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糯麦12为材料,研究3个水分水平(渍水、对照、干旱)和两个氮肥水平(不追施氮肥、追施氮肥)共6个处理对糯小麦糖类、淀粉、蛋白质含量等品质的性状影响.结果表明:糯小麦的主要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水氮效应,且在淀粉、戊聚糖含量、SDS沉降值、PPO活性性状品质上,水氮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水分对照处理(水分含量适宜)下,追施氮肥可显著降低糯麦12可溶性糖含量,降低10.7%;干旱处理下糯小麦总糖含量最低,果聚糖含量提高;渍水处理下追施氮肥,糯麦12籽粒中戊聚糖和果聚糖含量分别提高66.8%和69.2%;水氮互作对淀粉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在水分对照处理+追施氮肥处理下,糯麦12的淀粉含量提高7.84%;水分对照处理下糯麦12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追施氮肥可进一步提高糯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追施氮肥可提高适宜水分和渍水处理条件下糯麦12的SDS-沉降值,并降低其PPO活性.干旱处理下糯麦12的峰值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最高,表明干旱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糯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各项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合理运筹是改善糯小麦品质的重要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特有紫色马铃薯品种转心乌Solanum tuberosum L.和对照品种大西洋Solanum tuberosum L.种植于大田条件下,以自然太阳光照射、人工增强辐射剂量2W·m-2、人工增强辐射剂量4W·m-2三个水平的紫外线B辐射的剂量进行80d照射处理,研究紫外线B辐射对马铃薯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类黄酮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和对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增强的LIVB辐射由于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致使其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持续而不断降低;而短期内增加较低剂量的UVB辐射会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续却不断降低;由于植株的适应性反应,持续的UVB辐射诱导致使脯氨酸含量和类黄酮含量不断增加;随着所清理活性氧数量的不断累积,其主要产物之一丙二醛的含量也在不断累积,而且UVB辐射对叶片内细胞质膜的不断伤害致使膜透性不断增加.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云南转心乌叶片内脯氨酸和类黄酮的含量及增加速率明显高于大西洋,丙二醛的积累则少于大西洋.并且转心乌叶片的细胞质膜所受伤害程度亦较大西洋轻.研究结果说明,脯氨酸含量、类黄酮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质膜伤害率具有品种间差异,紫色的云南转心乌较大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适应LrVB辐射增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UV-B辐射增强作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UV-B辐射增强对全球物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评估持久稳定农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在高海拔和高UV-B辐射背景下对UV-B辐射的响应,在元阳梯田大田条件下,通过2年连续UV-B辐射处理(0和5.0 k J·m-2·d-1),原位研究低纬度高海拔区稳定持续稻田生态系统中传统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月亮谷-YLG和白脚老粳-BJLJ)对P素和K素的群体累积特征及其异质性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2年连续UV-B辐射,2个水稻品种的叶、茎、根、籽粒和总生物量显著下降8.1%~61.3%。(2)除月亮谷茎中P累积量下降外,2个水稻品种不同部位P含量、群体累积量和群体累积总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叶片P累积量显著增加了39.0%~46.2%,籽粒P累积量显著增加了39.1%~66.7%。(3)2个水稻品种的茎和根K含量和群体累积量增加。除2012年白脚老粳K总累积量降低外,UV-B辐射导致K累积总量增加5.5%~28.2%。月亮谷籽粒K累积量增加,白脚老粳籽粒K累积量降低。总之,连续2年UV-B辐射使传统水稻品种对P和K素的群体累积增加,水稻从叶片P素代谢、茎秆抗性和种子营养储备等方面产生响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研究方法,模拟5.0kJ·m~(-2)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强对灯盏花Erigeronbreviscapus附生、内生细菌数量、优势种群以及类黄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UV-B辐射极显著减少灯盏花苗期叶和花期根与叶附生细菌数量(p<0.01),显著减少灯盏花果熟期根与叶附生细菌数量(p<0.05).极显著减少灯盏花苗期根与叶和花期叶与茎及果熟期茎内生细菌的数量,果熟期根内生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灯盏花附生细菌优势种群为芽孢杆菌Bacillus和欧文氏菌Erwinia,内生细菌优势种群为芽孢杆菌;UV-B辐射可导致灯盏花附生和内生细菌优势种群数目减少.UV-B辐射还会使灯盏花生理指标发生变化,直接导致灯盏花附生细菌数量的减少,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附生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UV-B辐射增加灯盏花各部位类黄酮含量,间接影响灯盏花内生细菌数量,根类黄酮含量与内生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6S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模拟计算长三角地区地表和大气层顶的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aerosol direct radiation effect,ADRE),并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辰楼站点CE-318实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长三角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利用MODIS数据反演的地表ADRE、大气层顶ADRE与实测值的拟合精度R2分别为0.92和0.95。在空间上,地表与大气层顶直接辐射效应值的分布区域与变化趋势在整体上趋于一致,其绝对值均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地表ADRE为-31.60~-20.54 W·m-2、大气层顶ADRE为-3.48~-2.61 W·m-2之间的ADRE绝对值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尤其在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气溶胶辐射效应显著增大;在时间上,ADRE绝对值的年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地表和大气层顶ADRE均值分别在-21.78~-5.94和-2.45~-0.73 W·m-2之间。其中江苏、上海地区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浙江地区辐射效应的季节性差异较小,地表ADRE变化范围大多分布在-10~0 W·m-2区间,大气层顶ADRE变化范围大多分布在-1~0 W·m-2区间。  相似文献   

6.
α-淀粉酶通过降解淀粉产生发酵糖,并改变淀粉的物化特性,进而影响小麦制品的品质,其影响与α-淀粉酶来源、含量及小麦制品种类有关.成熟小麦籽粒中残留的α-淀粉酶活性存在极大差异,为了解迟熟α-淀粉酶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中α-淀粉酶活性极端的小麦品系为材料,比较高低酶活材料制作的馒头品质之间的差异;并依据小麦...  相似文献   

7.
补增UV B辐射 ,焕镛木 (Woonyoungiaseptentrionalis)叶片的光饱和光合速率较自然光下的降低 2 9% ,叶片的光合量子产率降低 5 0 .4 % ,光能转换效率亦降低 4 9% .补增UV B辐射抑制光下呼吸速率 (Rd) ,但不明显改变不包括光下呼吸的CO2 补偿点 .补增UV B辐射 ,焕镛木叶片的RuBP饱和的最大羧化速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分别较自然光下的低 4 3.4 %和 4 6 .4 % ,Jmax:Vcmax亦降低 ,显示补增UV B辐射对Jmax的影响较Vcmax明显 .补增UV B辐射亦引起磷酸三碳糖利用速率降低 .叶片多个生化过程被抑制可能是引起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 .补增UV B辐射 ,降低了气孔对空气CO2 浓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的敏感度 ,则可能影响植株对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性 .图 3表 4参 2 3  相似文献   

8.
以6年生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环境生长室进行了2个生长季的大气CO2浓度倍增和增温(+2.2℃)处理,旨在探讨岷江冷杉幼苗针叶化学特性对CO2浓度倍增和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倍增对岷江冷杉幼苗针叶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针叶N、P和纤维素含量,并增加了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温显著降低了1年生针叶的叶绿素b含量,同时降低了当年生和1年生针叶的N、P和纤维素含量;显著提高了针叶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CO2浓度倍增和增温同时作用显著增加了针叶叶绿素含量,但降低了针叶N、P和纤维素含量,而对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大气CO2浓度倍增和增温对针叶的叶绿素、N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大气CO2浓度倍增和增温条件下,岷江冷杉针叶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可能影响针叶的生物化学过程和凋落物分解.  相似文献   

9.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实测结果表明 :在水体表面 ,UV -C的强度较小 ,只有 10 -5μE·m-2 ·s-1数量级 ;UV -B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 ;UV -A的强度较强 ,达 10 -2 μE·m-2 ·s-1数量级 ,并且在水体中衰减较快 ,衰减系数 (Kd)可以达到 12 .5m-1。可见光在水体中Kd 可达 8.2m-1。在水下 0 .5m处 ,紫外线不足表面光强的 1% ,可见光是表面光强的 2 0 %左右。初级生产力在表面相对较小 ,在水下 0 .2m处最大 ,且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在水体中直接测定发现 ,0 .2m处溶解氧值较高。初级生产力的这种分布是水体中紫外光与可见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过程中外源钙对忍冬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曹建华  余龙江  栗茂腾  廖金晶  甘露 《生态环境》2010,19(10):2291-2296
以不同浓度Ca2+对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忍冬进行化学调控,研究外源Ca2+对干旱胁迫处理下忍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探讨外源Ca2+对缓解干旱胁迫下忍冬光合作用下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忍冬的正常生理代谢明显受到抑制,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分别降低到0.4 mg·g-1、0.06~0.1 mg·g-1、0.8 mg·g-1、0.25 u.mg-1和12~14μmol·m-2.s-1;当施入钙离子后,干旱胁迫对忍冬的伤害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并在最大程度上稳定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并能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显著减少。说明外源Ca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干旱胁迫导致的Ca2+亏缺,使植物维持较正常的生理活动,稳定细胞膜结构,维持体内离子吸收平衡,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并保护光合结构。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及其废料油化技术中催化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冀星  钱家麟 《环境化学》1999,18(5):437-444
本文研究了几种自制催化剂对聚乙烯热解产物的催化改质作用,催化反应温度与催化剂性质对催化改质所得气体收率及组成、汽油收率及辛烷值、柴油收率以及催化剂积碳的影响,探讨了适合聚乙烯及其废料热解产物催化改质的催化剂应具备的特性及热解产物在催化剂上反应的类型,同时探讨了本研究对废塑料油化技术的指导作用。应用此催化剂液体收率可达80%以上,汽油辛烷值为82(RON)。  相似文献   

12.
紫外光作用下氯酚的矿化程度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郁志勇  王文华 《环境化学》1998,17(5):490-493
有关氯酚污染物光化学降解的研究,已有报道。HuangCP的工作较有系统性,他研究了四类深度化学氧化过程,检测指标是氯酚浓度。本文研究了在紫外光以及其它因素作用下,氯酚混合溶液的矿化程度,以溶液总有机磷浓度TOC作为指标。所得结论,对于含有氯酚废水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对于难降解  相似文献   

13.
土壤性质对土壤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俊华  王文华  彭安 《环境化学》2000,19(5):474-478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组成性状对土壤中汞的形态分布影响较大,影响因子主要有FA,HA,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土壤粘粒作用较小,土壤有机质表现出很强的表面络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镧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 对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当La3 的添加浓度小于 2mg·l- 1 时 ,对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当La3 的添加浓度大于 2mg·l- 1 时 ,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 .La3 在微囊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可用表面配位模型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复合剂替代抗生素,探讨壳聚糖复合剂对家禽养殖的生长促进,提高动物抗病力的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剂显著提高了鸡的免疫能力,对增强鸡的防病和抗病能力相当于甚至优于抗生素(P<0.1).而且使用壳聚糖复合剂还可以降低饲料的使用量.因此,以壳聚糖复合剂替代抗生素,可以保障家禽产品中抗生素类药物的零残留.  相似文献   

16.
淀山湖上覆水与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淀山湖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Pb ,Cd,Cr,Cu ,Fe和Mn的浓度及Eh 分布 ,分析了孔隙水中重金属的扩散通量 .结果表明 ,淀山湖中重金属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Mn >Fe >Cr,Cu ,Pb >Cd ;Fe和Mn在孔隙水中的浓度远远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 ,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Pb ,Cd ,Cr,Cu的浓度稍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可能按照浓度梯度经孔隙水从沉积物向上覆水中扩散而最终影响上覆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7.
硝酸根对罗丹明B光解的敏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紫外光照射下,KNO3对罗丹明B光解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KNO3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罗丹明B的光降解率,反应液的酸度愈强愈有利于反应的进行,KNO3不仅对罗丹明B的降解有敏化作用,而且还能够直接提供氧化罗丹明B所需要的氧。  相似文献   

18.
五种农药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日茂  汤锋 《环境化学》1995,14(1):21-24
本文研究了氯氰菊酸,溴氰菊酯,多菌灵,γ-六六六及辛硫磷等五种农药对杀菌剂三唑酮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当三唑酮分别与这五种农药以等剂量混合光照后,三唑酮的光解速度加快1.44-2.42倍,表现了较强的光敏降解效应,其敏化光解效率我照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当三唑酮分别与这五种农药以2:1剂量比混合光照后,仅溴氰菊酯.多菌灵表现敏化降解效应,而氯氰菊酯,γ-六六六及辛硫磷则显示光猝灭降解效应,五种农药对三唑  相似文献   

19.
植物保护产品(PPP)需要经过严格的监管评估,以确保它们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阐明化学品在土壤中的命运和行为是环境风险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壤中PPP活性物质降解首先在实验室研究中进行评估(通常遵循OECD 307实验导则)。但指导性实验室研究中的条件与农业使用中的条件相差甚远,而目前还没有评估作物根系的贡献。在这里,我们将代表三种不同作物类型的有效植物根系整合到OECD 307实验设计中,以评估它们对除草剂PPP降解的影响。在所有三种种植体系中,母本残留的下降速度和不可提取残留的形成速度都显著加快。这导致50%降解时间(DT50)在黑麦草和辣椒的存在下降低约一半,在红三叶的存在下减少约三分之一。这些发现表明植物及其相关的根系网络对PPP降解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数据,需要将植物根系纳入更高层次的研究,在标准化实验室研究设计中增加更大的环境现实性,进而有助于改进环境风险评估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楠  朱彤霞 《环境化学》1999,18(3):280-283
本文用气相色谱仪同步检测霉变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二乙酰氧基镳草镰刀菌烯醇、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四种镰刀菌毒素,并筛选出较理想的衍生化试剂和衍生化条件。确定从玉米中对极性不同的四种毒素都有较高回收率的萃取、净化程序。建立了玉米中四种毒素的系统检测方法。本方法对四种毒素的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