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景观设计主要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出发,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让景观与自然环境能够遥相呼应,从而提高景观整体的艺术价值。现如今的景观设计不能仅仅只是漂亮而已,要富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设计者希望表述出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对光谷现代森林小镇居住小区水景观的内涵、自然生态、人性化设计、软水岸处理几方面解析,阐述了城市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营造方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人们就爱临水居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与水环境的污染,城市用地紧缺等一系列问题,使现代居住小区建设运用水景元素越来越少。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近年来,环境优美自然生态的园林水景景观设计在现代居住景观设计中已经成为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的发展与当地的景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昆明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都市,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本文通过对昆明城在历史上的发展对昆明"八景"文化影响的探讨,体现城市与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昆明城的建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不同城市文化环境,昆明城的面貌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追求。"八景"文化就是昆明城市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既是自然美的展示,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孕育着"八景"文  相似文献   

4.
张守国  刘建平 《安防科技》2006,(1):113-114,25
江西农业大学翠湖公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尊重学校总体规划设计要求,注重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及地域特征,充分抓住校园文化内涵,将校园精神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各个部分,创造出富有特色的高校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景观设计的“人文性”与河道生态整治修复工程的“生态性”存在天然联系,二者的互相融合与协调不仅能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文性与美观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景观设计在城市河道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中的价值体现,并针对性提出总体方案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商业建筑及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标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而商业景观是商业建筑功能的再次延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商业购物功能,同时也是传达商业信息,树立品牌形象,促进商业发展,刺激消费,创造商业价值的有力场所。在进行商业景观设计时,应使商业建筑和外部环境及人文因素相关呼应,在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兼顾人文、绿色等综合因素,从而增加商业空间的舒适性,提高其商业价值和环境艺术价  相似文献   

7.
推进城市内河生态治理,塑造城市滨水景观,已成为提升城市宜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湖北省应城市护城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着重从截污清淤、污染水体治理和滨水景观设计等方面探析了城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零碳校园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协调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在对校园生态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设计、建筑学等学科方法,对校园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北屯生态环境现状地域气候特征。北屯气候特征主要体现在晴天多,日照强,少雨,干燥,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在进行森林公园植物景观配置及规划之时,必须根据该地区实际的自然条件和植物特征,严格按照现代林业及森林美学的相关要求,确保森林公园的植物配置及景观设计实现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最佳的状态。本文则结合实例分析公园如何从森林美学角度进行植物配置和景观规划。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增强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喜爱。城市森林公园是一个城市较大的绿化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中小街道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属性,有着复杂公共空间。其景观规划承担必然的城市文化机能。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城市小尺度街道景观的设计,通过人与自然的结合有效利用有限空间,合理布局,使人感受到不一样的街道景观并参与到景观之中。引言街道,汉语字典中注释是"指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街道还有一种"边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城市道路交通是组成城市结构的主要骨架,是贯穿整个城市的重要脉络,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城市道路规划涉及到城市交通、市政管网、城市照明、城市绿化、景观园林及公共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城市原有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还应该符合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目标。当前我国城市大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道路规划经验和实践欠缺,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出现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应加强对城市道路规划设  相似文献   

12.
夫子庙景区位于古都南京秦淮区境内.以夫子庙为核心,十里秦淮河为轴线。串联东水关、白鹭洲公园、夫子庙、瞻园、中华门城堡、西水关、明城墙(秦淮段)及外侧护城河,面积约4.69平方公里。是以“十里秦淮”、明城墙风光、夫子庙为景观特色.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旅游观光、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科普教育、节庆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开放式、城市型的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脚步,城市的绿色覆盖率逐渐降低。现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使得亲近自然成为城市人放松身心的迫切需要。面对着民生感受与城市建设的需求,市政建设开始加大城市自然景观设计的力度。本文以城市河流为切入点,对其景观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人类的文明自河流沿岸起源,四大古国文明的产生都离不开河流。华夏文明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公路景观郁闭度对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运用模拟驾驶试验设计突发事件以测试驾驶人在不同道路线形和空间郁闭度特征景观下的反应时间。利用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法,构建反应时间影响因子计量模型,量化不同特征景观、道路线形及驾驶人特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随景观郁闭度增加而减少;弯道路段反应时间显著少于直线路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反应时间相应减少;男性比女性反应时间更短;经验驾驶人反应时间比新手和一般驾驶人更短;驾驶习惯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景观郁闭度和道路线形相较于驾驶人特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公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帮助进行交通安全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农业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直到现在,中国的部分地方都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可见,由传统农业发展而来的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传统社会农耕文化的起源和内涵农耕文化,通常是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对农业耕作的看法、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想文化,是人类处于农业社会下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成果,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为助推城市安全软实力建设,夯实城市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首先参考城市文化和安全文化的概念界定城市安全文化的定义,然后从主体、目的和内容解析城市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最后基于城市安全文化的"个体-群体-组织-城市"4层演化结构讨论城市安全文化的建设思路。结果表明:城市安全文化以城市组织及其成员构成的城市体系为主体,由城市观念安全文化、城市制度安全文化、城市行为安全文化和城市物质安全文化等4个层面组成,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由个体到城市逐层拓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水安全及城市水安全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归纳和总结国内外水安全及城市水安全相关研究实践及其所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几种常用模型与方法的应用情况及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水安全及城市水安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水安全及城市水安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人文4个基本方向,以系统性、持续性、动态性和层次性4个特征为基础,分析水安全及城市水安全的概念与内涵;根据研究区域特征及其主要水安全问题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研究者对各个模型的理解程度及驾驭能力为准则选用或改造现有模型与方法;针对加强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突发性水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湿润地区水安全等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居住区绿地的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景设计中要求居住区绿地设计以"情景交融、以人为本"为标准进行设计。在设计居住区水景时要以人们对空间拓展的要求为依据,表现对人文思考的结果。本文分析了北方城市水景设计中存在的隐患与缺陷,并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国家对城市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城市建设和布局的总体计划。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划分城市的功能和结构,让城市的规划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由于城市所辖的地域范围与需要规划的区域存在着包含关系,因而《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区概念予以了明确规定,即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城区、近郊区和城市的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过程中很难把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的含义和结构入手,分析了安全文化和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及结构,阐述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出与三层面结构相对应,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