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提出一种针对油田采油系统由于井筒原生和地面集输系统次生造成硫化氢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形成了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外源微生物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技术,实现对次生硫化氢的生物抑制。该技术能使油井硫化氢降至5mg/m3,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降至25mg/m3以下,改善了原油集输系统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消除了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陆梁油田针对生产过程中H2S的产生特点,结合油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除硫剂配方研究、筛选及加药工艺设计方案比选,优选无毒、无污染、适用于酸性体系的ZYSF-Ⅰ型有机除硫剂及套管连续点滴加药工艺进行单井除硫。采用此工艺方案对28口油井治理后,H2S含量平均下降了92.7%,治理后除3口井H2S含量在40mg/m3左右外,其他井的H2S含量均降至安全临界指标20mg/m3以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南堡油田中心采油平台先后利用杀菌剂、脱硫剂等对硫化氢进行治理。文章通过对某井H_2S浓度及单井水质的检测,分析了其H_2S的产生原因,将H_2S治理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加注杀菌剂、加注脱硫剂和加注高压生产水。提出利用自身显弱碱性的高压生产水替代药剂来治理H_2S,取得显著效果:套管H_2S浓度逐步下降并稳定在0,注水停止后H_2S浓度回升至80mg/L左右,流程中其它设备中H_2S浓度几乎不反弹且保持在安全范围浓度内。  相似文献   

4.
硫化氢是油气田伴生气中的有害组分。在含硫油气田的采出水中,硫化氢的存在对于安全生产和和油田环境均会产生危害。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硫化氢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水中硫化氢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次氯酸钠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试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硫化氢,并提出了消除过量氧化剂的后续处理方法。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油气田回注水质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文南油田注水管线防污染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文南油田注水管线内壁结垢对油田注水的危害,以及管线常规清洗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硫化氢中毒问题,进行了注水管线防污染清洗技术的研究。通过分析消除硫化氢的反应机理,配制了三种常规清洗剂和两组硫化氢抑制剂,并将清洗剂与抑制剂复配后进行脱垢实验,从而优选出最佳复配剂(MF-1-B),经过现场试验,排酸口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3~5mg/m3。防污染清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文南油田注水管网得到了及时、全面的清洗,水质达标率由清洗前的30%上升到100%。  相似文献   

6.
生物过滤法脱除硫化氢臭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中仁  余琼  江霞 《四川环境》2007,26(4):83-87
本文综述了污水处理厂硫化氢(H2S)臭气的主要来源以及浓度范围,然后介绍了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池的脱臭机理和工艺,并着重介绍了生物过滤反应器所使用的填料,分析了各类生物脱臭填料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最近的研究动态。接着介绍了生物过滤系统的主要设计和操作参数,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生物过滤反应器处理H2S的效果,最后指出了生物过滤系统处理H2S臭气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新型填料、改善床层酸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庆油田部分油井硫化氢浓度超过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要求的10 mg/m^3,存在安全环保隐患,因此开展了油溶性脱硫剂研究.优选了有机醇胺脱硫主剂、互溶剂、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反应速率、反应温度;实验了管道混合器脱硫剂加注工艺.通过研究形成了油溶性脱硫剂配方:脱硫剂S1加量为1.2倍硫化氢物质的量浓度,互溶剂W3加量为13%~15%S1,表面活性剂Q2加量为0.4%~0.6% S1,该脱硫剂在长庆油田8口油井开展了原油脱硫现场实验,治理后硫化氢浓度均降为0.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田C井区是典型的含硫化氢区块,其中含硫化氢最高的井浓度达到了12 521.30mg/m3。高硫化氢含量带来高生产风险,且C井区所在地属于环境敏感区域。文章主要针对C井区含硫化氢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评价技术展开研究,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分析方法,对C井区油气集输系统发生硫化氢泄漏进行预危险性分析,对该井区人员硫化氢中毒进行事故树分析,对负压闪蒸除硫工艺进行风险评价。通过安全评价研究,可较准确地把握井区油气集输系统安全运行的控制指标和运行参数,有效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H2S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文章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采出水中H2S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NaClO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实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H2S,使H2S残留量低于1 mg/L。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是油气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不仅对井下工具、地面设备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东胜油区油藏类型多、地质情况复杂,针对油区出现的高浓度硫化氢现象,文章分析了以地层原生热化学还原反应、入井液次生以及生物成因为主的三种成因下的生成机理。通过跟踪分析生产动态,结合油田应用技术分别从短期的应急治理和长期的彻底治理出发,提出不同情况下的硫化氢监测、采出端脱硫剂筛选、注入端杀菌剂筛选以及加药方式优选治理对策,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遏制了硫化氢蔓延,为东胜油区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也为下步硫化氢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95井硫化氢处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总结了硫化氢对钻井的影响及在钻井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结合胜利油田高95井现场取芯钻井过程中硫化氢六次高显示的处理工艺,提出了主要防治措施,对该区块的高含硫化氢井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含硫天然气井井喷后,由于复杂地形条件对硫化氢扩散的影响,造成硫化氢应急监测过程中监测布点不准确。利用ANSYS-Fluent软件,选用大涡模拟模型,分析复杂地形下的气流运动和扩散规律,对硫化氢的应急监测分析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净化一厂自建厂以来,改进净化硫化氢工艺,采用液相催化反应塔和尾气的烧,并且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回顾评价。大量的厂区环境监测数据表明: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周围的农业生态达多少了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概括总结了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产生机理,论述了防治硫化氢的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防治工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强现有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开发新的防治方法,以及硫化氢防治措施的成套化、规范化、安全化是今后硫化氢防治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油田生产设施周围环境及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在油田设施和周围不同环境功能区之间设置科学的环境安全距离,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措施。文章提出油田生产设施环境安全距离的概念,以及有毒气体井喷泄漏、噪声污染、管线泄漏和火灾爆炸的环境安全距离估算模式,将油田生产设施分为井场、站库和管线三类,提出环境安全距离估算方法。最后以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为例,对硫化氢毒气井喷泄漏的环境安全距离进行估算,与实际情况相对比后证明估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针对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过程,研究了空速、温度、原料气浓度、颗粒分布孔径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在1 500~4 200h-1时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当空速继续降低为1 200h-1时穿透硫容基本不变;当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当温度超过40℃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硫效率降低;相同空速下原料气硫化氢浓度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发挥脱硫作用的微孔结构范围是1~5nm。  相似文献   

17.
对硫化氢在油气田中的存在状况和危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危害是引起人员中毒以及氢脆作用造成的油田设备腐蚀。详细介绍了防治硫化氢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沉淀法、物理吸收法、钾碱法和氨水法、氧化法、金属氧化物吸收法、高压静电法等。对各种方法的防治机理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生物法脱除污水处理厂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并研究了生物滴滤塔处理污水处理厂硫化氢气体的技术,分析了负荷、压降、温度等因素对生物法脱除硫化氢恶臭气体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