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蒙  薛成瑞 《中国安防》2014,(20):108-112
正背景介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各种放射性的辐射(也叫本底辐射),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广泛的分布于整个环境中,就连我们的身体内,也存在着14C,40K之类的放射性核素。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在此类辐射的背景下不断进化而来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来自地球本身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β、γ射线,空气中的氡及其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包括医用X射线、来自大气核武器实验的放射性尘埃、由核工业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各种用途的人工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接触放射线的机会也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放射性损害也越来越多。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放射线可以由外部直接照射到机体,引起放射病。其中X射线、γ射线、中子源可能发生的工种有: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务人员,用放射性同位素或X射线机探伤的人员,核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工业射线探伤和涉及放射源仪表,如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在冶金厂矿的使用与发展,对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也相应有具体要求:(1)从事非密封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在进入各级工作场所时,应根据工作性质正确使用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在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洗去污。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月13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4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包括《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及《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同时发布了相应的解读文件。上述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原标准同时废止。标准的重要意义射线探伤(又称工业无损探伤)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和造船等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检查金属或非金属物体内部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X射线探伤作业方式有固定式和移动式X射线探  相似文献   

5.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公众更加关注核安全这一话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围绕这一话题介绍以下核安全常识。身边的辐射剂量知多少?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西  相似文献   

6.
5月7日.天津宏迪检测公司在南京浦六北路188号的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院内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后经公安、环保和卫生部门工作,于5月10日成功找到并安全回收。放射源拾捡者因受到辐射伤害,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因失责导致放射源丢失的相关人员也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赵兰才 《劳动保护》2001,(10):38-38
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从此人类进入了辉煌的原子时代。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离辐射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科研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核能发电、辐射育种、工业无损探伤是众所周知的射线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集计算机技术、射线技术等高科技为一体的伽玛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等大型医用设备的出现,为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手段;甚至安装在宾馆房间里防止火灾用的烟雾报警器也使用了放射性同位…  相似文献   

8.
吴昌 《劳动保护》1994,(2):42-42
操作X线探伤机防射线的最佳位置吴昌机械制造、化工、造船、建筑等行业都离不开焊接工艺。焊缝质量好坏关系到设备和产品的优劣,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采用放射性探伤术检验焊接质量,其中又以利用X线拍片探伤最为广泛。这就提出了如何防止探伤...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建设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如管道焊接、压力容器焊接等。在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要求的基础上,焊接完成后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就是对焊口进行无损探伤检验,以保证焊接质量无缺陷,从而保证设备、管道、装置运行的安全。无损探伤检验可分为磁粉着色探伤、X射线探伤、γ源探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在奥运行动规划中,明确将放射性辐射作为环境治理的重点.在野外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北京市重点地区(重点居民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奥运场馆区)环境的γ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所调查的4个地区,在总体上放射性辐射水平都不高,其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最高为0.595 mSv,与国家对公众个人的标准(GB 8703-88)剂量值1 mSv比较,仅为限制剂量当量值的60%,均属于环境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铀矿开采中的主要有害因素有哪些?铀矿开采中的有害因素包括放射性和非放射性两个方面。放射性有害因素主要有氡和氡子体、含有铀镭放射性物质的粉尘和放射性气溶胶,γ射线外照射以及α、β放射性  相似文献   

12.
室外探伤是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为贯彻国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规定,南京市从1987年开始对探伤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2004-2006年,南京市对全市46家X线探伤单位和13家γ探伤单位的287名探伤人员个人剂量进行了监测结果的分析,监测情况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谭西顺 《劳动保护》2010,(4):102-103
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曾在中国风靡一时。剧中主人公幸子受到大剂量钴-60放射性伤害后,患白血病不治身亡的悲剧情景,给亿万观众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核辐射阴影。幸子的遭遇并非编剧凭空的杜撰,因核辐射酿成的悲剧并不少见。核辐射(包括α、β、γ和X射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若对某些辐射较强的物质缺乏了解,不加提防,便有可能导致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高频、电磁、微波等非电离辐射和X射线、γ射线、红外、紫外射线等辐射在冶金生产的应用和可能对岗位人员健康的危害,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的广泛使用以及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的大量开发使用,在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辐射难题。目前,辐射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辐射环境的保护工作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辐射环境保护工作也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辐射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并  相似文献   

16.
中子和γ射线辐射灭菌后残留菌的生物安全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辐射灭菌的生物安全性为目的,考察不同辐照源、辐照剂量及辐照方式下枯草芽孢杆菌辐射耐受性以及毒性的变化情况.从经不同剂量1次中子辐照后的存活平板中随机挑取菌落,扩大培养后再次进行低、中、高剂量的2次中子和γ射线辐照.结果发现,经中子1次辐照后,芽孢对2次中子辐照产生耐受性和敏感性的可能同时存在,但以敏感性为主,仅发现1个菌落对低剂量2次中子辐照产生耐受性;而对γ射线2次辐照均表现为敏感性.中子1次辐照的剂量对中子和γ射线2次辐照的灭菌效应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中子1次辐照后,能显著提高中子和γ射线2次辐照杀死芽孢的能力.从接受了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的菌落中,筛选出7株酶活性较高的变异菌株,采用小白鼠腹腔注射方法,考察这些菌株的毒性.通过对小白鼠的增重率、肝脏系数、脾脏系数等指标的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的中子1次辐照、中子2次辐照和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毒性都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初步说明中子和γ射线辐照枯草芽孢杆菌就生物辐照耐受性和毒性来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中子辐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子辐射伤害及防护原理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静止质量为1.675×10-27kg,为电子质量的1838倍,其半径约为0.8×10-15m,与质子大小类似,与γ射线一样不带电。因此,中子与原子核或电子之间没有静电作用。当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是和原子核内的核力相互作用,与外壳层的电子不会发生作用。中子通过物质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人体产生的危险比相同剂量的X射线、γ射线更为严重。人体受中子辐射后,肠胃和雄性性腺会严重损伤、诱导肿瘤的生物效应高、并易导致早期死亡,同时受损伤的机体易感染且程度重,所致眼晶体混浊的相对生物效应为γ或…  相似文献   

18.
防辐射有机玻璃板材的抗辐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研究了含铅有机玻璃、含钡有机玻璃、含硼有机玻璃和普通有机玻璃的x、γ射线和中子射线防护性能及其耐60Cγ射线辐照稳定性。结果表明,含铅有机玻璃板材具有良好的x射线、反应堆热柱γ射线屏蔽性能;合硼有机玻璃板材具有良好的热中子屏蔽性能;含钡有机玻璃板材的褪化裂变谱中子辐射屏蔽性能良好;含钡有机玻璃和普通有机玻璃可耐105~106Gy的60Coy射线辐照;含铅有机玻璃板材耐60Coy射线照射能力小于105Gy。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管道焊缝X射线探伤中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阐述了X射线对人体危害的知识,并根据实际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使我公司放射工作人员了解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基本防护知识,严格遵守现场工作射线安全防护的规定,做到既不伤害字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电子企业存在普遍的放射性职业危害风险且极易被忽视,本文采用现场调查与检测方法,确定某电子企业工作场所的X射线放射性危害因素和辐射水平,并从设备、人员、管理三方面建立放射风险评估体系,分析各因素的风险指数。结果显示:仪器正常运行,日常检维修,异常抢修下作业人员接触放射性危害的频率和强度不同。所有监测点包含3个车间1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均未超过我国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放射剂量超标,屏蔽措施失效,仪器丢失,人员未成年,身体情况,未佩戴防护用品,人员对自身岗位职业危害不清,制度不完善为高风险,需引起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