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引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等影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越情况越来越严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逐步加重,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格预防和治理地下水污染工作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合理建议,希望对我国地下水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受污染后具有难恢复、不易发觉等特点。地下水的水体循环周期比较长,自净能力又比较差,不但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必要的监测,还要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准确的评价地下水水质状况,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是我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  相似文献   

3.
加油站地下油罐渗漏已成为国际上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领域面临的严重问题。通过研究我国加油站地下油罐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和环境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地下油罐的环境管理思路,摸清底数,采取分类处置方案消除现有隐患;制定标准规范,建立监控监管机制;开展规划环评,优化选址和环保准入三个层面,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遏制地下水资源污染。  相似文献   

4.
保定市平原水库反漏斗是该市几十年来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在对保定市西北郊地表污水、地下水进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预测了污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结果表明,污水下渗虽已造成地下水污染,但目前治理措施将遏制其扩散污染速度,防止附近地下水水源地遭到污染.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西侧冲积平原为研究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污染因子主要为硝酸盐、氨氮、耗氧量、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其中硝酸盐污染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所致;氨氮、耗氧量污染主要由生活源污染引起;而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污染与区域废水产排企业不合理排放废水有关。根据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污染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通过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进行污染防控的措施,为相关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和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项目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对重点煤矿的现场调查,揭示了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内在形成机理:开采引起地表沉陷是主导因素;地下水位埋深浅,潜水含水层下伏的隔水层稳定,只变形而不破裂是客观条件;地下水变成地表水,从而改变水的存在形式,致使水体极易遭受强烈的污染则是根本原因。针对地下水的保护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办法:加强矿区的环境管理、及时回填采煤沉陷坑,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利用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上述措施如与煤矿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则煤矿区的地下水安全、环境保护都会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分析我国历年发生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基础上,划分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突发性事件的类型,分析了引起地下水污染和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并从健全法律、明确职责、加强监测、污染预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目前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问题,通过超标浓度风险直观地反映最大可信事故的危害及其风险的大小,综合水层固有脆弱性、污染荷载风险、污染危害性3方面因素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及风险管理措施,建立了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将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成5个等级,实现了尾矿库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定量化和标准化.最后将评价体系应用于排山楼金矿尾矿库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廊坊市区地下水监测统计结果,分析廊坊市地下水质量现状,提出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地下水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被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供水在所有供水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最主要水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滥排乱放,导致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的目的(1)分析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地下水环境调查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污染地下水的健康风险评估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发布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仍不成熟。根据国内外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常用的评估模型(NAS四步法、RAGS模型、RBCA模型、多介质模型),为合理借鉴国外评估模型提供指导,并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提出建议:评估指南、标准以及模型的完善;地下水筛选值的制定;参数本地化。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对指标性质差异性也未考虑,已不适用。在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考虑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天然劣质指标的参评容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单独考虑。另外,判别组分信息,分别对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将其运用到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中总硬度、铁、锰、氟化物、苯并(a)芘5项指标为劣质指标。研究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以Ⅰ级、Ⅱ级为主,Ⅳ级中污染、Ⅴ级重污染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城区;毒理学指标以3级为主,其次为4、5级。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对比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对劣质指标进行了考虑,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综合体现了地下水污染信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伊敏露天矿采区内多点位地下水水位的空间变化实际监测数据,利用克里格差值法进行采区内地下水资源量变化趋势的模拟分析,得到长期连续定水位疏干的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地下水疏干量、开采规模、区域降雨补给量三个影响因素与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的相关性,得出露天采矿地下水资源累积影响的主要限制因子,并对伊敏露天矿长期连续定水位疏干地下水的环境资源影响进行后评价,同时在后评价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进行趋势影响预测,为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借鉴,为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资源累积影响减缓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煤炭地下气化灰渣浸泡实验及Zn、Cd、Pb、As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灰渣的环境效应,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影响,以洛阳半焦煤为研究对象,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模型实验.取气化后的灰渣浸泡,测定浸出液中Zn、Cd、Pb和As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浸出液中Zn、Cd和As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地下水Ⅲ级标准.在饮用水允许的浓度范围内,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多大污染;Pb的质量浓度在地下水Ⅴ类标准内,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现场应考虑采取适当处理措施.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均远低于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因而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研究表明洛阳半焦煤地下气化灰渣中的Zn、Cd、Pb和As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多大影响.但在现场的工业试验中,由于长期的积累作用,也可能使元素的累积浓度超过地下水允许浓度,应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风化沉积的红黏土是地下水污染的天然防渗材料之一.近年来,云南大量水电铝项目的实施对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氟化物污染风险.因此,研究氟在红黏土中的运移机制对于岩溶区水电铝项目危废渣库的安全运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以云南省岩溶区红黏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柱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对非饱和红黏土中氟运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红黏土的初始含水率控制着氟的出流和穿透的时间、弥散系数、阻滞系数以及氟的垂直分布特征.这些参数对西南岩溶区不同季节不同含水率的红黏土地区土壤和地下水氟污染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地下水作为物质生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产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的影响导致地下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资源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加剧,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的污染的治理成为了全球性棘手问题,本文通过以地下水污染污染源为切入点,对目前所掌握的国内外在应对处理水污染治理技术中先进的解决方法与处理工艺为手段,深  相似文献   

17.
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缩写为PRB)是处理和修复受污染地下水的一种新型技术。PRB中的填料与受污染地下水发生生物、化学、物理反应达到净化污染水的目的。因此,PRB填料在处理污染地下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PRB的填料进行综述,以期为PRB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龙岩市水环境现状调查表明,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水超标严重。主要超标因子为TP、NH4-N、COD、BOD;水质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受养猪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某化肥企业退役场地为例,基于GIS和EVS方法,开展场地的氨氮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场地主要超标特征污染物是氨氮和1,2-二氯乙烷;土壤中氨氮超标点位浓度最大值为2808 mg·kg-1,包气带最下段土层中基本已无氨氮污染,而潜水含水层土层中氨氮污染却又加重,说明地下水中氨氮污染可能存在污染物传输的优先通道;土壤中1,2-二氯乙烷未超标,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超标点位浓度最大值为1188.52μg·L-1,说明土壤中污染物未超出筛选值无法作为地下水中污染物未超标准限值的表征条件,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检测均有必要;PID快速检测结果与厂区的污染源分布情况相符,对于初步筛选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在世界范围的研究布局和发展态势,本研究基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对1989-2018年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并探讨该技术的研究布局、研究重点及授权趋势。结果显示,从申请量来看,世界范围内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涉及的申请量逐渐增长,但绝对申请量和专利授权比相对较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是该技术领域主要专利申请国,也是最大的技术来源国;科研单位在该领域的研发实力显著高于企业机构。基于以上研究,认为今后应加强研发,并且创造高效经济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注重科研机构与企业单位合作及已有专利成果的转化,促进专利的市场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