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城市中小街道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属性,有着复杂公共空间。其景观规划承担必然的城市文化机能。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城市小尺度街道景观的设计,通过人与自然的结合有效利用有限空间,合理布局,使人感受到不一样的街道景观并参与到景观之中。引言街道,汉语字典中注释是"指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街道还有一种"边界"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一般来说,城市化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一是农民通过进城打工、上学、参军提干等社会流动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人这部分人依然具备在城市立足的资本,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之内。二是城市数量和容量的扩张,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土地,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城市的扩张必然大量占用农民的土地,被征地农民问题由此而产生。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传染病背景下城市韧性因素作用机制和时空变化,从多尺度把握韧性短板,以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采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考虑城市韧性的承灾、抵御和恢复能力,集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阶段研究并得出显著驱动街道韧性的因素,进而量化市区与全市韧性,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城区的韧性能力整体低于远城区且波动程度大。全市韧性能力从较高升至高水平。从作用机制看,城市道路、高速和区域组织协调限制局域韧性能力;建成区绿化率在研究阶段与城市发展情况、区域组织协调的指标相互影响,驱动全局韧性提升。在时空角度,街道的恢复具有主导并协同其他影响因素驱动城市整体韧性回升的效果,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趋于集中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安全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笔者具体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等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 ,提出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上述分析和设想愿与同行共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在男性荷尔蒙充斥的街头艺术界,跑出一位用"蕾丝"作标志的女艺术家,用柔美的蕾丝花朵安慰着伤痕累累的城市街头。提起街头艺术,人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穿着带帽衫、手拎喷漆罐的神秘艺术男青年,和被涂得花花绿绿的建筑围墙。不过,随着女性艺术家在街头艺术中的崛起,越来越多更时髦更不可思议的艺术介质被应用于街头艺术中。如果街头艺术也分男女,那么英国街头艺术家班克斯可算男性代表,政治讽  相似文献   

6.
<正>"三规合一"概念"三规"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限制,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流程和环节存在一定的交叉、矛盾、分割,沟通不畅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三规合一"的实施,将多种规划落实到一个空间平台,将三种规划有效结果,各自补充,各自完善,达到有效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宾县"三规合一"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当前城市高楼林立,由此形成了许多峡谷型街道。与此同时,在城市中随着机动车辆持续增长,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化合物,主要的有害污染物包括CO、CH_x、NO_x、PM2.5、PM10。这样一来,机动车排放的大量有害污染物在街道峡谷内积聚,扩散不出去,严重影响着  相似文献   

8.
2013年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举国上下欢度传统春节的时候,大家仍然不能忽视工地、社区、街道存在着大量的消防隐患"死角",这些"死角"里藏匿着可怕的易燃、可燃物,在小小火星的作用下,可以助燃引起大火。鞭炮声声"惹得祸"据消防部门统计,春节期间80%火灾起因都是烟花爆竹"惹得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地下空间的大量开发又会导致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以某市地铁车站穿越地下大空间及既有地铁隧道为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其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里多种多样的公共设施,本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可是,有些设施却没用多久就失去了功能,比如电话亭、旧电梯、公交站亭甚至现代化的智能信息亭等,徒占空间甚至藏污纳垢,有的便民设施成了"便溺设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些城市"烂尾"设施的短命是由于决策失误、维护不当还是设计不切实际?城市烂  相似文献   

11.
斑马线之叙     
我是现代交通生活的宁馨儿。 在无数繁华喧闹的都市里,在无数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都有我洁白而醒目的身影,以及无声的歌唱。由于我守护安全的使命是那么神圣,因而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我都始终如一地尽心尽职,呼唤平安,默默祝福,对谁都一视同仁,所以我在街头站成了美丽的天使。你看,行走的人们,尤其是孩童、妇女和老人,穿街过路总要攀着我的手臂,放心地缓行,脸上和心上都显得那么坦然;你看,驾车而临的,不管是男人或女人还是年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人口大约有468万,城市人口密度很大。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新加坡政府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能。除填海造地之外,有计划地发展地下空间,成为政府有效利用土地的关键手段。通过近30年的努力,新加坡在科学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步构筑起一个高效、便捷、安全、节能的地下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回家,与亲人团聚,共享人间真情;离家,负起行囊去远方,带着梦想和憧憬……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们在车站见到了步履匆匆的脚步,我们在城市的街头见到了翘首企盼的身影;同样,我们在车站见到了依依惜别的泪水,我们在城市的街头  相似文献   

14.
随着XX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员不断涌人,使XX地区治安形势受到影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繁华场所、主要街道以至XX内部单位案件频频发生。因此XX地区的治安刑事正趋于算机网络技术,提高辖区的安全防范,实现现场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从而缓解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减少交通事故和街头案件、优化辖区面貌、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等,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油气管道穿越城区街道、建筑和居民区等特殊地段,保障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城市油气管道风险早期预警,基于城市与野外长输油气管道风险对比分析,识别城市油气管道风险预警指标;建立城市油气管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预警指标重要度进行定量排序,确定关键预警监测点;并依据灾变链式理论,构建城市油气管道重大事故灾变链式模型,研究管道风险演化过程,发现灾变前兆进行断链减灾。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及"第三方破坏"占据城市油气管道失效致因比重最大,风险因子"油气管道与市政管道距离"以及"城市工程施工作业"应作为城市油气管道重点监测点。同时,围绕城市油气管道风险预警需致力于孕源断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人们拥有一辆快速便捷的小汽车,正从梦想变为现实。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呢?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人们的这些困扰。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发生规律与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分析了城市交通事故发生率与道路等级、道路断面形式、路网密度、交叉口形式、道路车速的关系及交通事故人群的分布规律,认为道路宽而稀、支路缺乏、街道功能不清是我国城市道路网与用地微观布局的基本特点。大量数据分析表明,这种路网体系与我国的城市交通事故率偏高有着密切关系。路网规划是城市路网建设的基本依据,笔者认为,应当将降低城市交通事故率作为路网规划的考虑内容之一,同时指出,应在路网规划中合理选择道路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建议适度加密路网、健全支路体系、理清街道功能,并考虑城市道路的车速控制与驾驶心态调整。  相似文献   

18.
王妤甜 《安全》2010,31(7):4-6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病”日益困扰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部分特大城市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居住空间狭小等问题。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有效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改善居住区内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00万辆。这么多车辆要有停靠场所,而我国城市停车位普遍短缺,居民小区、商业区、商务区、医院等地的停车位全线告急。以北京市为例,大大小小的街道、胡同、小区草坪、路边、小区门口都被划为停车位,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小汽车,占据了居民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尚未全面实现,小区域和单个工厂局部供热锅炉大量存在。此类锅炉单体容量虽小,但其数量多(占全国中小锅炉总数的70%),分布面广,且集中于城市人口稠密区。加之目前尚无简易可行的除尘设施,因此它对城区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因其单体容量小,锅炉本体结构简单,与其配套的除尘设备亦应简便有效,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