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北京道路车辆尾气排放对雾霾时驾驶员道路能见度的影响问题,建立了雾霾时车辆尾气排放与驾驶员道路能见度关系模型。该模型以车辆为单元建立车辆尾气排放元胞,考虑了车辆尾气排放后的污染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并以车道中的尾气排放位置截面及截面单元、交叉口处的尾气排放位置区间为模型单元。为验证该模型,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和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北京地区部分路网检测了驾驶员道路能见度等数据,并统计了各时段驾驶员道路能见度的分布情况。对建立的关系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关系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检测数据的误差占比平均值小于4. 98%,验证了该关系模型用于描述北京市道路车辆尾气排放对雾霾时驾驶员道路能见度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城市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本文根据马鞍山市对高污染汽车限行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机动车环境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监控管理平台,建设车辆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实现对高污染汽车的识别和限行管理,以缓解中心区域空气污染的压力,同时有效控制中心城区交通干道的车流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  相似文献   

3.
十届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召开。 公安部要求,从2月26日至3月20日,需进入北京市四环路(含四环)以内地区的外省市进京车辆,要在北京市外省市进京车辆办证处办理“北京市区通行证”。办理通行证须出示驾驶员身份证、驾驶证、年检合格的车辆行驶证、尾气检测合格证及地市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年有关电解铝含氟化氢工业尾气净化处理大量的参考文献的分析研究及国内外电解铝生产企业在尾气治理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尾气净化装置运行状况的调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程经验,建立一套有关电解铝含氟化氢尾气在处理、净化氟化氢方面的技术方案,设计制作一套湿法氟化氢吸收中试装置,从工艺方案优化设计、安全运行、设备设计及选材、自动控制、建立相关的副产物检测方法和后续产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劳动部门建立了二百多个检测检验站。这些站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应用现代检测仪器和工具,对起重机械、电梯、厂内运输车辆等特种危险设备和生产性粉尘、毒物等职业危害场所进行了检测检验工作。 为了加强对检测检验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搞好为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服务,1990年5月16日,劳动部须发了《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管理办法》,要求各地检测检验站遵照执行。劳动部颁发《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管理办法》@王文奇  相似文献   

6.
针对停放柴油车辆的有限空间环境,对车辆发动机燃料燃烧与有限空间环境空气间的氧气消耗关系、尾气排放与通风控制关系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在有限空间中发动机进气量、耗氧量的计算公式,校核了有限空间中通风供氧量与停放车辆数的关系;给出了车辆发动机尾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有限空间柴油发动机尾气主要污染物组分及浓度与过量空气(氧气)系数关系的分析,得出控制污染物的最小通风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密闭电石炉尾气中HCN的质量浓度,并与硝酸银容量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做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满足密闭电石炉尾气中HCN的测定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6%、1.41%、1.9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2%~100.4%、97.9%~101.5%、96.6%~101.3%。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范围与精密度均能满足尾气中氰化氢的测定要求,能用于尾气中HCN的日常监测;硝酸银容量法精确度相对其他两种方法较低,适合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检测限低,但测定范围较窄,样品需稀释才能增加测定范围。  相似文献   

8.
一、各地进入北京的车辆,不需再凭介绍信办理“进京通行证”;临时进入北京五环路(不含)以内地区的外省市车辆,驾车人凭身份证、驾驶证、年检合格的车辆行驶证、尾气合格证,办理“北京市区通行证”;不进入五环路内的过境车辆,只登记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福建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强了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三年来,福建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实施综合治理,依法严管重罚,建立长效机制,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省车辆超限超载率由集中治理初期的60%以上,下降到目前6%以内;治理车辆非正常"外挂"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共有15.2万辆车辆(计128万吨)返回本省缴费,挽回规费2.52亿元.  相似文献   

10.
马瑞 《劳动保护》2004,(6):35-35
本刊讯(记者马瑞)5月11日,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举行。这标志着由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确立的目标,力争通过1年的集中治理和3年的综合整治,使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车辆核定吨位“大吨小标”的现象得到纠正,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和车辆生产及使用秩序初步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和公路设施得到切…  相似文献   

11.
1日起,福州市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将执行新规定。凡在福州市行驶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车辆尾气排放超标的,将  相似文献   

12.
LPG/汽油双燃料汽车实时尾气排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LPG/汽油双燃料改造汽车的实际排放和能源效益,采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OEM-2100)收集了两辆LPG/汽油双燃料汽车的实时尾气排放数据,比较了实验车辆在使用LPG和汽油两种燃料时的实际排放结果,包括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结果的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两车在使用LPG燃料时排放并不理想.本文还分析了两车使用LPG燃料的排放特点,又对两种燃料的经济性做了比较,得出车辆在使用LPG时的燃油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信息检测的车辆智能防撞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多源信息检测技术对驾驶状态进行综合检测,利用架设在车辆外部的摄像机获取本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信息,利用架设在车辆内部的摄像机获取驾驶人状态信息,通过综合判断降低车辆防撞检测的漏警率、误警率以及冗余报警率;构建车辆行驶安全判定规则,对行车实时危险和潜在危险进行检测、分析与判断,获取可靠的防撞警示提醒;使反应时间、相对距离、相对速度3个方面都能得到优化控制,从而避免车辆碰撞事故;同时也为提高车速、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实现自动驾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和国内外有效的监测治理方法,对利用汽车OBD尾气监控系统判别车辆尾气超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移动污染源(机动车)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出见解,认为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和降低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国外引进汽车安全检测线用于汽车安全性年检,主要测试项目为制动性能、轴荷、侧滑、洒光、噪声及尾气排放等。早期从日本引进的检测线均采用人工引导车辆和人工登录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汽车安全检测线已开始采用计算机控制,但是,大多数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和自动制表,而整车的检测过程仍采用人工引导。灯光测试靠人工控制,工位的数据全靠各工位的操作人员按键作为开关信号进行采集。由人工控制检测和登录不仅影响检测速度,而且影响测试精度。老式的汽车检测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汽车安全检测的要求,必须…  相似文献   

16.
危化品车辆监控和应急救援是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保证危化品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危化品车辆事故频发的严重形势,指出我国在危化品车辆监管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提出了结合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建立基于位置服务的危化品车辆监控与应急联动系统的设想。该系统在提升在途车辆位置感知精确度、保证化学品状态参数实时监控以及场站货物装卸和存放位置管理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事故状态下,该系统基于多方应急联动机制,能够利用事发周边应急资源、敏感信息的查询预警等增值服务功能,提高危化品车辆事故信息预警和应急处置的时效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汽车等机车辆排出的尾气污染环境,造成危害。介绍了应采取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地发展 ,使得利用无线技术传送车、地信息成为可能。该技术在车辆 /列车控制系统中应用时的关键问题是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可用性 ,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 ,无线传输的误码率能否满足车辆 /列车控制系统的要求。笔者分析了高速环境下无线信道的特性 ;分析无线传输用于高速车辆 /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 ,建立信道模型 ;分析了车辆 /列车速度对无线信息传输误码率的影响 ;结合环境特点提出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具体措施。最后 ,还提出了高速环境下判断无线传输能否满足车辆 /列车控制要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衣枝梅 《环境与发展》2020,(1):63-63,65
机动车尾气成分中包含着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而绝大多数化合物不仅威胁人体健康而且极易造成空气污染。现阶段,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为排放量大、短期、局部污染极为严重与集中排放等,对此我国应提高对机动车尾气检测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机动车尾气的有关检测方法及其防治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生态驾驶行为对车辆运行状态的综合影响,助力生态驾驶行为推广应用策略,结合驾驶模拟和实车驾驶试验,重点分析了生态驾驶行为对单个小汽车能耗、排放及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驾驶行为能有效降低机动车能耗和尾气排放;同时,相同条件下,生态驾驶行为降低车辆能耗的比例远大于车辆行驶时间增加的比例。因此,对单个小汽车而言,生态驾驶行为的节能效益大于其对车辆运行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