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平原典型农区耕地氮磷负荷与土壤养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农村畜禽养殖粪便不合理施用而引起土壤地下水面源污染问题,以成都平原典型农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壤养分平衡模型,计算了农区土壤畜禽养殖氮磷污染负荷、土壤蓄积氮磷养分负荷、农户施肥量与作物消耗量,分析了农区耕地氮、磷负荷盈余量,揭示了土壤氮、磷盈余量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研究区地下水总氮监测数据,验证了养分平衡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畜禽粪便中氮、磷负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氮负荷量从2015年的80.5 kg/hm~2增至2017年的137.0 kg/hm~2,磷负荷量从2015年的20.9 kg/hm~2增至2017年的36.0 kg/hm~2,各乡镇氮、磷负荷量的差异呈现出一致性,增幅程度与各乡镇畜禽养殖数量以及耕地面积有密切关系;研究区各乡镇氮、磷盈余量最高分别为679.94 kg/hm~2和259.17 kg/hm~2,氮、磷盈余量最低分别为22.90 kg/hm~2和15.08 kg/hm~2。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会被微生物降解、迁移性小、很难被清除、易在土壤中富集,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规律,积极探索更有效、经济的污染修复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进行了综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交通和能源消费;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可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留态6种;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土壤中重金属与腐殖质的反应、土壤Eh值、土壤的pH值和土壤中的生物转化作用都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一定的影响.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侧重讨论当前研究较多的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协同修复.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山开采引发的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从这2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并提出矿区土壤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油国际(乍得)有限公司在对各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可行性、修复成本、修复时间、安全环保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选出了适合项目污染土壤特性和现场环境条件的土壤耕作法;通过对比各国污染土壤排放标准,制定了满足行业认可标准的土壤处理污染控制标准,填补了乍得土壤污染控制标准的空白;结合土壤污染特性、土壤特性和现场土地可用性,制定并实施了低含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案,创造了乍得首例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成功案例。结果表明:与将土壤送交政府指定公司焚烧的作法相比,采用土壤耕作法可节约大量处理费用,在健康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石油污染土壤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修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污染企业遗留下来的污染场地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对土壤的污染产生很大不良的环境问题。自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被关注开始,土壤污染的修复是很困难的,污染物处理费用非常昂贵,需要快速而有效的技术来加速修复土地的污染区。在本文中,选取一个典型铅污染土壤为研究方向,论述铅蓄电池中铅酸污染地块的修复工艺技术,对受污染场地土壤特性和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修复的可行性和修复的价值,通过土壤修复清洗技术,优化土壤修复基本参数,测试分析得出土壤修复最优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态势严峻。为修复污染场地,有效控制污染场地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国际上开展了众多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本文就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对国内外工程应用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作一简述,以期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基本概念(1)污染场地。污染场地定义:因堆积、储存、处理、处置或其他方式(如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氟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氟污染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还将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大中城市工业区及矿区土壤氟化物污染事件频发,因此加强工业地块氟污染土壤治理及风险管控,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矿区持续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壤氟污染机理、我国土壤氟污染概况及主要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和讨论,并对今后氟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氟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及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是土壤修复的关键.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经济、有效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文献的收集,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的来源及重点污染研究区域,重点介绍了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植物修复的优越性,并综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及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方式,最后总结了植物修复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植物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的原理、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与其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相比,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不改变土壤结构且对重金属的去除更彻底。  相似文献   

11.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PAHs法污染土壤修复常用技术基础上,以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为例,结合案例,探讨了该技术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对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浩 《环境与发展》2023,(3):68-76+86
植物越来越频繁的被用于控制或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植物提取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采用螯合诱导强化植物修复技术能明显提高植物对铀的积累能力,阐述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的螯合剂种类,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机制,螯合剂作用下植物对铀的积累能力以及螯合剂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形成,土壤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在专门立法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德国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和污染场地治理方面有成熟的经验。本文主要总结了德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污染场地治理的情况,列举了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的启动值,介绍了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污染场地管理和立法以及污染土壤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生存的根本,日趋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不仅污染了地下水,对食品安全也带来了严峻的影响。文章基于此,首先从监测工作、污染源头、修复技术、质量评估四个角度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防治中的挑战,然后就如何应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提出了对策,包括健全土壤污染监测制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创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完善土壤修复质量评估等。  相似文献   

15.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土壤稀土污染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稀土资源开发过程对土壤、水体、大气、自然景观、人体及动植物体健康的可能影响,概括介绍了土壤稀土污染治理的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比较了上述3种方法的优缺点,对以菌根修复技术为代表的微生物-植物土壤污染联合修复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探讨了菌根修复技术对植物吸收稀土元素的潜在影响及机制,并提出了菌根修复技术在土壤稀土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强化电动法对铜污染土壤进行室内修复研究,探讨了超声波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强化铜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效果,提高Cu2+的迁移和富集效率.在试验开始后连续施加频率为50 kHz的超声波3 h时,随着超声波声强的增大,修复效果增强.当声强(以超声波电压表示)达到150 V时,阴极附近的Cu2+富集质量比 C/C0 比未施加超声波时提高了43%.土壤含水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在超声波作用下,含水量为14%时,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含水量增加到16%时,修复效果无明显提高.增加超声波辐照时间也可以提高土壤修复效果,但当辐照时间超过5 h后,土壤修复效果无明显增加.研究表明,施加超声波可以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动电技术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铬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技术的行为机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铬在土壤中的价态、形态及吸附作用对动电修复的影响,并列举一些铬污染土壤动电修复的改良技术.最后对动电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及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分类方法与技术指标体系,结合沈阳某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项目实施的实例,针对多种重金属的复合场地通过确定不同的污染程度,以便对重度、中度、轻度污染的土壤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理与修复方法,确保实现治理与修复工程环境安全、技术先进和经济可行的三者统一。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场重金属矿石运输会对货场土壤造成污染,通过实验分析了铁路土壤污染状况,介绍了土壤污染的危害,对目前国内外的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根据铁路货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铁路货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1种钝化剂对3种水稻生长影响及降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钝化剂对不同程度污染土壤及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程度镉污染农田土壤(轻度污染土壤和重度污染土壤)中钝化剂的修复效果以及3个品种水稻对镉的吸收。结果表明:添加钝化剂后,2种污染程度土壤的pH值在不同时期均显著提高(轻度污染土壤pH值提高了0. 18~0. 73,重度污染土壤pH值提高了0. 42~0. 71),土壤中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呈负相关性(轻度污染土壤的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相关系数为0. 77;重度污染土壤的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的相关系数为0. 91)。2种程度镉污染土壤分蘖期和成熟期的有效态Cd在施加钝化剂后明显降低(轻度污染土壤有效态Cd在分蘖期的最大降幅为30. 69%,在成熟期的最大降幅为25. 69%;重度污染土壤有效态Cd在分蘖期的最大降幅为6%,在成熟期的最大降幅为7. 5%)。糙米总Cd在施加钝化剂后也明显降低(轻度污染土壤的糙米总Cd降低幅度为59. 46%~66. 67%,重度污染土壤的糙米总Cd降低幅度为18. 71%~57. 60%)。施加钝化剂对水稻株高、叶绿素、有效穗、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此外,3个水稻品种的糙米Cd富集系数有一定的差异,2种污染程度土壤中水稻生长有差异。因此,钝化剂对3种水稻品种均具有降镉效果,且对3种水稻生长无负面影响。钝化剂对水稻生长轻度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优于重度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施用钝化剂能使轻度污染土壤中糙米总Cd达标,不能使重度污染土壤中糙米总Cd达标;轻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生长效果明显优于重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