的规划和管理.生态价值的自然基础和主体需要决定了它的整体性特征,速对宏微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群  顾和年 《环境》1995,(6):26-27
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其余还有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氢、氨和硫化氢气体,它们都是各种细菌代谢的产物。开发利用沼气资源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它以闭路循环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如图示),并且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清洁。沼气生产过程中,不排放对生物有机体有毒或有害的物质,而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合理的物质循环体系,在农村和城市开发沼气资源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态价值核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於方  杨威杉  马国霞  周颖 《环境保护》2020,48(14):18-24
生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生态价值核算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总结分析,从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标准化、参数本地化、政策决策应用化和生态产品交易等角度,对促进我国生态价值核算从学术研究向实践管理转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类与制度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伯恩 《环境保护》2020,48(13):49-52
只有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文界定了生态产品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理论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产业生态型、生态产业型、产权交易型、生态溢价型、生态补偿型、生态倡议型、绿色金融型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9.
湿地的许多价值源自它的功能。功能意味着能力和行为,是自然生态过程和生态结构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湿地的价值还源自对其重要性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同一种功能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和价值类型。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同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梁苹  马波 《沿海环境》2002,(7):16-16
又到清明,祭拜祖先,追忆先人。墓地此时是连接生者与逝者最亲近的地方。生与死,人类永恒的主题。有人把墓地称为“人生后花园”,所以,非常重视墓地的选择和要求,宏伟的墓碑、气派的墓穴是很多人为自己安排的理想“后花园”。可是,看着那些墓碑林立的公墓,云南大学教授、2000年地球奖获得者、生态学家周鸿急在心里。这位中国第一个研究公墓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女教授告诉我们,她对墓地的关注是从20多年前开始的。那时,她在为自己过世的母亲寻找一个安息之地时注意到,可供百姓存放骨灰盒的地方已经拥挤不堪。出于一个人类生态学家…  相似文献   

1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左翼社会思潮,它致力于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要求超越资本主义与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建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绿色社会、生态现代化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与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性双重社会价值,我们应当汲取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以生命周期为导向的方法是鼓励可持续发展的话,那必须计算生态系统的产品及其服务功能,因为,这是行星运动及人类福祉的基础.本文对有关计算自然作用的方法,以及以生命周期为导向的方法进行了评述.这些方法包括了生态学家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化方法、生命周期评估方法、热值和能值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方法及初级净生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耕地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理论及其评估方法,构建农地整治背景下耕地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天门市和潜江市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DID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影响耕地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 (1)农地整治能较大促进耕地生产价值的提高,且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促进作用要优于政府主导模式;(2)农地整治能显著促进耕地生态价值的提高,但两种模式的促进效应没有明显不同;(3)耕地生产价值的提升有助于耕地生态价值的提高。基于此,今后不仅要继续加大农地综合整治的投资力度,还要在农地综合整治中重视生态整治,更要创新农地整治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笔者首次提出"亲生态人口"的概念,并在当年《人口研究》的第四期上发表了文章。所谓亲生态人口就是崇尚生态价值是最高价值、生态效益是最大效益、生态发展是根本发展的理念,并以此作为人类对地球生命的守望、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15.
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费用分析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替代花费法对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得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7亿元/a,其中物质生产价值22.502亿元/a,大气调节价值38.93亿元/a,水分调节价值19.923亿元/a,环境净化价值24.373亿元/a,土壤保护价值8.624亿元/a,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12.647亿元/a。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系统具有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地达到了调节大气、涵养水源、防洪蓄洪、保持土壤等生态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矿区的开采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的同时,也改变了矿区环境的生态系统。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对淮北平原某煤矿区开采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做了估算。结果标明,开采后总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5246.907万元,大面积的农田、森林、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转化为单位面积生态价值系数较高的湿地是增加的主要原因;敏感性分析结果标明,矿区生态系数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没有弹性,研究结果可信;矿区开采应采取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来实现矿区生态系统持续向健康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路径等。本文从理论、政策与实践三个维度回顾既有研究,并从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设计、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制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目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数据和近10年来每年的气候、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计算了1994~2003年铜川市城郊区历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并尝试性地运用该指数定量评价了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1994~2003年期间,在不考虑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情况下(基于水域面积年际变化极小考虑),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在4.77×108~1.56×109元间波动;②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每年基于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明显低于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③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结果表明都大于1,从1994年到2003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外,整体呈增加趋势,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城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态补偿涵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峰 《环境保护》2008,(10):18-20
本文将前人界定的生态补偿概念归纳为四种观点,在分析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益与生态价值、补偿与补贴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生态补偿界定为"生态服务消费者通过公共支付、市场交易等方式给与生态服务提供者补偿的经济活动";同时提出生态补偿主要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对生态效益而非生态价值的补偿,生态补偿不同于补贴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为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采用CLUE-S模型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情景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地类价值系数进行优化调整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优化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计算,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敏感度及变化度.结果表明:①采用CLUE-S模型对两江新区的未来土地利用进行空间模拟效果较好(Kappa系数达到0.82以上),模型的普适性较好.②生态价值敏感度结果表明两江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的变化缺乏弹性,结果的可信度高.③202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的面积增加量大于自然增长情景,城镇和工矿用地则相反,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城镇扩张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④2014年现状、2020年自然增长情景和202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约为10.53×108、10.50×108和10.88×108元,两种未来情景下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最为明显,林地、水域服务价值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⑤林地和水域的生态价值变化度表明其面积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较大.研究显示,CLUE-S模型进行小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效果较好,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优化模型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使其在城市规划、绩效考核和生态补偿中得到实际运用,在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