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关系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也关系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就业层次低、稳定性差、收入偏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现有职业技能培训的不相适应,市场需求不能满足其职业期望,现有城乡二元体制亦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就需要提供职业指导,加强技能培训,消除制度障碍,使其更快地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
关注新生代     
何谓新生代?目前还并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明确定义。但不管其确切的定义如何,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后,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存在。“新生代”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出现,其本身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升级转型,它表明在物质再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人的再生产领域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刘志权 《安全》2007,28(1):34-36
1 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特点   农民工是我国一个特殊的散落式群体,介于农村村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第三居民,他们是中国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一族,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5月29日,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强调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7日,卫生部公布了极为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职业病危害人数超过两亿,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这是则令人心酸的消息。与庞大的工伤和欠薪受害者群体一样,来自中国农村的上亿农民工,再度成为职业病受害者的主体。无数个案表明,工人缺少岗前培训、缺乏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劳动环境恶劣等原因造成工伤和职业病频发。但对于成千上万怀着改变生活的梦想、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除了忍受别无选择。他们甚至不得不以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常见职业性伤害事故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现状,从教育、技术、监管3个方面提出了引导农民工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讲究文明礼貌,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具体措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7日,卫生部公布了极为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职业病危害人数超过两亿,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这是则令人心酸的消息.与庞大的工伤和欠薪受害者群体一样,来自中国农村的上亿农民工,再度成为职业病受害者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影响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需求的自身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工群体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农民工自身职业安全需求低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分析,来自以下四方面的原因共同制约着农民工对职业安全的需求:(1)农民工知识结构欠缺、工作年限普遍较短、缺乏对职业安全的认知意识,影响农民工对职业危害的认知;(2)来自家庭的增收压力和降低寻找工作的间接成本的要求造成了目前农民工经济压力大的状况;(3)自身技能水平较弱以及缺乏对就业信息的分析能力,削弱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4)农民工群体之间缺乏沟通信任以及长期的低社会地位限制了他们的谈判能力。以上四方面原因相互作用,产生效力叠加,共同导致了目前农民工职业安全需求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这是一个游走于城市生活边缘的庞大群体.他们背井离乡,在城市中为了生计奔波,城市的每处钢筋混凝土建筑里,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这是一个游走于城市生活边缘的庞大群体。他们背井离乡,在城市中为了生计奔波,城市的每处钢筋混凝土建筑里,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相对特殊的社会劳动群体,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67亿人。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协委员们重点关注的民生话题。今年两会上,几位来自四川的全国政协委员就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民工职业病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李全 《安全》2011,32(7):21-22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流动便利、利益保护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社会保险法》作为一个基本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群体所面临的一切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必须在实践中,根据他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断加以完善与改进,甚至制定专门的保险立法,来切实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各种实际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注农民工     
马瑞 《劳动保护》2004,(8):28-29
6月18~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中国安全生产报、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香港乐施会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首届“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研讨会”。把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作为论坛主题,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来自全国各地政府、学界、法律界的官员、专家、律师、NGO(非政府组织)工作者,和农民工代表齐聚一堂,分析当前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的形势和问题,研究解决办法,让农民工说话,为农民工说话。农民工,一个含混的称谓,标识着1.2亿之众的身份。农民工,一个边缘的群体,却承载着国家前进的步伐。农民工,一个…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高低不一,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千差万别。然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弊端日益显现,已成为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批欠发达地区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和本地工作,其原因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法,得出返乡优惠政策、工期、学历、工资水平和生活费用、子女和老人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系统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能力;培养职业意识,增强农民工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创造适宜的社会生活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增强农民工城市生活稳定性;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相对特殊的社会劳动群体,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67亿人。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协委员们重点关注的民生话题。今年两会上,几位来自四川的全国政协委员就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民工职业病救助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罗茂乡说,四川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相对特殊的社会劳动群体,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67亿人。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协委员们重点关注的民生话题。今年两会上,几位来自四川的全国政协委员就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民工职业病救助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罗茂乡说,四川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2012年四川跨省务工农民工达1200万人。近年来,返乡农民工职业病病例逐年增加,开始进入职业病高发期,同时对这部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方面显露出一系列问题。“农民工职业病救助关系着每一个普通职工的权益,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亟须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总规模超过2亿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但目前,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存在参保率低、待遇水平不高、双重参保和农民工参保选择权难以保障等问题。要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应秉持实行分类保障、完善既定制度的基本思路,妥善处理双重参保、异地就医、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强调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强化安全培训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省局也把“强制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规划”。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妥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妻举措,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不久前,围绕如何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笔者对大丰市农民工的培训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